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貴州省貴陽市烏當公安分局的指揮中心接警台,警鈴和接警電話不時響起。
「您好,這裡是烏當分局指揮中心,請問您需要什麼幫助?我們馬上出警,請您稍等片刻……」
這是110接警員的日常對話,接警員需要一邊做到認真與報警人電話交流,記錄傳遞群眾信號的就是她們,將接到的警情分發至轄區所隊。貴陽市公安局烏當分局指揮中心接警員王鑑蘊向大家講述110接警那些鮮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王鑑蘊表示,自己的工作曾經被不少報警人人罵過、誤解過。儘管如此,面對每一個電話,她依然不敢怠慢,因為沒人能預知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情。
接警員就是一份「活地圖」
2016年,王鑑蘊從陝西渭南師範學院畢業後,就來到烏當公安分局指揮中心110接警台工作。接警員的工作,對普通話的要求極高。一些外地報警人聽不懂方言,好在,王鑑蘊普通話很流利,這也使她在接警員的崗位上如魚得水。
面對報警求助,有時,她是一名接警員,有時,她又是一位心理諮詢師,充當著心理醫生的角色。
「溝通是一門藝術,我必須跟別人有良好的溝通能力,理解每一位求助者的難處。」王鑑蘊說。
她每天的工作不只是接電話那麼簡單。
其實,每一位接警員都是一張「活地圖」。
他們要背記轄區的地圖,熟悉每一個轄區分界、地名、景點,熟悉每一個犄角旮旯,只有這樣,才能更快更精準地將警情派發,讓警情得到高效的處置。
剛進入崗位角色時,王鑑蘊為了記住轄區地圖上的每一個角落,一方面,她在接警中積累經驗。另一方面,她會利用業餘熟悉周邊環境,甚至在散步的時候,她都會留意周邊的賓館、地名的地理位置,會拿著地圖背地名。遇到報警人講不清地名的,王鑑蘊就引導報警人講述自己周邊的建築物來確定地理位置。
在110接警中心,一天24小時都需要有人值班。因長時間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為群眾提供服務,王鑑蘊常常連飯都顧不上吃。
這樣辛苦枯燥的崗位,往往需要需要很大的恆心和決心才能堅持下去堅持。如果不是真愛?又如何能度過那些平凡的日夜。
除夕守歲、中秋團圓,每一句動聽的節日祝福,都有來自她心底的那份熱愛。她不僅是業務尖子,也是同事眼中的好幫手,在工作和生活中她都會積極幫助大家解決困難。
在指揮中心,大家稱她為「王哥」,在大家眼裡,王鑑蘊雖然是個小姑娘,有著一顆「漢子心」。
「生活中她樂於助人,工作中她不願意輸在任何地方,什麼事情都比較要強,想要做到最好。」她的同事趙科祥這樣評價她。
被誤解的接警工作
接警工作當中,王鑑蘊接過很多謾罵的電話。
她印象中接到時間最長的一個電話,是來自一個中年女子的報警電話。
犯罪嫌疑人冒充公安局刑偵大隊民警向該人撥打電話,以其銀行卡被盜刷做幌子,正準備實施詐騙。短短几分鐘的通話中,王鑑蘊的幾句提醒,最終防止這名心急如焚的女子被騙。
她每天重複接聽電話,除了緊急救助電話,還會接到大量無效報警讓她們應接不暇,有的報警群眾不理解,甚至謾罵、侮辱接警員。有時候遇到報警人不理解公安機關處置情況的,王鑑蘊也是在電話中耐心地想報警人解釋,運氣不好的時候,有的報警人會在電話裡面破口大罵,只有等報警人怒氣消了才敢掛斷電話。
「其實我能理解他的心情」。王鑑蘊說,遇到這樣的情況,她都會有一個低落期,消極情緒會影響自己。但當她在工作中幫助別人解決了困難和問題後,那種成就感又會充斥著全身。
「每當聽見報警人道出感謝的那一刻,我認為那是對我自身的一種認可,是一種被需要的認可,那種喜悅感是難以言表的。」王鑑蘊說,有時候,她也會委屈、傷心。但她知道,在每天大量的警情中,有真正需要幫助的報警人,及時有效的處理每一起警情,就是在幫助群眾挽回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110為我們築起一道觸手可及的安全堡壘,然而不是每個人都會正確使用110。「請把110報警資源留給真正有需要的人。」採訪中,王鑑蘊真誠呼籲大家。
遇到危急警情需要分秒必爭
2018年1月,由於氣溫突降、路面凝凍,烏當轄區內貴遵複線羊昌路段發生多車連環相撞追尾事故。當天正是王鑑蘊值班,接到市局派發的警情後,她第一時間將警情派發至轄區派出所,並電話通知派出所立即組織警力前往事發地,緊接著,她第一時間將此警情報告當天值班民警和指揮長,隨後,即刻聯繫派出所出警民警到場後立即將現場的情況進行反饋。
她知道,高速路段一旦出現多車連環相撞,必會導致該路段長時間堵塞,車輛和人員都將無法通行,還有可能會有人受傷,在緊急情況下,她立即撥打了120急救中心的電話,請醫護人員快速趕到事發地點,並在未得到允許的情況下將出警民警的聯繫電話給了120急救中心,更加節省了到達具體的位置的時間,為受傷人員贏得了救治的時間。
當天,時間過了兩分鐘左右,她便接到群眾電話報警稱有人受傷。她安撫好群眾後,立即將此警情報區政府應急辦,並且請區政府立即組織相關部門開展群眾救治和道路疏通工作。
因道路的凝凍造成民警趕到現場時受到些阻礙,有些司機、路人比較急躁,便不停撥打報警電話。
「這裡什麼時候可以通車?」
「請您耐心等待,很快就可以。」
一遍遍,王鑑蘊每次接起電話,都會耐心解釋和安慰他們焦急的心。當天,時間漸晚,跟民警聯繫暫時還未通車,她的心也一直揪著,王鑑蘊突然想到那些被堵在路上的群眾可能一整天都沒有東西吃,經請示指揮長後,她電話通知羊昌派出所,為這些群眾送去吃的喝的。
「發揮自己的能量,做著有意義的事,盡力幫助每一個人解決困難,讓他們感受到溫暖。」王鑑蘊說,作為一名接警員,她就是要看到守護的地方一片安寧,想看到大家能平安、幸福地生活。她把在接處警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都記錄下來,對那些自認為處理不好的地方分析原因,並查閱相關處理方法,力求在以後的工作中處理得更好。
也正因為這樣一個普通工作者的默默付出,2017年至2018年,王鑑蘊連續兩年獲得貴陽市公安局「優秀輔警」榮譽稱號。
每一份工作都會賦予我們不一樣的意義,以此來承載對生命的尊重。一轉眼,已是歲末,一年又將過去,王鑑蘊仍然堅守在110接警台的崗位上,點綴著烏當區的每一條街道,每一處光景,守護著這片土地一方人民的平安。
來源:天眼新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DXalg28BMH2_cNUgYvd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