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說這樣的故事:
某某朋友常規體檢,檢出某某部位有腫塊,需要找大醫院確診,後經大醫院介入取樣確診為癌症,而且為晚期,必須馬上手術……
於是,患者全家手忙腳亂,一場「家庭戰爭」也隨之展開:用中醫?還是用西醫?做手術,還是不做?
一般總是西醫占上風——做手術。手術通常非常成功……
三個月或者半年後——復檢——癌細胞轉移、擴散……
後來,三種結果:
再做手術、放療化療、或者被告知存活期準備後事……
再後來,絕望中的病人家屬,四處尋找中醫、
民間治癌高人、奇方偏方,「死馬當做活馬醫」……
再後來,就是殯儀館……
從體檢到殯儀館,短則半年,長則一年!
此種故事,年復一年,愈演愈烈。許多家庭手術費不夠的,會想辦法眾籌求助……許多好心人到處轉發……大家除了嘆息朋友的不幸、癌症的可怕外,並不懷疑故事裡的問題!即便每年有350萬例這樣的悲劇重複發生,也沒有人懷疑故事裡的常識是紊亂的……
癌症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死因,預計今後二十年,癌症新發病例數將增加約70%。 每個人一輩子有 1/5 的可能性患癌, 而你可能發現身邊患癌症的人越來越多了。
1、絕大多數癌症早期症狀不明顯。
當然,癌症有很多種,下面我們以常見的肝癌、肺癌、胃癌為例說明:
肝癌症狀:肝區疼痛、食慾下降、乏力消瘦、發熱黃疸
肝臟號稱「啞巴」器官,由於肝臟本身沒有痛覺神經,只有包膜有神經覆蓋,只有腫瘤長到一定體積,才會壓迫包膜產生痛覺。
加上肝臟代償能力好,只有大部分肝臟壞了,才會有明顯的肝功能異常。如果平日不主動體檢,很難發現肝臟問題。
肺癌症狀:咳嗽、咳血痰、胸悶胸痛、發熱氣促
肺處在一個偌大的空腔里(胸腔),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為腫瘤生長提供了場所,所以難以產生肺壓迫的症狀。
當腫瘤壓迫和侵犯氣管時,咳嗽血痰症狀才會比較明顯。不過出現這些症狀去檢查時,往往已經到了中晚期。
胃癌:上腹飽脹不適、食慾減退、噯氣、反酸、噁心、嘔吐、黑便
上面這一串不舒服症狀,是早期胃癌的表現。
大家肯定看出來了,這些症狀太不平常、太普通了,和胃炎、胃潰瘍、胃良性腫瘤的引起的症狀太相似了,所以就算髮生了胃癌,可能人也沒感覺,以為只是平常的「老胃病」。
一、痛
1、胸部疼痛:胸骨後灼燒感,疼痛,咽東西受阻,提示 胃癌、賁門癌或食管癌的可能。
2、頸部疼痛:頸部疼痛、面部水腫,發硬,緊縮感,壓迫感,提示也許是腫瘤壓迫上腔靜脈導致血液回流被阻礙而引發的。
3、頭痛:頭痛,而且還越來越痛,同時出現看不清東西,噁心、嘔吐,可能就是腦瘤的症狀,或是肺癌的腦轉移導致的。
二、塊
1、身體淺表部短時間內有快速變大或一直都不消的腫塊,癌腫一般是沒有規則的腫塊,有瘙癢、滲出、潰爛等。
2、甲狀腺腫、聲音突然嘶啞或突然聲音發不出,不僅要檢查甲狀腺狀況,還應檢查是否有腫瘤 ,防止喉癌、甲狀腺癌漏診。
3、乳房兩側不對稱,腫塊不規則,有橘皮樣改變,或許是乳腺癌。
三、血
排除女性正常的例假出血,無論哪個器官無緣無故的出血,還久治不愈,都可能是癌症的早期預警信號。
1、痰中帶血、咳血:除了太勞累或天干造成的暫時性出血,提示要注意是肺癌的預兆。
2、無緣無故鼻出血:專家表示,除了高血壓、天氣乾燥、外力、外傷等引發的一次性鼻出血,或許是血液病或鼻咽癌等。
3、絕經後陰道出血:女人絕經後陰道有血,提示要注意宮頸癌的信號。
4、乳頭出血:女人乳頭有血性分泌物,或許是乳腺導管腫瘤或乳腺癌。
5、大便帶血:大便帶血且排便習慣也變了,里急後重,提示要注意結直腸癌的早期預兆。
6、尿血:有血尿,尤其是無痛性血尿,提示需要注意是腎癌、膀胱癌等信號。
四、減
短期內體重突然減輕,而且越減越少(除了糖尿病、甲亢),提示注意腫瘤的可能。
五、燒
醫學家表示,持續發燒,特別是低熱,成人需要注意腎癌、肝癌等腫瘤的可能。兒童需要注意血液系統腫瘤的可能。
肯定是有用的。
醫生說,因為我們平時做的體檢大多是常規檢查,像血檢、尿檢、胸透等,目的是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身體,起到預防大病的作用。
但想完全用常規檢查去發現癌症,是做不到的。
常規檢查更像是一個大篩子,能篩查出一些「大石頭」,像「小石頭」可能就被遺漏出去了。
所以,想要完全過濾到這些「石頭」,除了常規檢查,還需要在做防癌體檢。
哪類人需要定期做防癌體檢?
01、家族有癌症病史的,有遺傳病的;
02、已經有健康問題;
03、平時生活習慣不好,抽煙喝酒、壓力大、久坐等;
04、40歲以上。
以上4種人群,除了需要定期做常規檢查,判斷身體健康外,也需要跟醫生溝通,讓醫生推薦適合自己的防癌體檢項目。
比如男性要特別注意肺癌、食道癌和肝癌;
女性則要重視檢查乳腺癌、卵巢癌等婦科腫瘤。
要想預防這些高發癌症,以下這些防癌檢測項目你必須要做。
防肝癌:
肝癌的早期檢出率很高。做彩超一般能查出80%的早期肝癌,若能配合著甲胎蛋白,還能把早期肝癌的篩出率提高到90%以上。
防肺癌:
肺癌早期篩查必須做CT,尤其是「低劑量螺旋CT」。
另外,還可以進行腫瘤標誌物檢查、痰細胞學檢查等。
防乳腺癌:
家族有乳腺癌病史的女性,要做磁共振檢查。
如果沒有,自己也可以通過觸摸乳房、腋窩等地方檢查是否有腫塊,接著可以通過腫瘤標誌物和影像學檢查等進行篩查;
40歲以上女性,需要定期接受乳腺鉬靶檢查。
防胃、腸癌:
不做胃腸鏡檢查,無法在早期發現胃腸癌,所以,高危人群不要迴避這兩種檢查。
初次檢查後,若大腸內沒有息肉,胃內也沒有潰瘍和腫瘤等,5年之內可以不再檢查;
若有潰瘍、息肉,建議以後每年都要再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