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患難見真情。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這段時間裡,哈密市所有居民小區都實施了封閉管理。
小區的封閉,讓很多市民不習慣,然而,就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暖心的一幕幕正在伊州城區各個小區上演著……
越來越多的瓜鄉暖心故事,詮釋著我們這座城市的溫度。
樓上阿姨的「愛心餐」
2月20日中午,家住伊州區翰林華苑小區的黨治秀正忙著做午飯,案板上放著雞蛋、辣子、蒜苔、牛肉……
「剛把米飯蒸上,打算包包菜素炒,蒜苔炒肉,再來個西紅柿炒雞蛋,要葷素搭配,兩個孩子都在上高三,目前雖然是在家中上網課,但學習任務比較重,營養要跟得上。」黨治秀說。
(普拉提攝)
不一會兒,3個菜出鍋了,黨治秀將菜分裝到另外一個盤中,「我要下樓給那個孩子先送,回來我和孩子再吃。」臨出門,黨治秀又提了一袋水果。
黨治秀要去送飯的孩子就住在她家樓下,但此前與她素不相識。
孩子名叫曹翔宇,是哈密市第二中學高三(21)班學生。黨治秀是哈密市委組織部的一名幹部。疫情防控期間,她和社區幹部一起入戶時,得知社區在前期摸排中發現,曹翔宇是一個人在家,母親韓春霞因疫情防控工作在兵團第十三師淖毛湖農場回不來……黨治秀當即表示,要幫社區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她自己的孩子正好也在上高三,在她看來,多做一個人的飯就是多添碗水的事兒。
(普拉提攝)
接過樓上阿姨送來的熱飯熱菜,曹翔宇很感動:「從10號開始,阿姨就每天給我送飯,還給我送來各種水果。之前,我都是湊合著吃,有時候就不吃,媽媽得知我吃不上飯,一直很擔心。現在阿姨每天都變著花樣做給我吃,我能感受到阿姨費了很大心思,我很感謝她,媽媽也可以安心工作了。」
得知兒子的吃飯問題有了著落,韓春霞懸著的心也踏實了,她激動地寫了一封感謝信發給社區,並通過電話對黨治秀再三表示感謝。
「我也有孩子,作為一名母親,我見不得孩子吃不上飯,我孩子也在讀高三,在這個關鍵時期,孩子壓力本身就大,營養一定要跟得上,我們又住得這麼近,就是一碗飯的事,沒啥大不了的。」黨治秀笑著說。
上海小朋友的作業難題解決了
春節前,7歲的上海小朋友孟雨澤跟隨爺爺奶奶回到哈密過寒假,但由於疫情突發,他只能暫時留在哈密。
照看小孫子,對兩位60歲出頭老人來說不成問題,但面對遠在上海的老師布置的作業,老兩口犯了愁。
「他爸把老師布置的作業從手機上發過來,是兩份試卷,要列印出來孩子才能做,可我們現在沒辦法出門,於是我們抱著試試看的心情給小李打了個電話,他不到10分鐘就過來了,第二天就將列印好的試卷送了過來。在別人看來這就是件小事,但幫我們解決了大難題。小李為社區做了很多事,平時我們可沒少麻煩他……你看,小孫子這兩天的功課做得多好!」說著,孟雨澤的奶奶楊秀珍老人驕傲地將試卷展示給大家看。
李冉工作照。(王雯攝)
楊秀珍老人口中的小李,就是伊州區人民法院駐伊州區西河街道中山南路社區工作隊隊員李冉。面對採訪,他直擺手說:「這就是舉手之勞,沒想到他們還讓上海的兒子、兒媳專門打電話給我表示感謝,我都不好意思了。」
休病假也不忘助人的好警察
小區實行封閉管理之後,家住伊州區東河街道融合路社區錦綉花園小區的陳女士添了一件煩心事:現在家裡只有她一人,可家門鑰匙卻被她不慎弄丟了,連買菜她也不敢下樓,生怕鎖住了就進不了家門。
2月19日,陳女士終於聯繫到一位換鎖師傅,可對方表示,上門費加換鎖的錢需要近400元,陳女士覺得太貴,就通過微信向社區幹部李夢婷求助。
李夢婷在錦綉花園小區的微信群里徵詢大家的意見,居民王京福看到了,馬上私信李夢婷說:這種情況不需要換鎖,只要買一個鎖芯換上就行了,並表示自己願意上門幫陳女士換鎖芯。
為了幫陳女士解決難題,李夢婷騎車趕往北郊路修鎖師傅居住的小區,拿到鎖芯和鑰匙,然後回錦綉花園小區帶王京福一起來到陳女士家裡。
(社區幹部 李夢婷提供)
經過20多分鐘的忙碌,鎖芯終於安好了,陳女士很受感動。細心的李夢婷發現王京福居然滿頭大汗,事後她才了解到,王京福是哈密市公安局警務保障處的一名黨員,疫情發生時他剛做完一個手術,正在居家療養期間。
記者通過哈密市公安局聯繫到王京福,他謙虛地說:「這件小事,不足掛齒。作為一名黨員,又是人民警察,在疫情防控期間,我沒能在一線發揮作用,只好盡己所能,幫居民群眾解決一點小困難了。」
幫人跑腿卻挨了罵的「小李」
年逾古稀的孟慶斌和周秋嬋夫婦是鐵路20街的居民,他們的大兒子因為工作忙,平時只是隔三岔五地來一趟。小兒子40歲出頭,性格孤僻封閉,一個人居住在鐵路26街,吃飯總是湊合著,平時就很讓老兩口很擔心。疫情防控期間,小兒子的生活狀況更是讓二老放心不下,他們購置了一些生活用品和食物,委託伊州區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駐伊州區城北街道光明路社區工作隊隊員李國棟交給小兒子。
李國棟拿著夫婦倆的心意來到他們小兒子的住所,東西雖然放下了,他卻被一堆謾罵聲轟出門外……李國棟並沒有將整個經過告訴孟慶斌夫婦,但周秋嬋老人還是猜到了,她不僅很內疚地向李國棟道了謝,過兩天又親筆寫了一封感謝信給社區,信中說:「雖然我那不懂事的兒子對他失禮,他也沒有怨言,他這種大度讓我很佩服,我們從內心感激不盡……」
「我沒想到只是一件小事,卻能讓老人對我如此感激……這段時間我覺得和居民的關係更親了,我們有信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李國棟說。
來源:哈密日報
文/ 王雯 馬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