結婚不是「你應該」,而是「我願意」!

2021-01-12     芭莎星時尚

原標題:結婚不是「你應該」,而是「我願意」!

「結婚,應該是一個讓你開心且樂意的『選項』,而不是給你帶來迷茫或壓力的『任務』」

《姐姐的愛樂之程》來到西安站,孟佳、張含韻和朱婧汐一邊吃著早餐一邊開啟了姐妹間的暢聊模式。

前一秒,張含韻還在和小姐妹們聊著自己最新飾演的角色,是一個有著公主病卻沒有公主命的"失婚婦女",劇中這個角色被設計得很慘,不但有公主病,還慘遭老公劈腿,然而下一秒,小姐妹們就開始討論起各自的婚姻觀。

在節目裡,孟佳提到了如果姐姐們突然要結婚,那麼可能她自己的世界都要「崩塌」。

當被姐妹們問到是不是恐婚的時候,孟佳也談到了自己對於婚姻的看法:「不是恐婚,沒有找到理由(結婚)」。

「就是可能有些人結婚也有紙和黑字簽字,比如說如果分開了,家產怎麼分配什麼的,那樣子可以維持生活什麼的,像我們這種性格就是那種,吵架了,就走吧,分開吧。」

孟佳表示自己很獨立,不需要依靠另一半,就算不結婚也完全OK,所以想像不到自己結婚的理由。

張含韻則認為獨立與結婚不矛盾,她表示自己也很獨立,結婚對於自己就是個儀式感,要享受的是過程,要完全相愛才可以結婚。「 這一刻我們相愛了,如果大家都想結婚,那就可以結婚。

隨後,孟佳發文回應自己對於婚姻的態度:「當我越來越獨立了後,對於依賴、對於和另一人產生羈絆、對於結婚,就覺得離我好遠、好陌生,沒有結婚的理由確實是我現階段的想法。佳鴿不是恐婚,佳鴿只是在思考人生 有和我一樣的嗎?

其實,關於婚姻,沒有任何一個時代,一種案例,能夠為我們自己的選擇提供可參照的藍本,結不結婚取決於你對目前的生活狀態是否滿意。

如果你覺得獨處是一件很自在的事,希望把生活幸福自在的資格握在自己手裡,大可堅持單身,就像鄭淵潔用自己的理解回應大家所提到的不想結婚的事:「 這是民法典賦予你的權利。

倘若一個人也能活得那麼精彩,何必要委屈自己,去將就一段婚姻呢?

但如果你遇到了那個值得愛又愛自己的人,想要體會兩個人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那麼你也完全可以勇敢地去選擇結婚。

但千萬要記得,結婚的理由有千千萬,卻萬萬不能因為被逼來逼去和背負著所謂的「長輩的勸告」走入婚姻。

還記得電視劇《三十而已》里從上海逃回了老家的王漫妮嗎?

在上海經歷過跟海王梁正賢之間的愛情之後,王漫妮受到了一定的打擊。工作沒有了,愛情也沒有了,在失望絕頂的情況之下,她回到了家鄉,然而一回到家的她就急匆匆的被父母安排相了親。

對方是個公務員,工資穩定,受人尊重。但在王漫妮心裡,和他在一起的每分每秒,卻絲毫感覺不到快樂和滿足。如果用四個字形容,那就是——格格不入。

所以當她每天被各種親戚逼婚的時候,她決定再次逃離家鄉,這一次,她連自己唯一的嫁妝錢都一併帶走了。最後,她把自己的嫁妝錢,花在了出國留學上,而她到底何時能結婚成家,恐怕沒人知道了。

漂泊的人停不下腳步,只能自己做自己的家,王漫妮是這樣,或許我們也是這樣。

之前王漫妮的扮演者江疏影在接受採訪時談到關於愛情、關於婚姻,她說:「愛情是要看緣分,不希望自己忘了被愛的感覺。因為,不愛比不婚更可怕。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裡面有這樣一段話讓芭姐記憶深刻: 「 人活一輩子,沒有下一次的,這過日子不能湊合、將就的呀,它不像出去吃個飯,這次這家飯店不好吃,就湊合吃飽了,下回換一家。道理都懂的呀,但是所有的人,都是在將就,就這樣將就地,過了一輩子。」

