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的魯豫近照「大變樣」, 簡直像換了個人, 網友: 說是整容我都信啊,差點被認成吳昕

2021-05-15     練瑜伽

原標題:50歲的魯豫近照「大變樣」, 簡直像換了個人, 網友: 說是整容我都信啊,差點被認成吳昕

別人變胖就「翻車」,然而,凡事總有例外。魯豫絕對算一個。

「大頭娃娃、瘦得嚇人…」

「快成乾屍了,長點肉吧!」

「她看著就像一根筷子上,插著貢丸。」

……

無論在哪裡,做什麼,「她太瘦了」,變成了關注的焦點。

但其實,一開始魯豫並不是這樣的,只是,因為小時候的自卑,她一直要求自己要瘦。

「在內心深處,我永遠是童年時那個胖乎乎的小女孩,渴望著擁有修長的雙腿。」她說。

所以,她瘋狂的減肥。

每天早餐只吃一個煮雞蛋,午餐點一份豆腐泡炒肉片,而且只吃豆腐泡,肉碰都不碰,米飯更是數著粒吃。

吃過午飯之後她就去教室學習,到下午4點的時候肚子餓的話,就會吃一個水果。晚飯她是一點都沒有吃,晚上經常餓得肚子嘰里咕嚕的,還總是睡不著。

這種方式真的是非常極端。可能這幾年魯豫也發現自己的極端了吧。

最近的她,看起來胖了,也美了,臉上的線條明顯變得圓潤和飽滿了,那些歲月痕跡的皺紋和魚尾紋,是不是也被撐沒了呢?

但其實,很多人都跟魯豫一樣有童年的創傷。有的可能是身材,有的可能是家庭關係,有的可能是童年的一些不好經歷,等等。

而這些創傷,大多會留在你的潛意識裡,你做的每一個決定,都被它們干擾。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伊蓮的童年創傷如何通過瑜伽來療愈的故事。

伊蓮不得不停下來緩慢地進行幾輪調息,因為畫面實在太可怕了,那種恐懼的情緒讓她逃不開。

她的治療師喬斯琳·詹金斯坐在她旁邊,鼓勵伊蓮再次嘗試,直面恐懼。

進行了幾節課後,他們開始進行非常基礎和緩慢的拜日式,她開始將意識放在自己的肌肉上,注意自己身體的一切阻力,當她情緒激動時就會停下來。

儘管這些姿勢和呼吸練習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簡單而舒緩,但它們卻代表了伊蓮巨大的進步。

在很多年前,她就切斷了自己與身體或情緒的任何連結。簡單說,她有點封閉自己。

詹金斯記得第一次見到她的情景:伊蓮一直處於極度興奮的狀態,詹金斯說:「她對房間裡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聲音,甚至我眉毛的隆起都保持警覺,」但當我談到她的情緒時,伊蓮就沉默了。

這一切一切都是因為,伊蓮小時候,被殘忍地強姦了,並且,當她從頭到腳遍體鱗傷地走到餐桌旁時,家裡沒有人注意到她。伊蓮感覺自己被她認為會保護她的人拋棄了。

研究結果顯示,參加以創傷為基礎的溫和瑜伽可以顯著減少創傷後的應激症狀。

沒有人幫助她理解所發生的事情,而伊蓮又想擺脫她感覺到的任何殘留的感覺,她大吃大喝,清洗身體,甚至用瀉藥清洗,最後試圖麻木自己的疼痛,希望把自己封閉起來。

當她入住科羅拉多州丹佛市郊外的飲食康復中心時,詹金斯在那裡遇到了她,她和男性之間的關係很差,還有著自我毀滅的行為,並且不知道自己她該怎麼辦。

據朱迪思·赫爾曼介紹,伊蓮是童年創傷的倖存者,她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無法信任自己的身體,也無法形成有意義的戀愛關係,這是與複雜創傷後應激障礙(complex PTSD)相關的常見副作用,這種創傷後應激障礙會影響那些長期遭受兒童虐待的人。

雖然我們經常認為創傷後應激障礙是軍人從戰場上回家後所經歷的強烈和無法解釋的症狀,但這種焦慮症可以有多種形式,並影響到更廣泛的人群。

被強姦、被車撞、目睹暴力犯罪、身處戰區、因癌症失去最好的朋友,甚至害怕可能發生不好的事情都會導致創傷後應激障礙。

你如何處理你在這些事件後的感受決定了你細胞中的創傷程度。

瑜伽在我們的身體、心理、情感和精神的各個層面上觸動我們的能力使它成為創傷受害者的一種強大而有效的方式。

瑜伽可以幫助到像伊蓮這樣的創傷倖存者,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的一項為期三年的瑜伽和創傷研究在麻薩諸塞州布魯克林的司法資源研究所的創傷中心進行,研究對象是患有難治性複雜創傷後應激障礙的女性,結果顯示瑜伽有幫助。

