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90%以上散戶都不明白的股市真相

2019-11-06   股痴老金

股票市場有些反人性,在新一輪牛市開始之初,成長性好的公司往往最早發動,並成為大盤的領漲股,在此期間,這些股票通常屢創新高。

一旦大盤結束調整,最先向上反彈回升創出新高的股票,幾乎可以肯定就是領先股。在多頭行情里,不斷創新高的過程會一再發生。

但是個人投資者,98%的人認為他們不會買入創下新高的股票,他們認為價格太高了。

大多數投資者,無論是市場新手還是經驗豐富的老手,都傾向於購買從頭部下跌,或者已經在底部的個股。 大多數機構投資者也是「底部買入者」。

原因也很簡單,買入尚處於底部的股票感覺像撿了便宜貨。 但是,看上去價格高、風險大的股票,反而能夠再創新高;而看上去價格低、風險小的股票,則通常繼續走低。

所以,正確的投資就是在大多數保守的投資者認為該股股價太高的時候買入,而在大多數投資者認為可以買入的時候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