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更在乎「流量」的面紗,被缺主角海報的趙子琪再一次掀開了

2020-03-04     有癮

近日,久未露面的趙子琪突然發聲,直指網劇《重生》對自己不尊重,明明是女主角卻一張像樣的女一號海報都沒有,在言語間爆粗口甚至還內涵了該劇的女三號趙今麥,因為她的海報照片比趙子琪更為顯眼。

雖然不少觀眾為趙子琪感到委屈,畢竟作為正牌女主沒有海報確實是劇方考慮不周,趙子琪有些委屈也是可以理解的。

隨後《重生》製作方上線了趙子琪的個人海報,而她也在社交平台轉發並表示謝謝,但是關閉了評論。看來她已經獲勝,但是因為這些過激的言論多少也影響到了自己的觀眾緣,所以選擇結束此事。

但仔細想想劇方為何會用趙今麥作為主要宣傳女演員,無非就是趙今麥比女主趙子琪更紅,這是不爭的事實。畢竟劇方會選擇流量吸引眼球,要有足夠多的人看,這部劇才可能火,這是不爭的事實也是資本在影視圈最正常的操作。

單單論名氣而言,已經中年的趙子琪比不過很多同齡女星,畢竟她最近兩年拿得出手只有一部配角的《人民的名義》,演技層面也沒有太高的評價,總體而言演藝事業很中庸。而趙今麥雖然是00後,在《流浪地球》《少年派》火爆之後早已經成為話題人物,至少在演技層面已經獲得認可。在資本面前,無論誰來都會選趙今麥與視帝張譯一起作為宣傳噱頭!

簡而言之,整個影視圈其實都要看投資人的臉色,以往我們就能看到很多例子。比如宋軼在《心靈法醫》播出之前就曾經內涵過劇方不給作為女一號的她做宣傳,很現實的一點就是因為她不紅(當時《慶餘年》沒播出),所以整部劇基本上是圍繞剛翻紅的聶遠轉。

資本控制的影視圈:誰能帶來最大收益,就捧誰!

同樣的在很多劇中也能看到資本決定流量的例子。在2019年播出的《封神演義》中鄧倫只是一個配角,但在宣傳的時候卻被大力推薦,所以在這部劇口碑崩了之後鄧倫遭遇一堆差評。但能怪他嗎?如果不是他在2018年爆紅,資本方看中他的流量將此劇推出,這部擱置了好幾年的劇能不能播出也是一個問題。

李現的《劍王朝》也是同樣的例子,如果不是他搭檔楊紫的《親愛的,熱愛的》爆紅成為國民「現男友」,那這部積壓劇也沒有播出機會。最後投資方還不是看中他走紅之後的熱度,所以推出這部劇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去年年底爆紅的《慶餘年》也是間接利用了肖戰的流量,這部劇未播出之後幾乎沒有宣傳,而肖戰的粉絲們硬生生將這部劇熱度拉高。而製片方也很聰明,他們請來劇中小配角肖戰演唱了片尾曲,而且還給他專門做了個人海報。

這是一個赤裸裸的例子,《重生》中的趙子琪沒有名氣和影響力,所以投資方甚至懶得做海報,而肖戰、鄧倫、李現他們有熱度有流量,所以即便是小角色也能被投資方包裝成大腕。所以說:沒有「流量」的明星,資本是看不上的!

因為在資本的運作下,明星拍戲只是一個流程,甚至只能算走過場,因為只要某一位明星有了負面新聞,投資方立馬會運作AI換臉或者換人重拍進行風控。而明星能怎麼辦?當然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畢竟人家一開始就付了片酬。

流量不等於沒演技只等於影響力

客觀地講,社會就是這麼現實,誰有流量就用誰,誰能讓片方掙錢就捧誰。即便是許多明星連離婚的不敢宣布,因為資本和利益不允許,一旦公開離婚,很多損失並不是明星個人能承擔的。

前幾年的四大流量小生就是這麼火起來的,因為他們熱度高,所以品牌方、投資方願意用他們。到了現在,譬如鹿晗、吳亦凡、黃子韜等人都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所以他們才會被新的「流量」所代替。

當然,流量不一定指的是那些沒有演技的流量明星,也包含有名氣有影響力的演員。比如最近熱播的《安家》一直以「收視女王」孫儷主演為宣傳口號,有不少觀眾自然就被吸引過來。這些演員依靠個人魅力推動了整部作品的熱度,那資本方自然願意再找他們繼續合作。

所以在當下的演藝圈,你要麼懂得將自己包裝成一個流量,有人氣有無數粉絲為你瘋狂;要麼你靠自己的演技實力成為腕兒,用成績說話而不是一味抱怨,當你自己足夠優秀,資本哪敢怠慢你?

任何行業都一樣,當你變得足夠優秀,一切都會改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v27qnAB3uTiws8Kf_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