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這種日子裡,每個人都等著各種特價好東西,老鐵之前給女兒買了高刷電競屏後自己也想整一個,結果耐不住小米預售的等待和特價的誘惑,終於忍不住入手了來自HKC的SG27QC,管家也順手借來做了個開箱給有需要的朋友分享一下。
HKC SG27QC的包裝部分和大多數顯示器一樣,使用常見硬質牛皮紙配合簡約的設計風格,管家對這種直觀的包裝並不抗拒,而總結下來HKC SG27QC主要特色有四:曲面,144Hz刷新率,2K解析度以及AMD freesync。
包裝正面
曲面27寸
各種特點
管家覺得這才是重點
全套附件一覽
在附件方面,除了螢幕本體和箱說外,底座、支架、電源以及電源線一樣沒少,而在視頻連接線方面,HKC倒是非常厚道地贈送了原廠的DP線,確保用戶上手就能運作在144Hz高刷新率下,那些在高刷顯示器產品送HDMI 1.4線材的廠家應該學一下了。
相對於市面上大多數電競顯示器,HKC SG27QC的外觀風格相當內斂低調,機身部分採用全黑配色為主,搭配少量紅色字樣點綴頗有標準的GAMING黑紅配色風味,相對於市面上大多數玩RGB和投影LOGO燈的產品來說相對務實一點。
螢幕本體
HKC LOGO
HKC SG27QC螢幕本身使用霧面+曲面屏設計,螢幕尺寸大小為27寸,邊框則採用了常見的窄邊框設計,整個顯示器外殼並沒有做過多的修飾,比較乾淨利落,螢幕本身和市面上一眾曲面電競屏一樣,採用VA面板。
邊框特寫
在現今時代高刷顯示器面板算是各有特色,但總體上都不算完美,TN雖然反應快但顏色泛白,IPS色彩鮮艷但延遲較高並且刺眼,而VA更像夾在兩者之間的一個折中的選擇,看著不刺眼同時色彩也好看,輕微的拖影在高刷下又有所緩和。
換個角度
在顯示器背面方面,相較於市面上同類產品在背部做RGB燈效,HKC選擇了保留壁掛孔位設計,這對於打算使用支架的玩家來說算是為數不多的選擇了,而由於沒有RGB燈光的原因,背部散熱開孔也得以保留,整體設計上更重視實用度。
螢幕背面
嗯嗯,知道是你了
散熱開孔
接線凹槽
在視頻輸入方面,HKC SG27QC的輸入輸出接口比較豐富,除了高刷電競顯示器標配的DP外,還有一個同樣支持高刷的HDMI 2.0以及一個常規的HDMI 1.4,另外還有一個3.5mm的音頻輸出接口,方便玩家接遊戲耳機或者音箱。
輸入輸出接口
銘牌
預留壁掛孔位
在螢幕控制按鈕部分,HKC SG27QC選擇了時下流行的背部搖杆控制設計,相對於常規的顯示器底部按鍵設計更加有遊戲的感覺,而管家認為這種設計最大好處在於大面積減少按鍵位,樣子上更加美觀一點,不過這也會稍微增加用戶的學習成本就是了。
搖杆式菜單控制
比起目前流行的金屬支架底座,HKC SG27QC選擇了常規的大面積底座,通過在底座底部的金屬板增強,從而讓螢幕更加穩定,減少顯示器在遊戲激戰中搖晃的問題。
底座特寫
嗯嗯~電競顯示器
底部增強鋼板
提醒用戶不能倒提顯示器
這兒倒是有點帥
在安裝過程中,HKC SG27QC需要注意一點的是,顯示器支架在連結螢幕的卡槽上是沒有卡扣鎖死的,通過柔力即可拆裝,這樣設計的好處是易於拆裝,但相對於的由於沒有鎖死的緣故,玩家倒提顯示器可能會讓螢幕掉地上。
搞定~
大概就這樣
總體來說HKC SG27QC的安裝非常方便,不需要使用螺絲刀,直接把關鍵部件接上即可,全程徒手也毫無問題,即便是應對網吧裝機這類大量安裝的場景來說也遊刃有餘,和外觀風格一樣務實。
顯示器正面
底座挺穩的
背面來個特寫
電源部分
附贈的DP線
通過背部搖杆,玩家可以進入顯示器菜單進行進一步設定,值得一提的是,搖杆設有了一鍵「開鏡」的螢幕準星功能,把搖杆拉一下即可打開螢幕準星,方便那些沒有準星的射擊遊戲使用,比方說某些玩家喜歡在CSGO中玩盲狙之類。
拉一下就開鏡
在顯示器菜單方面,HKC SG27QC保持了HKC一如既往的風格,菜單選項上較為豐富,除了基本的亮度和對比度外,還有各種預設方案以及螢幕比例調整,相較於同期大牌更加照顧遊戲玩家一點。
菜單選項一覽
預設模式、比例以及動態對比
在螢幕顏色方案上,相對於常規的冷暖色溫選擇外,HKC SG27QC還有自定義以及DCI-P3色域設定,前者滿足特定用戶的自定義調整,而後者DCI-P3則能滿足電影從業工作相關的需求,而gamma部分和常規顯示器一樣,有兩個檔位可供設計。
色溫、GAMMA設定
作為應對英偉達N卡的G-SYNC,AMD推出的Freesync一直大受好評,除了本身免費外,廠商也不用在顯示器上額外加裝組件,連英偉達在近期都推出了免費的兼容版G-SYNC來實現支持部分freesync顯示器,HKC SG27QC支持freesync也在情理之中了。
Freesync設定
輸入設定
既然是高刷電競顯示器了,默認的60Hz連環畫就根本不能忍,於是管家給自己的測試平台找來了一張技嘉的GTX1660TI來試著設定一下看看。
GTX1660TI
2K解析度下的144Hz
高刷新率設定過程非常簡單,在英偉達控制面板左邊選項卡中找到「顯示-更改解析度」,右邊框框中點選刷新率並直接調整至144Hz即可,在AMD顯卡中也是大同小異的設定方式,這裡就不做過多闡述了~
直接設置144Hz即可
在管理3D最底部也可以設定最高可用
設定完畢後就大功告成,只要眼睛和頭腦都正常的話,144Hz相對於60Hz的畫面來說可以說是質的飛躍,60Hz的連環畫時代根本回不去了,不過相對而言玩家需要一張性能更加強勁的遊戲顯卡才能發揮高刷顯示器的全部優勢,估計老鐵怎麼也得整一張5700XT才可以滿足了。
大概就這樣~
其實我在曬自己的測試平台的說~
還是挺薄的說
嗯~大概就這樣了
HKC SG27QC在這次開箱中給管家的印象更多是簡約和務實,沒有華而不實的燈效和裝飾,合理設計的散熱孔搭配安裝方便而且穩固的底座,VA面板的不刺眼對遊戲玩家來說更適合持久作戰一點,再加上富有性價比的定價,可以說有相當吸引力。要說問題也是有的,比如顯示器安裝上沒有卡扣設計,不能倒提顯示器,而務實簡約的外觀風格未必適合某些玩燈玩家。
管家認為,HKC SG27QC自身的務實設計和144Hz高刷曲面屏,外加性價比的定價,非常適合學生玩家和無燈玩家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