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拍攝它人們追到被困,羅布泊的神獸,比大熊貓還稀少

2019-12-02     進藏全攻略

大熊貓每個人都再熟悉不過了,截至2019年11月,大熊貓全球圈養超600隻,外加在四川的野生大熊貓1300多隻,已經接近了2000隻。而在我國還有很多與大熊貓一樣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的甚至比大熊貓數量還要稀少,就比如今天要介紹的——僅有600-650峰的羅布泊野駱駝。

之前攻略君去穿越羅布泊的時候看到一塊感恩碑,大致記錄的就是幾個人穿越的時候看到了野駱駝,然後追著它拍照,追來追去自己迷路了,物資也耗盡了,還好遇到了其他穿越隊伍,給他們提供了基本物資,救了他們一命。然後被救的幾人後來在這個地方立了一塊碑表示感謝。

羅布泊,中國四大無人區之一,因各種神秘故事而聞名世界。這裡的自然條件極為惡劣,乾旱少水,導致幾乎沒什麼動物能生存。而恰恰是這種環境,卻成了野駱駝的天堂,它們又被稱為沙漠中的"苦行僧",早在我國1000多年的絲綢之路上就有野駱駝隊。野駱駝體型高大,頭小尾巴短,但脖子長,鼻孔大,渾身皮厚擁有著濃密柔軟的絨毛。

很多人看駱駝長得笨重,就認為它們行動緩慢。但其實野駱駝不僅善於奔跑,還擁有著豐富的生存經驗,能夠在羅布泊這種荒涼的沙漠生存怎麼也得有點本事。它們擁有著敏銳的視力,在15公里外就能發現天敵,當危險靠近時能馬上拔腿就跑,奔跑速度快而且耐力強,最快奔跑速度能夠達到60公里。而且它們的聽力也十分的靈敏,能夠感知沙塵暴的到來,當沙塵暴即將來臨之前,它們就會提前逃離,如果來不及逃跑的話,就會躲在地上。也就是因為這幾項技能,在這樣的戈壁環境之下,野駱駝擁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野駱駝一般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生活,他們的駝峰可以讓身體做到一個月不吃草,20多天不喝水,野駱駝還能在戈壁中自行調節體溫,白天可以讓體溫升到40度,夜晚再降到34度,一般只有在冬天才會聚到有水源或者食物比較豐富的低洼盆地過冬。有很多人不明白野駱駝和家養駱駝有什麼區別,不都有兩個駝峰,是不是只存在馴化與否的區別?其實,科學家經過基因檢測後發現,兩者的基因有5%的不同,要知道人和猩猩的基因也才只有3%的不同,所以它們根本就是兩個不同的物種。科學家認為,早在80萬年前它們就已經分化為不同的兩個種群,隨著環境的變化,家養雙峰駝的祖先逐漸在野外滅絕,而野駱駝卻在新疆羅布泊這種惡劣的環境下存活下來。換句話說,野駱駝不是家駱駝逃跑後變野的,家駱駝也不是野駱駝數千年前馴化而成的。


野駱駝是沙漠中的精靈,也是一種古老的生物,在千百年來,不少曾迷失方向的人依靠著野駱駝尋找到了新的希望,找到了野駱駝的腳印,就等於發現了生命的希望,順著走就能夠找到水源所在。最近科學家還在研究野駱駝體內胰島素幫人治病等功能,野駱駝剛剛形成恢復性增長,希望大家能夠保護這種生物,讓它們能在荒涼的沙漠中延續自己精彩的生命。

最後和大家講個比較有意思的,身材高大的野駱駝十分膽小,如果真的被天敵追上,它們還會被嚇吐,將胃裡的食物連同胃液一同噴出,然後把天敵噴暈了之後趁機逃跑,這也算是它們一種自衛的方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CTG8xG4BMH2_cNUg_8_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