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知道你們在蹲一部片。
因為今年銀幕上的喜劇片,實在太少。
在最後一個月。
誰不希望有部電影,能給趟過2020的我們接風洗塵,掃除疲憊,換個心情進入新的一年。
沒錯,說的是它——《沐浴之王》
擺明了就是沖喜劇而來的。
主演彭昱暢、喬杉。
導演叫獸易小星。
《萬萬沒想到》集體出場助陣。
幾代喜劇明星夢幻聯動。
唯一讓人搞不明白的可能是——不就是洗澡這點破事,有什麼好「之王」的?
那Sir今天就來說明白。
這點「破事」里,究竟什麼來頭。
01
非物質文化遺產
開玩笑?
還真不是。
就在前幾天,#非遺級別搓澡#的話題還上了熱搜。
網友們一交換經驗,好傢夥,這搓澡里的門道夠博大精深,不申請一項非遺可惜了。
在我國的澡堂江湖裡,大致分為南北兩派。
作為南方人的Sir,首先接觸到的卻是北派搓澡。
在東北朋友的盛情忽悠邀請下,進了澡堂,當場就被震懾住了。
如果有什麼能夠形容南方人第一次進東北澡堂的恐懼的話,那就是感覺像一隻豬進了屠宰場——只見到處是白花花的肉。
熱水冒著蒸汽。
師傅們動作乾脆,力道渾厚,給你殺豬般的嘶叫。
Sir一度懷疑師傅用的不是搓澡巾,而是鋼絲球。
搓到最後,師傅一般會使出看家絕學,再給你來一套動感十足的的敲背,力道循序漸進,節奏抑揚頓挫。
讓Sir感嘆,原來每個搓澡師傅都具備鼓手的天賦。
當最有樂感的一記敲背落下,這場穿透靈魂的搓澡才算收尾。
結束後,渾身火辣,感覺體重輕了至少2斤。(別問我輕掉的2斤是什麼)
一場酣戰。
搓澡師傅帶走了戰利品。
據《沐浴之王》介紹,這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
江浙叫裉(kèn),東北叫皴(cūn),湖南叫蔓,廣東叫老泥(nǎi)。
和一說澡堂就聯想到的東北相比,南方其實才是臥虎藏龍之地。
其中又以揚州的師傅最為馳名。
全國沐浴大省,安徽、江蘇、浙江榜上有名
南派搓澡。
講究八輕八重八周到。
緊合慢推,婉轉細膩,以柔克剛。
這不僅是搓澡師傅一個人的功夫,也需要兩個高手之間的切磋過招。
懂行者可以做到與師傅高度默契,即使躺在搓澡台上,背對師傅,也能和其保持步調一致:
師傅拍拍背,就知道要翻面了;
師傅點點大腿,就知道要換腿了;
等師傅搓到鎖骨,自然就知道要伸脖子了。
《沐浴之王》就專門請到搓澡界的大師指導技法。
它還把沐浴文化影像化,以一場洗澡盛宴,決出搓澡江湖的第一把交椅。
什麼廚神大賽、牛仔大賽,都見過。
你說搓澡大賽?
請指教。
02
要你爽
《沐浴之王》和搓澡一樣,都有共同的目的——爽。
首先要說的是靈魂選角。
這部片的兩個主角,都選到了Sir的舒適點上。
站在沐浴界頂端的男人杉哥,其獨創的「大保健」表演體系,在沐浴界早已留下名號。
「上來就給人整
不給先放鬆?」
今年打了很多份工的彭彭,搞過發明,賣過咖啡。
接著又來搓澡了。
瞧把孩子累的
《沐浴之王》里他們演了……兩。兄。弟。
請問這合理嗎,他們哪裡像兄弟了?
當然不合理。
肖翔(彭昱暢 飾),沐浴界最強後浪。
愛泡吧,愛搓碟,愛極限運動。
龍頭沐浴企業「神浴宮」的繼承人——雖然他對沐浴行業一竅不通,覺得那就是個很土鱉的消費方式。
周東海(喬杉 飾),傳統手藝人,沐浴江湖最強王者。
應該說是,前,最強王者。
在技能大賽上獲得冠軍,以為能夠出人頭地,卻因為世事難料,淪為一個鬱郁不得志的「小鎮搓澡家」。
家裡經營的澡堂瀕臨倒閉,正準備賣掉。
種種機緣巧合,再加上一點小小的利用與謊言。
總之,肖翔和周東海成了「兄弟」。
掉毛鳳凰不如雞。
落魄惡少被訓練成搓澡工具人。
山雞飛上枝頭變鳳凰。
澡堂師傅搖身一變,有了響亮的title——首席皮膚管理官。
簡稱CUO。
為什麼?看嘴型:
「茨屋喔」
起初,周東海本著惡作劇式報復心理,有意使喚肖翔。
可漸漸他發現,肖翔本性不壞,甚至有點可愛。
他講義氣,看到東海這假哥哥被討債圍堵,衝鋒陷陣,沒在怕的。
他腦子快,有經營頭腦,把老舊澡堂改造成網紅打卡點,盤活了澡堂生意。
這一對表面兄弟,也開始越來越走心……
搓澡有南派北派。
片里的喜劇效果也是南北一堂。
喬杉,自帶東北風味,感覺是渾然天成就長在你笑點上的人。
導演易小星是南方人,又熟悉網絡文化,當然吸取了更多樣的喜劇形式。
Sir就拿高潮部分的搓澡大賽來說。
頂級選手搓背如練功,考驗的不只掌力,更是心力。
多年苦學,都幻化在這套順滑、遒勁的「敲背神功」中。
一段略奇觀性的蒙太奇,從筋膜刀按摩,再到精油加熱,端的是大開大合,行雲流水。
一場視覺馬殺雞。
這招是和誰學的?
