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龍車」的故事

2019-05-12   看懂上海

「巨龍車」對於上海人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詞。熟悉是因為老早大家都要乘的,在沒有地鐵的年代,誰都有關於乘巨龍車的記憶,前後門各有一位售票員,車子進站、啟動、轉彎的時候都要從窗口伸出手,揮著一面印有「慢」字樣的小紅旗,嘴裡一邊喊,一邊拿旗柄的小木棍在車身上「篤篤篤」敲,達到警示的目的。巨龍車的中門一般是歸後門售票員管,比較方便,但管兩扇門也是蠻累人的。即使後來開始實行無人售票,巨龍車也還運營了一段時間。再後來,那種有「香蕉位子」的巨龍車就消失了。現在唯一存留的是浦東85路公交車線路上,從2008年到現在使用的幾輛巨龍車。

老上海的巨龍車記憶

說到巨龍車,老上海最有發言權了。「香蕉椅」有伐?

位子拆忒叫大篷車,曉得伐?

巨龍車在上海跑了40多年,許多人的青春、夢想、記憶,都在這些車之間穿梭。

上世紀60年代,為了緩解「乘車難」矛盾,上海引進一批兩節車廂的大容量鉸鏈式公交車,俗稱「巨龍車」。

車廂可容納乘客140人左右,是目前單節公交車車廂載客量的兩倍,最高峰時曾達到5000輛左右,占去全市公交車「半壁江山」,那時在南京路、淮海路、西藏路等要道上,日運量近800萬人次。

老上海估計還記得,當時,最風光巨龍車是淮海路的26路,終點站幾經變化,一度在柳林路上,也有過在光明中學對面。說它風光,是因為它最高峰時,發車間隔僅45秒!

大篷車

上世紀70年代,將車內的部分座椅拆除就變成了「大篷車」。通常,「大篷車」拆掉的是車子靠窗和最後一排的座位,就是為了多站人,大篷車一般都用在早、晚尖峰時段。

「大篷車」的稱呼,也成為了上海話造詞黃金年代的產物。那個年代創造的上海話詞彙數不勝數,現在很多常用詞彙和切口,很多是那個時代創造的。

車子拋錨了,大家一起推

巨龍車的幾大難

坐過「巨龍車」的老上海,無論是司機還是乘客,都能細數出當年這種「巨龍車」的幾個難題。

1

擠不下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龔金龍每天要去江邊碼頭的電力廠上班,等半小時上車是家常便飯。關門難,座位空檔都站人,絲毫動彈不得。偏偏「巨龍車」當中轉盤那段,當時叫「香蕉位子」,摺篷其實是用油布遮著一個洞,不僅灰塵大量進來,一轉彎,站在上面的人還不安全。

市民耿衛平聽說過一個很著名的調查:在車廂裡面1平方米的面積,當時前胸貼後背,足足擠13個人。進入21世紀的申城街頭,越來越多的大功率雙層車、空調車上路了,中心城區還出現了近千輛「身價」高達80萬元的豪華「申沃」公交車。「巨龍車」退出歷史舞台了,上海市民「乘車難」的時代也越來越遠了……

2

開車難

駕駛員孫學勤開「巨龍車」12年了,這車比現在的公交車要難開得多。車身長,又重,特別是轉彎時,方向盤要扳得特別緊,變道時需要的距離也特別大,方向打早打晚都不行,稍許差點就要碰到自行車。

駕駛員周勤華指出了開「巨龍車」還有一難,就是倒車,另外密封性也不好。冬天冷得發抖,實在沒辦法,就一邊跺腳一邊開車。上世紀90年代後期,巨龍車漸漸退出公交車的隊伍,周勤華最後一趟開「巨龍」車,乘客七嘴八舌都在說這事,想來,那是車廂最熱鬧的一天。

在當年,有很多的「巨龍車」的座椅,都是那種帶有黑棕色皮墊子的座椅,皮墊子很厚實。乘坐公交車時,尤其是在冬天陰冷的車廂內,會顯得非常暖和。但是,在夏天的時候,那就有的苦了。首先,皮墊子的座椅不透氣,坐久了,人的臀部由於長時間的出汗,就會造成濕疹出現。估計也是這樣的原因,後來有一些「巨龍車」上,會安裝有那種表面光滑的木板座椅。

80後也見證了巨龍車

80後的小夥伴們對「巨龍車」有一些甜蜜的回憶,因為曾經坐著它們去春遊、秋遊。如果旅途比較長,比如從位於靜安區的學校去普陀區的公園,那麼車廂里的時間可以說是非常愉快了,把紅寶、茶葉蛋都消滅在巨龍車的上車台階上——是你嘛?

當年,小夥伴們還喜歡在冬天坐在這個上面,雖然,並不安全。

或者,坐到賣票阿姨的位置上,想體驗一把當賣票員的滋味。

電影《股瘋》中的這個場景,大家應該都不陌生。

上海最後一輛鉸鏈式巨龍車(牌照為滬A79982),是124路公交車。最後經過協商,運營方巴士一汽公司和上海歷史博物館達成協議,車輛以無償捐贈形式,供上海歷史博物館收藏,成為上海城市公共運輸百年發展史上的珍貴見證物。

「新巨龍」也要退役了

現在上海唯一存留的是18米的「青年牌」巨龍車,在85路公交線路上。85路從陸家嘴地鐵站出發,沿著黃浦江畔的浦東大道向北,到長島路東陸路站,全長13公里。

1957年,巨龍車車長14米,當時85路始發站東昌路,終點站金橋路。1996年,這種巨龍車開始大規模陸續退出運營。2008年4月,85路全新18米長的「巨龍車」抵達上海。這也是繼松江投入的10輛巨龍車報廢后,「巨龍」公交車首次在市區重現。

這種青年牌大容量「巨無霸」公交車有兩節車廂,4個車門,最多可容納180個乘客,相當於地鐵6號線、8號線的一節C型列車車廂。當客流如織的狀況變得稀疏後,85路巨龍車最大的用武之地,就是大客流量的短駁線路。巨龍車還被編寫在每年的「十一」、「五一」等節假日的公交應急預案中。

不過這批巨龍車壽命只有12年,到2020年它們也將正式「告別」了。

點擊回顧上海各區縣老照片:

《老早底額浦東新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南市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閘北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楊浦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虹口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黃浦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普陀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長寧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靜安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盧灣區 儂還認得伐?》

《老早底額徐匯區 儂還認得伐?》

《那些老上海耳熟能詳的地名》

看懂上海粉絲群

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員」申請入群(申請時請註明「看懂上海入群」字樣)。

等儂來吃一杯老上海的茶!

點擊「閱讀原文」還可下載看看新聞APP

覺得好看

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