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出息叫做:
當個高素質的農民。
這不,
好政策都向這類農民傾斜——
1
新農人初創之星,
每人補助2萬元;
大學生農創標兵,
每人補助5萬元;
十佳農民,
每人補助5萬元;
實訓基地,
每個補助6萬元;
見習基地,
每個補助5000元。
這是我市為培育高素質農民典型而出台的最新扶持政策。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今年3月9日,市農業農村局和財政局聯合制定出台《龍岩市高素質農民典型認定管理辦法》,對認定的各類高素質農民典型,給予一次性資金補助。
新政策旨在加快培育高素質農民典型,激勵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引領培養一批愛農業、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助力鄉村振興。
高素質農民典型,
需要哪些認定條件?
如何申報?
一起來看看!
一
認定類型
典型個人:新農人初創之星、大學生農創標兵、十佳農民
典型基地:見習基地、實訓基地
二
認定條件
各類典型的申報人,必須是在龍岩市依法登記註冊的獨立法人。從事農、林、牧、漁業生產、經營、休閒農業以及為農業農村發展服務的相關行業。龍岩市新農人協會會員優先。
(一)典型個人
1、新農人初創之星,創業正常經營1年以上,年齡為40周歲以下,學歷為全日制大專以上,新農人初創之星產業規模應達到十佳農民產業規模的三分之一;
2、大學生農創標兵、十佳農民,創業正常經營3年以上,大學生農創標兵年齡為40周歲以下,學歷為全日制大專以上;十佳農民年齡原則上55周歲以下,學歷為大專(含繼續教育學歷)以上。大學生農創標兵產業規模應達到十佳農民產業規模的三分之二。
十佳農民產業應達到以下規模:
(1)種植業:水稻面積200畝以上(其他糧食作物面積50畝以上);大田經濟作物面積100畝以上;果、茶麵積100畝以上;食用菌床栽面積1000平方米或袋裝生產10萬袋以上;設施農業(鋼架大棚)面積50畝(溫室20畝)以上。
(2)養殖業:肉羊年出欄200隻以上;肉牛年出欄100頭以上;奶牛年存欄50頭以上;肉兔年出欄5000隻以上或種兔存欄500隻以上;肉禽(白羽肉雞除外)年出欄10000羽以上或蛋禽存籠5000羽以上;水產養殖水域面積50畝以上;蜜蜂養殖200群以上;本地豬種年出欄菜豬1000頭以上或本地種豬存欄100頭以上。
(3)林業:商品林面積200畝以上;花卉苗木面積50畝(盆栽20萬株)以上;設施花卉苗木(鋼架大棚)面積30畝(溫室10畝)以上;竹林面積200畝(毛竹200畝;其他筍用、材用竹種植100畝)以上;中藥材面積30畝以上;油茶麵積300畝以上。
(4)屬種養結合或多種經營以及從事其他種養業的,各類型種養規模應達到上述規定標準的二分之一以上。
(5)加工類: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0萬元以上,年產值100萬元以上。
(6)休閒農業:基地面積100畝以上,年接待1000人以上,年產值50萬元以上。
(7)經營類以及為農業農村發展服務等相關行業:近三年內主營業務收入每年達500萬元以上。
3、質量安全管控到位,沒有發生食品安全事故;
(1)設施完善,技術規範,管理精細,不污染環境,水土保持好;
(2)食用農產品生產主體落實合格證制度與一品一碼追溯制度,參評前兩年產品檢測未發現農獸藥殘留或重金屬超標,產品達到綠標以上質量標準優先;
(3)養殖類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完整的生產、免疫、用藥、銷售和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五項記錄,按規定持有相關養殖許可證、防疫證、養殖備案、環評報告書或環評備案登記表。其中,豬、雞、鴨、兔養殖場設有進出消毒設施,建有無害化處理池。糞污進行資源化利用。禁養區內養殖場除外。
