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餐社區網紅店,一人點道菜,最後吃成這樣

原標題:聚餐社區網紅店,一人點道菜,最後吃成這樣

聚餐社區網紅店,一人點道菜,最後吃成這樣

BY小企9999

周末微信美食群約聚餐,目標飯館是集美社區網紅名店舒味海鮮。

群主把之前微信點菜關注的公眾號截圖發群里,要求一人點一道菜。發動群眾,人人參與的民主模式得到踴躍相應。除了個別看群信息不認真的傢伙,很快徵集九道菜:旺螺、炒米粉,鰻魚、苦筍小腸、炒竹蟶、蝦、小管(魷魚的一種)、泡椒田雞、龍蝦(這位實在人,平時捨不得點的菜趁AA吃再合適不過啦)。

先到者跟老闆簡單溝通一下,確定所點內容的做法後,發現菜好像不太夠,畢竟有12人呢,就由年紀大的補充吧,充分體現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結果如下:

白灼蝦:點這道菜的人肯定最懶得動腦筋。不過活蝦反正怎麼做都不難吃,白灼既簡單又鮮嫩彈牙,老少咸宜。

炒竹蟶:小海鮮,特別是蟶子們,在廈門餐館要求炒的話,往往出品就是這種「醬油水」的模樣,仿佛約定俗成一般大家也都認可。實際上這種閩南特色的懶人做法用來對付各種小海鮮還是挺不錯的,既保持原味又增香增色。

小腸煲:用的並不是期待中的苦筍,而是時下當季的雷筍(也有叫鞭筍的),反而出乎意料的搶手。看人家的分量,不算小氣了吧,但一輪轉下來,只剩空盆。

醬爆魷魚:因為大家對油淋、白灼的清淡做法實在吃得審美疲勞,換個花樣做,大受歡迎。

泡椒田雞:點這道菜的傢伙心理活動可能是這樣吧:海鮮館子聚餐反正葷腥不愁,但是口味大體上偏淡,還是弄個重口味的以免委屈自己。結果呢,這盆的消滅速度穩居前三。

彩電龍蝦現在已經被國家列入二級保護動物,不能隨便吃啦,所以請出了名氣很大的波士頓龍蝦,對於這種洋龍蝦我一貫不怎麼感興趣,好在發現這家用的配菜玉蠶粉特別好吃,又白又Q,螺絲般的紋理能夠掛上更充分的醬汁,噴香可口。

這家店沒有大鰻魚,那麼就炸這種小鰻苗(有的餐館叫它蚓鰻,好形象),油酥之後撒香蒜酥,直接上手抓著吃也不沾手,下酒噴香。

群里的猛男哥本來點的是旺螺,但是人家缺貨咋辦呢?考慮到似乎沒什麼肉菜被我換成羊肉煲,乍暖還寒的春分時節,羊肉煲的溫潤還足以讓它在餐桌上發揮餘熱。事實證明換得果斷,雖然有人覺得羊肉燜得不夠爛,但是大多數人覺得就該吃這種帶口感帶嚼勁的才過癮。

炒米粉是我點的,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主食控,我深知無論跟本地土著還是外猴吃飯,上這個准錯不了,果然大家都不嫌棄。

12個人9道菜肯定不符合美食(fàntǒng)群的習慣,在先到者假公濟私和老闆的循循善誘下加菜如下:

生腌血蚶:生腌這種做法一旦喜歡往往很容易上癮,血蚶在福建是過年餐桌必備菜,所以也不擔心有人怕見血。吃過這家的群主推薦,果然很不錯。

肉醬蒸黃魚:福建近海的黃花魚養殖這幾年取得了很大進步,出品的黃花魚雖說跟野生有著天壤之別般的價差,吃起來已經很有味啦,肉質嫩,脂香有,作為家常餐桌魚很不錯,像人家這麼鋪點肉醬蒸再淋蔥油既好看又好吃,愛下廚的可以學起來。

要是知道小腸煲用鮮筍我可能同意老闆推薦這個,也就因此錯過一道不錯的下飯菜,雖然我們沒有吃米飯,用來下酒也還是挺好滴。

文蛤蒸蛋:不好意思,這道菜我選得不好,蛋蒸得偏老,氣孔不少,本著美食(fàntǒng)群一貫實事求是的作風,客觀請老闆跟後廚反映了,希望以後能改善。

油淋牛肚:菜單上我看到的是黑毛肚,但是端上來是白色的千層肚。雖然都長在牛那眾多的胃中,這種相對脆嫩,黑毛肚則更耐嚼。青菜蘿蔔各有所愛,我偏好用黑毛肚來做這道菜。

西芹炒百合:總得點個素菜吧?出於降血壓降血脂的考慮,接受了老闆的熱情推薦。

五彩老蟶羹:清淡滑口的湯,一般情況下用酸筍比較提氣,不過那種氣味也讓很多人深惡痛絕。大概是出於照顧大多數的考慮吧,這裡的出品算非常溫柔的版本,基本上吃不出酸筍的感覺。雖然我覺得有點小遺憾但不影響大家把湯盆撈了各精光。

12個人(7位女將),雖然福建菜館的分量跟山東東北沒法比,16道菜按理說也不少了。君請看,妥妥的光碟。

以後聚餐,還是繼續貫徹群策群力的點菜方式好。

到集美吃飯,這家潯江路上的舒味,距離嘉庚公園近,口味和價格都親切,放心去不踩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