最初的研究結果顯示,參加以創傷為導向的溫和瑜伽可以顯著減少(超過30%)創傷後應激症狀,包括更少的侵入性思維和更少的與身體的分離。

在研究結束時(僅僅做了10周瑜伽之後),瑜伽組中的一些女性不再符合創傷後應激障礙的診斷標準。

其他較小的研究表明,瑜伽增加了心率變異性(HRV),這是衡量大腦喚醒系統有多強大的一個指標。

創傷中心的創辦人兼醫學主任范德科爾克說,似乎受創傷的人的心率變異性非常低,這可以解釋為什麼他們「對輕微的壓力反應如此強烈,而且容易患上各種各樣的身體疾病。」

瑜伽能在我們的身體、精神、心理的各個層面上觸動我們的情感和精神,創傷受害者可以重新習慣他們的身體,平靜他們的頭腦,直接體驗他們的情緒,並開始感覺到力量感和控制感。

大多數專家都認為創傷的影響存在於身體中—這就是瑜伽有效的原因。

證據表明,像伊蓮這樣的人對基於身體的治療,加上心理治療最好,因為單純傳統「談話」療法可以疏通舊的記憶,重新點燃疼痛。

雖然大腦可能花費無數小時重溫這件事,但它卻無法消除隨後在身體中顯現的恐怖、憤怒、無助和沮喪的情緒影響。

大多數專家都認為創傷效應存在於人體內——這就是為什麼瑜伽有效。

根據范德科爾克的說法,創傷不是我們所講述的關於我們所忍受的暴力或目睹的可怕事故的故事;這甚至不是事件本身。

取而代之的是那些我們不能放棄的東西,范德科爾克稱之為「印記的殘餘」(瑜伽士稱之為samskaras),它們被留在我們的神經生理學(我們的感覺和荷爾蒙系統)中。

范德科爾克說,受創傷的人「害怕自己身體里的感覺」,因此他們必須接受某種基於身體的治療,才能再次感到安全並學會照顧自己。

未解決的「組織問題」表現為偏頭痛、神經抽搐、頸部、肩部和下顎肌肉緊繃、胸部凹陷或心臟沉重。

如果得不到解決,他們可能會以心臟病、糖尿病、驚恐發作、兒童多動症、纖維肌痛、腸易激綜合徵和一系列自身免疫疾病的形式造成更大的傷害。

像伊蓮這樣的創傷倖存者能夠釋放任何殘留物或感覺到任何身體上的感覺之前,她需要花時間去了解她的身體——一次一點點。

一位聖達菲的心理治療師和克利帕魯瑜伽老師——摩爾,他說,那些小時候被忽視或被虐待的成年人「可能沒有健康的方式了解自己的身體」,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既沒有強烈的自我意識,也沒有敏銳的內在和外在聯繫的感覺。

在他的課程中,摩爾喜歡讓學生在身體內的感覺和身體外的刺激之間擺動。

例如,他可能會引導創傷患者探索左手,注意每一塊肌肉和每一個動作,然後讓他們停止、休息和感覺。

然後讓他們把注意力放在耳朵上,注意他們聽到的任何聲音。

像這樣的練習提醒他們,他們可以在任何時候,深深地感受到一些東西,轉移注意力。

從一個體式移動到另一個體式,緩慢而有意識地鼓勵學生保持覺知,注意他們身體里正在發生的事情,並以一種好奇心來處理每一個動作。

最簡單的姿勢效果更好。即使是第一次感覺自己的腳在地板上,就可以給一個焦躁不安的倖存者一種平衡、穩定和安全的感覺。

對於伊蓮來說,她封閉了自己,感覺又麻木,做輕柔的後彎開始喚醒她的身體,讓血液流動。

建立一個強大的,有能力的身體對發展一個強大的,以人為中心的思想有很大的幫助。

無論倖存者們選擇做什麼姿勢,或是做多少呼吸練習,他們都會受益,因為他們知道每一次練習都會結束,自己不會被情緒壓垮。

一個姿勢可能會感到不舒服,一輪的調息可能會帶來願意把東西放下來的感覺,但這種感覺是暫時的,只有在下一個姿勢或下一次呼氣時才會出現。

西醫:我們不能給很多工具來「掌握我們自己的生理學」,所以大多時候創傷倖存者最終會用藥物和酒精以及處方藥進行自我治療。

許多治療創傷的瑜伽治療師和專家使用身體掃描來幫助倖存者在身體中找到某種程度的安全感,一次一塊肌肉或身體的一部分向上移動。

許多倖存者說,當他們專注於腿、腹部、胸部或肩膀的潛在感覺時,他們更能忍受強烈的情緒而不被情緒嚇到。

范德科爾克認為,西醫並沒有給我們很多工具來「掌握我們自己的生理學」,所以大多時候創傷倖存者最終會用藥物和酒精以及處方藥進行自我治療。

他說,調息法可以給神經系統帶來活力或鎮靜作用,使大腦安靜下來。呼吸可以讓倖存者將意識留在體內。

強調呼氣的溫和調息法對那些長期屏息或感到煩躁的人很有效。或者,專注於吸氣可以幫助那些在抑鬱或崩潰的人,特別是與改良的拜日式這樣的動作搭配時,效果更顯著。

那麼瑜伽體位法和調息法究竟是如何平息躁動或激發精神崩潰的呢?

