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到頭暈、脖子酸!中醫望聞問切能解決

2019-12-26     鴿子中醫

現代人上班時間握著滑鼠,下班後低頭觀看手機平板,產生了肩頸部酸脹疼痛,且緊繃不適感可能從肩胛骨往上經過後頸、後腦勺到頭頂,再甚者出現頭痛、偏頭痛的症狀,但卻因工作繁忙常忍耐、沒想過從根本處理;中醫通過望聞問切、辨證論治後,可以有效的解決症狀。

中醫觀點:4個原因害你肩頸僵硬

1、運動扭拉傷或外傷導致,影響筋脈受損,氣血運行不暢,氣滯血瘀不通則痛。


2、過度使用、長時間固定姿勢或姿勢不良,現代人最常見的原因,導致局部循環不通,肌肉僵硬緊繃。


3、年老體衰或長期熬夜,耗傷肝腎導致肝腎虧虛;中醫認為肝主筋、腎主骨,導致筋骨皆不能得到原有營養,肩頸活動不利。


4、頸項受寒;天氣逐漸冷後,要先保暖的位置就是脖子,適時的添加圍巾也能降低過敏感冒發生率,膀胱經脈循行在背側頸椎的兩側,中醫認為是寒邪最先入侵的地方,風寒濕邪從此進入身體後凝滯氣血,筋脈痹阻。


針灸+中藥 改善肩頸不適

每個人酸痛的原因其實不盡相同,這會需要醫生耐心的進行望聞問切探求,因為找出病因才能有效的處理並有效的預防,中醫不只是已病而治,更大的願望在治未病,在疾病尚未發展前就防止其發生。

急性期的扭拉傷、落枕到頸椎退化產生的疼痛,針灸治療皆能有效且迅速的改善症狀,搭配電針,針刺後在針上通以微量電流,患者會有肌束跳動震動感,選用不同電針波形與頻率可以施行補法或瀉法,補法可以增加肌力,適合氣血虛弱慢性勞損的患者;瀉法則可以止痛、緩解痙攣,適合過度使用、長期姿勢不良的患者。


中藥治療可以調整患者的體質狀態,實則瀉之,虛則補之,藥物有益氣養血、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理氣順氣等功效,通過適當配伍來調整氣血,使人體恢復正常機能。

挺坐姿、縮下巴 養成治未病觀念

肩頸僵硬患者應要注意平時坐姿要挺、下巴要縮,前彎駝背的角度會使頸部肌肉負擔過重而堅硬緊繃,若症狀已經影響日常生活作息,應儘快就醫,不讓疾病落入惡性循環圈套,治未病的觀念正對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vdpPm8BMH2_cNUgIOK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