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占道停車,
四車道變成了兩車道,
右拐車輛只能行駛在直行左轉車道,
公交車無法正常進站……
梅列區碧桂園小區車輛違停情況嚴重,
市民通過e三明進行投訴。
目前,整治情況如何?
記者進行了走訪。
隨意占道存隱患
5月14日上午9點,記者在梅列區碧桂園小區玖瓏溪路口看到,雖然立著「禁止停車」的標誌,但道路兩側還是停滿了車。
「路邊沒有劃線,停了也不會被罰,所以大家就習慣了。」市民鄧先生在附近開店,他經常看到,占道停車讓四車道變成了兩車道,許多車輛無法各行其道,對交通安全影響很大,右拐出小區的車輛都得擠在左拐車道上。
隨意占道看似「方便」,卻給正常行駛的車輛帶來了許多不便和安全隱患。10點14分,29路公交車駛達碧桂園山語站,但因 站內停著兩輛小轎車而無法正常進站,公交車只能向前行駛,但又無法靠邊,因為前方還停著一輛小轎車。
「公交車站被私家車占了,不能按站下車,投訴了幾次還是這樣,不知何時才能解決。」因下不了車,市民張先生只能坐到終點站再返回山語站附近的家,很是無奈。
管理難在哪裡?
「違章停車,交警來執法就好了,有那麼複雜嗎?」「誰來管?為什麼難管?」採訪中,市民們有著同樣的困惑。
據了解,碧桂園小區首批商品房於2016年12月30日交付,目前已交付近9000戶,入住率超過50%。但由於項目建設初期報建手續不全,導致後續工程驗收和移交工作難以進行。簡單地說,就是開發商沒移交道路,執法部門想管都管不了。
梅列區產城融合項目城管組相關負責人介紹
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市政道路及其附屬設施(路標、電桿、綠化)接收管理單位未明確。根據規劃建設方案,由碧桂園公司負責建設規劃三路、四路、五路、鳳凰湖路4條市政道路。根據《三明市區房地產開發配建返還資產管理辦法》文件精神,配建資產確需移交其他單位使用的,需報請市政府同意後,移交相關單位。而市裡還未明確上述4條市政道路及其附屬設施的接收管理單位。
另一個則是小區道路用途改變問題。按照小區規劃紅線,貴溪洋第二幼兒園至碧桂園公交首末站原本為小區道路,但因該路段連接貴溪洋水廠,且有通公交車,無法按照小區道路進行管理。由於上述市政道路未移交和小區道路用途改變等問題,交警部門無法按照有關規定對違停車輛進行處罰,導致違停問題嚴重。
各部門協商謀良策
一邊是驗收移交問題無法立即解決,一邊是居民反映強烈,碧桂園智慧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只能在路中間設置了石墩。
物業公司負責人表示,原先道路兩側車道不僅停滿了車,而且還停得七橫八豎,硬是把四車道變成了一車道,許多車輛都要借道越過雙黃線行駛,十分危險。設置石墩後,雖然兩側車道還是停滿了車,但至少多騰出了一條道。
梅列區徐碧街道辦事處主任葉玉坤也表示
在碧桂園小區公共配套設施尚未完成驗收、移交工作的「真空期」,針對小區車輛違停的問題,街道牽頭組織社區、物業,通過小區微信群、走家入戶、公共宣傳欄等方式,加強對業主的教育引導,提高小區居民責任意識。同時,街道還牽頭組織城管、交警、社區、物業加強對小區的巡查、管理,及時勸阻和整治小區內的不規範行為,提升小區的管理水平。
雖然物業和街道都在職能範圍做了努力,但始終治標不治本。
5月7日,市城管局召集住建局、自然資源局、交警等部門工作人員及碧桂園社區工作人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圍繞碧桂園社區的管理問題召開了一次道路驗收移交管理的協商會。
據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長吳紹文介紹
市城管局的養管中心和交警支隊工作人員已進入碧桂園社區對道路交通標誌和市政設施缺失的問題進行一次深入的檢查,然後提交給碧桂園開發商進行整改,整改到位之後相關部門就接手管理。
同時,自然資源部門與開發商共同對小區內的幾條道路性質和等級做最後一次確認,確認之後移交給市政養管中心進行養管或者是移交給區城管局進行管理。
梅列區產城融合項目城管組也積極幫助碧桂園公司協調、對接有關驗收、移交手續辦理工作,確保公共配套設施能夠儘快順利移交。
而最棘手的因未辦理相關手續無法驗收移交的問題,由市住建部門牽頭,請第三方協助碧桂園開發商對道路進行鑑定後提交驗收,驗收之後也按照管轄職能進行移交管理。
來源:三明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林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