4、示範帶動作用發揮較好
(1)大學生農創標兵帶動周邊農戶3戶以上共同創業,共同開展生產、營銷活動,帶動對象滿意率80%以上;
(2)十佳農民帶動周邊農戶30戶以上(其中聯繫帶動5戶以上貧困戶)共同創業,共同開展生產、營銷活動,集中培訓帶動對象10次以上,帶動對象滿意率80%以上;
5、近三年所在主體沒有發生危害員工利益、農民群眾利益而導致的群體性事件。本人和經營主體沒有信用不良記錄。
6、近三年參加過農民教育培訓並取得相關證書。
7、各類典型原則上應獲得過市級(含)以上的榮譽。
(二)典型基地
1、集「食、宿、學、訓」四位一體的實訓基地:
(1)有較好的產業基礎。產業規模參照十佳農民認定標準。同時符合第3條、第5條規定。
(2)有固定的培訓場所和設備。具備容納50人以上的多媒體培訓教室。
(3)有完備的食宿接待設施。具備50人以上的用餐接待經營資質和能力;應有至少25間50人標準客房住宿條件;具備一定應急醫療救護條件;交通便利。
(4)有完善的培訓管理制度與規範。
2、適合觀摩學習的見習基地:
(1)產業特色明顯,技術水平較高,具備學習借鑑的理念、經驗、模式或業態。產業規模參照大學生農創標兵認定標準。同時符合第3條、第5條規定。
(2)交通便利,在國、省道沿線,臨近汽車站、火車站,方便實訓學員往來。
三
認定程序
本人申報:凡符合認定條件的對象可自願提出申請,按」屬地申報、逐級審核」的原則,於每年9月30日前向項目所在地縣(市、區)農業農村局提交申報材料。
申報材料包含:申報表(掃描下方二維碼,提取碼為gcq2或點擊「閱讀全文」獲取)、身份證、統一信用代碼證、事跡材料、項目簡介、產業規模證明、當年主營業務收入證明、土地流轉合同(5年期以上)、示範帶動證明、專利證書、特色農產品認定證書、相關獲獎證書、培訓證書及其他佐證資料等複印件,膠裝成冊。
申報材料下載二維碼
縣級評定:縣級農業農村部門聘請有關專家組成評審組,對申報對象的申報材料進行形式審查、實地考察、綜合評分、擇優評定、分類建檔,擬認定結果在當地農業信息網或政府網公示5個工作日,接受社會監督。
市級備案:各縣(市、區)於每年11月30日前將認定結果(正式函件)報市農業農村局備案。市農業農村局會同市財政局不定期隨機抽查認定管理情況。不符合要求的,督促整改,並取消所在縣(市、區)次年相應類別的扶持名額和資金。
四
扶持管理
1、市級每年根據財政預算安排分配下各縣(市、區)高素質農民典型認定的名額和補助資金。對認定的各類典型,給予一次性資金補助。新農人初創之星,每人補助2萬元;大學生農創標兵,每人補助5萬元;十佳農民,每人補助5萬元;實訓基地,每個補助6萬元;見習基地,每個補助5000元。
(以上各類典型扶持,同一年度同一對象不重複享受,並且不與市級示範家庭農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重複扶持。)
2、新農人初創之星,同一對象扶持不超過兩次。大學生農創標兵,原則上同一對象只扶持一次,確有新上大項目、規模擴張明顯的可繼續扶持,不超過三次。十佳農民原則上同一對象只扶持一次,確有新引進農業「五新」、傳幫帶效果好的可連續扶持。獲認定的實訓和見習基地,優先安排農民教育培訓任務;見習實訓作用發揮較好、培訓能力明顯提升、產業規模繼續擴大、條件建設持續改善的可繼續扶持;作用發揮特別好的,由市級擇優認定授牌。
3、縣級農業農村部門加強督促補助對象要明確資金的使用計劃和目標,將資金全部用於發展農業生產、條件建設完善等方面,提高資金使用效果。
4、優先推薦新農人初創之星、大學生農創標兵、十佳農民、見習基地、實訓基地等典型參與各級各類評先評優。
來源:閩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