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場日軍第一次大規模玉碎,極大震撼了美軍

原標題:太平洋戰場日軍第一次大規模玉碎,極大震撼了美軍

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後,美軍開始掌握太平洋戰場主動權,逐步開始收復日本占據地區,首先瞄準的就是被日本占領的阿圖島,阿圖島上荒蕪貧瘠,除了由火山爆發形成、常年積雪覆蓋的高山禿嶺,便是寸草不生的凍土荒原。這裡的氣候異常惡劣,一周7天中大約會有6天下雨。1942年春天,日軍出兵2500多人占領了阿圖島。等到1943年6月,美軍進攻阿圖島時,日軍已經苦心經營了一年多,集結了2630人的重兵,修築了眾多永備工事。

美軍的進攻十分艱苦,雖然登陸比較順利,但是由於氣候惡劣和地形限制,一方面要在光禿禿的荒原上向40°以上的斜面發起衝鋒,另外當時島上氣溫接近冰點,很多人不得不因凍傷而截肢。更糟的是,由於凍土地帶處於解凍時期,美軍車輛陷在泥里寸步難行。只能靠人力拉著火炮前進,甚至排成人龍,手遞手地向前線傳送彈藥和給養。

但日本人已瀕臨絕境,他們被困在凍土高山上,頻繁遭受飛機轟炸和大口徑艦炮轟擊,傷亡慘重,同時食物將盡,藥品被用光。5月29日夜,日軍衝下山對美軍位於谷地的中心營地發動自殺式攻擊,試圖奪取美軍軍火。由於黑暗和大霧,美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此時,500名美國工程兵挽救了危局。這些沒有受過多少正規軍事訓練的工程兵,居然打退了日本人的多次衝鋒,守住了那個至為關鍵的山頭,並把日本人逼下了山谷。

絕望之中,彈盡糧絕的日軍5月30日在谷地內集體自殺。日軍士兵臨死前密密麻麻地聚在一起,把手榴彈綁在胸口拉動引信。巨大爆炸過後,死屍殘缺不全地疊在一起,慘不忍睹。阿圖島戰役結束,2665名駐島日軍只有27人倖存。大多是自殺未遂者。

日軍的自殺行為震動了美軍士兵,後來,美軍曾在一名戰死的不知名日本軍醫身上繳獲了一本日記,它記述了日軍一步一步選擇死亡方式——與其說是「玉碎」的決絕,不如說是絕望後的瘋狂。「5月27日,凍雨繼續,疼痛刺骨。我們找一切東西讓人們安息,嗎啡、鴉片、安眠藥。醫院的屋頂被擊穿了。」在5月29日最後一篇日記里,這名軍醫寫道:「今天晚上8點鐘,我們全體在總部集合,戰地醫院也參加了。我們將發動最後一次攻擊。醫院所有的傷員都被命令自殺,剩下的33個活人和我也將去死;我毫無遺憾。為天皇盡忠。我感到驕傲,因為我此刻內心平靜。下午6點,用手榴彈料理了一些傷員……再見,我親愛的妻子,你愛我到最後一刻。我們的兒子,他只有4歲,他將無法阻擋地長大。可憐的小兒子多喜谷,今年2月才出生,再也不會見到你的父親了。再見了。今晚發動攻擊的人有1000左右。將試圖奪取敵人的彈藥庫,看來他們明天要發動全面進攻了。」

第二天,日本電台報道了阿圖島守軍「全員玉碎」的消息,這是日本在戰爭中第一次在戰報上使用「玉碎」一詞,也就從這時開始,「全員玉碎」一詞開始頻頻出現在日本政府的公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