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報披露收官,白馬股批量大跌,都是業績惹的禍?

2019-11-01   郭施亮

白馬股


到了季報披露的時間,往往屬於上市公司公布業績成績單的關鍵時間點。與半年報及年報相比,雖然一季報與三季報的市場關注度略有遜色,但對於上市公司而言,其業績增速如何,持續盈利能力如何等方面,往往會影響到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進而影響到大資金對上市公司的投資態度。由此一來,對於上市公司的季報業績披露,還是具有一定的市場影響力與參考性。

10月31日,當屬A股市場三季報業績披露收官的關鍵時間點。對於市場而言,比較關心的,往往會是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業績整體表現,而上市公司的業績波動,將會從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市場的投資價值。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對於今年三季報的業績披露,卻造成了一批白馬股的接連下跌。然而,在白馬股價格大幅下跌的背後,卻從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業績表現的影響。從白雲機場到多家有著白馬股稱號的上市公司,在近期股票價格大幅波動的背後,都幾乎與業績不符合市場預期等因素有關。但是,值得警惕的是,對於白馬股的下跌,並非簡單小幅度調整,而是出現了單日大幅度下跌的走勢。

以白雲機場為例,10月29日股價出現了跌停板的走勢,而自10月10日高點調整以來,股價累計最大跌幅已經達到了20%以上。至於白雲機場的三季報業績,確實並不亮眼,歸屬凈利潤同比下降37.64%,營收同比增幅僅有0.51%。

除此以外,對於天味食品、生益科技等一批白馬股上市公司,同樣遭到了價格大跌的表現,而上市公司的業績分歧也明顯加劇,有時候業績表現不如市場預期的亮眼,都可能成為股票價格大幅下跌的推動因素。除此以外,仍可能與同期的市場環境因素有關,若遇到低迷的市場環境,則市場可能存在「放大利空,縮小利好」的表現,業績不及預期可能成為資金拋售的一個藉口。

近年來,A股白馬股常有價格非理性下跌的現象。

例如,曾經的白馬股老闆電器,曾於2018年1月份創出了價格反彈新高水平,但後因業績不及預期,導致股票價格拐點的出現。從2018年1月份到2018年10月份,在短短9個月的時間內,老闆電器的股價就出現了50%以上的累計跌幅,且至今尚未有效走出大底部區域,而業績不及預期的表現,卻導致了股票價格陷入了低迷的狀態。

又如,同樣屬於A股白馬股的歐菲光,曾經在過去幾年的時間內,歐菲光的業績表現比較亮眼,反映在股票市場身上,則是股價與業績齊飛的狀態。但是,在股票價格創出新高的背後,業績疲軟乃至拐點表現卻導致歐菲光股票價格的驟然下行。縱觀這兩年歐菲光的業績數據,2018年錄得每股收益為-0.1934元,而在2019年三季報,歐菲光歸屬凈利潤卻出現了86.88%的同比降幅,而近年來的股票價格表現,卻起到了晴雨表的功能。

白馬股,言下之意,即長期處於業績優良的狀態,且可為投資者帶來持續可觀的投資回報率的上市公司。在實際情況下,例如貴州茅台、五糧液等上市公司,基本上呈現出股價與業績齊飛的狀態。有時候,股票價格早已創出了歷史新高,但上市公司相應的估值卻越來越便宜,這也是A股白馬股不可取代的投資魅力。

但是,多年來可以經受起市場考驗的白馬股,其實數量並不多。從過去十年時間內,A股白馬股的身影也有著不少的變化,但多年來真正為投資者帶來持續有效投資回報率的白馬股上市公司,卻是寥寥無幾。換言之,在這些年來,真正稱得上白馬股的上市公司,也許就是那些我們比較熟悉的上市公司身影。

股票價格與業績齊飛,固然有利於鞏固白馬股上市公司的市場地位。但是,對於市場而言,難免會存在一些被錯殺的白馬股上市公司。有時候,對於一些白馬股上市公司而言,在其業績不及預期的背後,或許有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原因。但是,在經濟增速下行以及經濟轉型的背景下,恰恰考驗到這類上市公司自身的抗風險能力,經歷過業績回撤的表現後,白馬股上市公司的業績可否有著更強的探底回升韌性,將會影響到白馬股的核心投資價值。

事實上,對於一些老牌白馬股上市公司而言,並非長期保持穩健的業績增速能力。在經濟環境不佳的背景下,這類老牌白馬股上市公司同樣出現了業績不達標乃至業績下滑的問題。但是,在上市公司經歷了階段性業績下滑的過程之後,卻很快呈現出業績回升的趨勢,且業績增速能力卻明顯高於之前的增幅水平。由此可見,對於一家上市公司來說,其業績增速多少,並非市場最關心的因素。與之相比,對於業績下滑後的業績回升彈性以及業績探底回升高度,將會反映出上市公司自身的核心價值,對於業績回升力度較強,觸底回升能力強勁的白馬股上市公司,反而會是大資金更偏愛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