再往細了看。
這敲背手法,有沒有點黯然銷魂手內味兒?
這一起手的架勢,分明是江湖上失傳已久的少林絕學,火雲掌。
是的,《食神》。
《食神》把我們熟知的食物拍得個個身懷絕技,《沐浴之王》則打造出一場「搓澡武林」大會的視覺奇觀。
看似在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但港式無厘頭喜劇的內核是什麼?
是草根精神。
因為草根,所以相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相信每一個普通的工作,都有閃光的時刻。
還記得《食神》的最後結局嗎,獎盃被頒給了唐牛,而不是史蒂芬·周。
根本沒有食神,人人都可以是食神。
而《沐浴之王》呢?
Sir不劇透。
只想說沐浴重要的不是「王」,你看電影的英文名——Bath Buddy。
重要的是,因為沐浴而結成的兄弟。
03
越洗越溫暖
《沐浴之王》的野心不大。
它只想拍一個簡單的故事,讓你簡簡單單地笑,笑得很溫暖。
但Sir忍不住想多說一些期待——搓澡這件小事,為什麼不能小瞧呢?
因為它被網友封為了新「非遺」?
不。
這不是電影要給出的答案。
一個尷尬的情形就是,我們一邊說自己的文化博大精深,陶醉於各種傳統的文化遺產;但另一邊,真正被搬上銀幕的卻寥寥無幾。
為什麼呢?
因為文化不應該只在「悠久、偉大」的口號里束之高閣。
它要走入到生活里與人發生真實而具體的聯繫。
打個比方說。
為世界打開一扇文化窗口的《入殮師》,說的僅僅是發揚傳統文化嗎?
當然不,主人公小林在工作中學會的,是對待生命的態度。
在一部搓澡的電影中。
要傳遞的,也不該只是搓澡本身。
它對於我們,究竟還有什麼有待挖掘的內涵?
第一個。
也是最容易理解的,沐浴是一種祝福。
就像海報上寫的,「洗掉一年不開心」。
我們要虔誠對待一件事的時候,也會「沐浴更衣」,因為想要阻隔掉過去的所有霉運、污穢,用最好的狀態迎接未來。
片中肖翔失憶後,成為家庭的一員,給他起的小名就叫「吉祥」。
更深一層說。
沐浴究竟給我們帶來的是什麼?
在相識之前,肖翔和周東海是兩個平行世界裡的人。
一個要在全國鋪開連鎖沐浴場所,一個澡堂生意快要經營不下去了。
唯一的交集。
是肖翔點周東海上門做了一次專屬服務。
說白了,他們之間最大的隔閡,不是血緣,是階級。
第一次轉變發生在什麼時候?
東海澡堂復營業接待的第一個客人。
一個滿身泥漿,怯生生走進澡堂的快遞小哥。
Sir想起來的,是《千與千尋》里,那個讓湯池嚴陣以待的客人。
他們同樣都不受待見。
因為「髒」。
但這是他們的錯嗎?一個是被人類垃圾污染的結果,一個是為城市勞動沾染上的污漬。
澡堂的使命,就是還給他們潔凈。
如果要說沐浴文化最大的信念是什麼。
Sir覺得是平等。
當人衣冠楚楚的時候,我們穿上的,還有各自的社會身份:你是窮是富,是工人還是領導,是土老闆還是知識分子……就連售貨員,都可能看你衣服的牌子,變換服務態度。
唯獨在公共澡堂里的時候。
我們才變回了赤條條,全都一個鳥樣的人。
社會裡的三教九流,一樣都成了湯池裡的餃子,誰管你是誰?
所以。
肖翔這個公子哥「下凡」一遭,到底收穫的是什麼?
用戶體驗?
產業調研?
還是搓澡的專業技能?
Sir覺得都不是。
而是一顆平常心。
這顆平常心是對得起沐浴的服務態度。
來者皆是客。
小小一間澡堂里,無論身價上億的老闆,還是隔壁的退休老大爺,或是滿身污泥的快遞小哥、夜場橫行的道上大哥。
共濟一堂,大家坦誠相見。
這顆平常心也是真誠待人。
肖翔洗去利慾薰心的油膩(肖翔表哥就是反例),也洗去了因一事無成產生的自卑和玩世不恭,在和「家人」的相處中明白:
「乾乾淨淨洗澡
清清白白做人」
洗乾淨了。
才看得清真心。
搓玉米、磨土豆、拍面案,可以很快樂,只要你認同這件事的價值。
就算雷雨天修房頂,被淋成落湯雞,也可以很快樂,只要有人一起分擔,共同面對。
以「吉祥」的名字開始新生活後,他身邊多了一群「動機不純」的家人:
一個滿嘴跑火車的哥哥,一個整天發花痴的妹妹,一個得了老年痴呆的奶奶。
他們都稱不上完美。
但在土氣澡堂里,卻有至善的人間煙火氣。
定義一家人的不是血緣,而是字字抵心的關懷。
以及背後永遠推著你、護著你的一雙手。
當然了,電影還有進步的空間。
沐浴這個題材,不止於此。
我們的民間文化也不止於此,還有更多的「非遺」值得搬上銀幕。
這些都是留給未來的挑戰。
現在可以選擇的是。
不妨走進電影院,感受一下久違的喜劇,以及溫暖的煙火氣息。
用電影的歡樂,給新的一年討個彩頭。
或者。
這就去找個澡堂。
痛快地開搓吧。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布拉德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