所以,不要因為你周圍的朋友都結婚了,你就去結婚;

也不要因為父母和社會的壓力,就匆匆忙忙去結婚

更不要因為所謂的年紀到了,就去結婚;

你只能因為你們的彼此相愛相知,而結婚。

曾經微博上有這樣一條新聞,一位1993年出生的姑娘,從2016年工作開始,已經相親不下50次。

最瘋狂的時候,一周和7個不同的男士出去看過電影,一天和2位不同的男士出去吃過飯。

至於為什麼相了這麼多次親,也沒有相到合適的,姑娘說:「 找個合眼緣的太難了,怎麼可能吃頓飯就動心?我享受一個人的生活,但快被身邊的人逼瘋了。很久都沒有開心過了,說不定哪天我就隨便找個人嫁了。

說實話,芭姐聽完有點兒難過。其實相親並不可怕,有時候,不上不下的年紀,催生催婚的家人,肆意評價的外人,加在一起,才更像一場洪水猛獸。

父母著急了,抓緊吧;

身邊的人都結了,別挑挑揀揀了;

哪怕真的沒有遇到一個讓你有心動感覺的人,卻還是在推推搡搡中,被趕鴨子上架;

明明是該自己拿主意的事情,卻硬生生演變為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尷尬局面,想想都覺得無奈。

說到底,婚姻應該是自由且自主的,我們應該把那句「Get married before 30」改為「Get married when you are really ready」。畢竟沒有該結婚的年紀,只有該結婚的感情。晚婚不可怕,隨便結婚才可怕。

俗語總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作為適齡結婚的我們難免會被問到婚姻這個話題。

但一個人為什麼要選擇結婚呢?

郭麒麟曾說:「 一定是兩個人生活比一個人生活快樂,他才結婚的。如果現在還沒有選擇結婚,那是因為還沒有碰到真正對的人。

郭麒麟是一個懂得婚姻的人,他說:「 婚姻不是跳板,愛情是我喜歡你,你也喜歡我才會結婚。

所以,我們不著急結婚。但是很多長輩卻有自己的想法,他們希望看到年輕的一代儘快成家生子。而這就導致了催婚成為現在很多單身男女經常會遇到的煩惱了。

一到了可以拿證的年齡,你就會發現在你的身邊突然就有很多人關心起你的感情問題來:

「有沒有喜歡的人啊?」

「打算在什麼時候結婚啊?」

「年齡不小了,該找個對象了!」

於是,面對蜂擁而至的催婚大軍,有人選擇逃避,有人選擇妥協。

芭姐見過一些女生嫁給了家裡介紹的相親對象,也見過有人為了逃避家裡的催婚逢年過節都不打算回家,害怕父母的逼問和親戚的催促。

可婚姻就是兩個人想要牽手一起生活過日子,並不需要有人拿著鞭子,在後面驅趕著前進。事實上,如果沒有遇到對的人,真沒有必要那麼快就捆綁自己的一生。

如果你是被迫或者背負著父母的期待才匆匆忙忙地嫁人結婚,那麼也許就要有成為婚姻里不幸者的準備。

芭姐記得知乎上有人這樣說過:

我不是不婚主義,也不拒絕結婚,但結婚的前提一定是和自己心愛的人。不是因為年紀到了,不是因為寂寞,更不會為了搭夥過日子而隨便找個人湊合。所以,即使在身邊的人都已經結婚生子,天天談論老公或者娃的時候,我依然想要遇見愛情。

當我們每個個體變得獨立和強大,不再以「結了婚找個人養著」為目的,不再以「生了孩子就有了依靠」為基準,我們才會獲得真正的尊重、自由和人格,我們才會懂得婚姻真正的意義所在。說到底,婚姻只是一種選擇,進不進入,離不離開,都應該是每個人的自由。

願每個人是因為自己想要結婚而結婚,而不是應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F7y693YBuNNrjOWzYdG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