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相聲界難以再出郭德綱?郭德綱已經成了一個社會現象

2019-12-11   李小丁


在郭德綱沒成名之前,相聲已經走進了一個死胡同,遠離市井,進了廟堂。

世間的事情大致如此,遠離普通大眾之後也就離死不遠了。在郭德綱之前,相聲也曾有過短暫的輝煌,牛群和馮鞏的搭檔已經是最後的強弩之末。他們解體之後,可以說相聲已經徹底的被人們鄙棄。直到郭德綱的興起,相聲才又火了起來。說老郭憑一己之力拯救了相聲一點也不為過。

如今老郭的德雲社可以說火遍全國,都已經都全世界巡迴商演了,雖然都是賺的當地華人的錢,但是至少證明了人們對德雲社和老郭的喜愛,其受歡迎度絕對超過了各路小明星搞的所謂全球巡迴演唱會。

在各種相聲演出場合,老郭也一直強調說「德雲社有四百多相聲藝人」誠然,老郭不會在這樣的事情上打誑語,德雲社在全國各地開了好多個德雲社分社。但是每次巡迴演出的時候,出場的大概就是那十幾張熟悉的面孔。老郭曾說,要捧紅哪個徒弟是很容易的事情。可是筆者認為恰恰相反,老郭的徒弟們走的大概都是郭德綱的風格,說是模仿也不為過,只是明珠在前,後來者難免就暗淡了,更不用談超越。相聲的圈子就這麼大,要出現百家爭鳴的現象實在太難。

我們知道老郭的兒子郭麒麟初中畢業就來繼承老爸的衣缽,改行來學相聲了。按說人也算努力和勤奮,老郭和于謙兩位肯定是傾心相授,可是小郭的相聲大家肯定都看過了,雖然說不出什麼瑕疵,可確實也沒出彩的地方。天賦這東西還真不是努力就行的。

這裡我們不僅要問,為什麼老郭就有那麼大的魅力呢,讓那麼多人為他著迷。

我們都知道老郭出身草莽,可以說長在社會底層。老郭這個年齡段的人是吃過苦的那一代人,所有他對社會和人性有很透徹的認識,其人又絕頂聰明,出身社會底層,又沒有偶像包袱,所有更豁得出去。

老郭在業界和主持界可以說鮮有對手。大家有沒有想過原因,其實這就是原因,出身草莽的老郭不在意面子上的得失,說老郭的底線比這些人底並不是貶低老郭,這正是他的強處,為別人不敢為。其實郭德綱和漢高祖劉邦有點像,如果對歷史和劉邦稍微了解的可以去對比一下。

本文致敬百年難遇,給我們帶來歡樂的老郭-郭德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