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拍蠻,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名。此詞調以孫光憲《八拍蠻·孔雀尾拖金線長》為正體,單調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韻。另有變體單調二十八字,四句兩平韻。代表作品有閻選《八拍蠻·雲鎖嫩黃煙柳細》、孫光憲《八拍蠻·孔雀尾拖金線長》、仇遠《八拍蠻·翠袖籠香醒宿酒》等。
八拍蠻,原是唐教坊曲名。任二北《唐聲詩·下編》謂八拍蠻「始於八拍之『蠻』歌」。其名稱由來,與《八拍子》《十拍子》相類。清陳廷敬、王奕清等《欽定詞譜》云:「孫光憲詞,所詠俱越中(春秋越國疆域,包括今浙江大部、江蘇安徽南部、江西東部一帶)事,或即八拍之蠻歌也。」調名本意即詠八拍的南方民歌。今人任半塘《教坊記箋訂》云:「《八拍蠻》《十拍子》等均反映唐時小曲節拍之普通情形。」調見五代後蜀趙崇祚《花間集》所輯五代孫光憲詞。《詞譜》所列孫詞,單調,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韻。《詞譜》又列五代閆選詞「雲鎖徽黃煙柳細」一首為別體,單調,二十八字;四句兩平韻。並注云:「《花間集》孫光完詞一首,閆選詞兩首,俱拗體七言絕句,不似《竹枝》《柳枝》,平仄可以不拘也,作者辨之。」
正體:單調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韻。以孫光憲《八拍蠻·孔雀尾拖金線長》為代表。此詞起句用韻,可平可仄即參後詞。
變體:單調二十八字,四句兩平韻。以閻選《八拍蠻·雲鎖嫩黃煙柳細》為代表。此詞起句不用韻。 按《花間集》孫光憲詞一首、閻選詞兩首,俱拗體七言絕句,不似《竹枝》《柳枝》平仄可以不拘也,作者辨之。 以上六調皆唐人七言絕句,當時音律必有所屬,今歌法不傳矣,聊為類列。至《清平調》三首、《水調》《梁州》《伊州》諸詞,此宋人大曲之源,另輯一卷,附於卷末。
五代:閻選
雲鎖嫩黃煙柳細,風吹紅蒂雪梅殘。
光景不勝閨閣恨,行行坐坐黛眉攢。
唐代:閻選
雲鎖嫩黃煙柳細,風吹紅蒂雪梅殘。光影不勝閨閣恨,
行行坐坐黛眉攢。
愁鎖黛眉煙易慘,淚飄紅臉粉難勻。憔悴不知緣底事,
遇人推道不宜春。
宋代:仇遠
翠袖籠香醒宿酒,銀屏汲水淪新茶。
幾處杜鵑啼暮雨,來禽空老一春花。
唐代:孫光憲
孔雀尾拖金線長,怕人飛起入丁香。
越女沙頭爭拾翠,相呼歸去背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