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閱讀的孩子,身後站著怎樣的父母?

2019-11-12     教育行動

有一次,去了一個親戚家,因為很久沒有見面。

我就從家裡的書櫃選了一套繪本,給4歲的孩子送去。

沒想到去了之後,沒有看到一個放書的地方,倒是他家裡的麻將桌換新的了。

所以當我小心翼翼地把書從袋子裡拿出來的時候。

男主人瞄了一眼,然後問我,「這是什麼啊?」

我說是給孩子準備的一套繪本,挺好看的,評價也不錯。

「哦!」然後就沒下文了。

我把書遞給小傢伙。

孩子倒是很喜歡,覺得那好看的封面看上去很有趣。

於是我說,「拆開看看,要爸爸給你講一個故事聽聽。」

「千萬不要讓我講。我看到書就暈。」男主人趕緊揮手拒絕。

「那我找媽媽講。」孩子不甘心。這時孩子媽來了說「我們家從來沒有給女兒看過什麼繪本呢。主要是太忙了!」她這樣說我倒是理解,因為這樣的情況太過常見。

曾經有一個調查發現:每天能保證有15-20分鐘的時間與孩子共同閱讀的家庭不足10%。

其實這個數據在有些地方可能還不足1%。

不信的話,你可以從自己認識的親戚朋友中去數一下,看比例如何。

而你是屬於少數還是多數呢?

為什麼會是這樣的情況。

隨便問問,就會有以下這些理由:

比如太忙了,真的真的沒有那30分鐘來陪孩子閱讀。

還有一個原因說是孩子不愛閱讀。

意思是孩子天生就不是讀書的料,有人會說是遺傳,「你看我們家沒一個愛讀書的,愛閱讀才怪。」

就算有些父母知道親子共讀這回事,也是三天打漁兩天曬網。

對這件事非常隨意,高興的時候陪孩子看看書,心情不好的時候就假裝這事不存在。

其實,這都是藉口。

原因是你根本就不重視這個事。

所以白岩松就曾痛心疾首地說:「這幾年一直在做讀書的推廣,我總納悶,你見過國際上把哪個日子定為「吃飯日」嗎?沒有。

而與之對應的是家長一個比一個積極地把孩子送去培訓班。

不管有錢沒錢都送。我們老家出來務工的親戚,每月僅2000元工資的家庭,也把孩子送了一個又一個的補習班,因為不培訓補習,孩子的成績就沒有保障。

整個社會都在這樣,逼著孩子們去提升成績,而對於收益無法一時顯現的閱讀則熟視無睹。

我們曾經躲起來看課外書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如今能真正陪孩子閱讀,重視孩子閱讀的父母越來越少。

這是一種悲哀。

不管如何,總是需要一些改變才行。

那麼,從小就養成自主閱讀習慣的孩子到底有多省心,又有多優秀呢?

培養學習興趣:儘快使孩子喜愛閱讀,一旦孩子愛上閱讀便欲罷不能,他們會不停的閱讀,越讀越多,越讀越好。

增強語言能力:喜歡閱讀的孩子語言能力特彆強,在聽、說、讀、寫方面較不愛閱讀的孩子搞,孩子從書中領悟複雜的意念,欣賞語言的美妙。

增加知識:閱讀使孩子涉獵多方面知識,文學、歷史、地理、 科學、政治等,增廣見聞,對學習有裨益。

提升協作能力:喜歡閱讀的孩子掌握的語言文字能力,往往超越同級同學,不必背誦、強記課文而能取得好成績,在校外考試也能取得佳績,因為閱讀提升了寫作能力。

擴展人生經驗:有良好閱讀技能的孩子往往能經得起人生的考驗,懂得應付危機和挫折,情緒上較為平穩和愉快。

樹立遠大理想:愛閱讀的孩子視野遠大,心胸廣闊,因為他們在書中古往今來的生活實例中獲得豐富的體驗和感悟,因此能從多角度看待問題,學好做人。

和所有父母、學生一起成長,點擊最上方頭像關注「教育行動」

內容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qHNaG4BMH2_cNUgAVx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