談論更多細節之前,我們先上一節神經生理學課。在正常情況下,身體保護我們免受危險或壓力;當這個過程被打斷時,麻煩就隨之而來了。

了解人類反應的最好方法是觀察野生動物。動物與我們的神經系統有更多的共同點,例如,一群在草地上吃草的鹿,它們邊吃邊尋找潛伏在附近森林中的捕食者。

當鹿察覺到危險時,首先做的就是停下來,一動不動,傾聽。這種高度警惕的逮捕階段激活交感神經系統(負責對危險的戰鬥或逃跑反應),並有兩個目的。第一,它能讓它們知道威脅可能是什麼以及來自何處(空氣中的氣味或灌木叢中的沙沙聲),第二,它能幫助它們對捕食者更加警惕。

鹿一感覺到捕食者的存在,它們就會逃跑,以最快的速度跑向安全的地方。如果一頭郊狼追上了它,它的第一反應就是站起來反擊。

如果失敗了,它會被抓住,它肌肉僵硬,然後蜷縮起來,變得軟弱無力,麻木無助地保護自己。

低覺醒的蜷縮或崩潰狀態激活了副交感神經系統,關閉了身體的防禦系統,讓它從事件中分離出來,防止它感到太多的痛苦。

如果它能夠從中逃生並跑到安全的地方,它就會顫抖,並及時回到草地上吃草。但它的大腦記錄下這一事件並記錄「不要靠近右邊的灌木叢」的信息時,它的痛苦就結束了。

人類的神經系統工作原理大致相同。當我們察覺到危險時,交感神經系統和下丘腦-垂體-腎上腺(HPA)軸會調動身體戰鬥或逃跑模式。

應激激素進入血液,這樣我們就能做出適當的反應。它們會增加我們的心率,將血液輸送到我們的大肌肉群(胳膊和腿),並加快反應時間。

皮質醇的增加會將糖作為燃料釋放到血液中,這樣我們就能更快地思考和行動。與此同時,HPA軸與身體其他部位進行通訊,指示消化系統、生殖系統和免疫系統放慢速度,等待危險的到來。

所有這些活動都會產生一種極度興奮的狀態,並刺激我們的情緒和行動,我們需要先獲得感官信息,然後要麼與侵略者戰鬥(憤怒),要麼逃離現場到安全的地方(焦慮和恐懼)。

就像動物一樣,當副交感神經系統激活幫助我們在可怕的暴力行為中倖存下來時,人類也會經歷完全崩潰或低覺醒。警戒狀態和蜷縮狀態的設計都是短暫的,它們的作用是讓我們活著,免受傷害。

瑜伽通過積極的體位法、調息法和深度放鬆相結合來減輕戰鬥或逃跑模式的反應。

我們的自主神經系統被設計來警惕危險和保證我們的安全。當疼痛和創傷殘餘物(samskara)在事件結束後的很長時間仍留在體內,大腦無法區分過去和現在的真正威脅時,問題就會出現。

身體的姿勢(僵硬或塌陷)繼續發出危險信號,因此神經系統會尋找肇事者,儘可能地歸咎於肇事者。

如果沒有給恐懼的感覺足夠的時間和注意力在身體里去解決和溶解,個人將繼續被恐懼所控制。

經歷過慢性或反覆創傷的人「發現自己在高度敏感和容易被觸發之間交替,感覺麻木或與自己和他人失去聯繫」。

除了最近結束的NIH研究,其他的研究和大量的軼事證據都支持:瑜伽通過積極的體位、調息(特彆強調呼氣)和深度放鬆來減輕戰鬥或逃跑模式帶來的反應。

它通過減少交感神經系統的反應性反應和增加副交感神經的鬆弛反應來實現。

比如來自波士頓地區的空軍老兵傑伊在80年代初駐紮海外時,經歷了一次殘酷的襲擊,這件事對他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他通過瑜伽療愈了。

傑伊精神創傷的一個表現是急性焦慮症,當他處於人群中時就會被觸發。

剛開始他接受心理治療,但是他覺得自己接受治療後情況更糟糕了,因為他每次來治療都需要在上下班高峰期趕波士頓的地鐵站。

那裡人很多很多,人一多焦慮就越強烈,直到有一天,他對治療絕望了。

然後他就離開了治療所,他看到一個女人站在旁邊,抱著一個小孩,他把手放在肚子上,開始專注呼吸,然後他感覺人群和焦慮似乎都消散了,一切都變得可控了,於是他躺在地板上,一個可愛的小孩子站在他面前,他也不焦慮了。

不太為人所知的是瑜珈對過度活躍的副交感神經系統(PNS)的制動能力。

由於其在放鬆反應中的作用,PNS也會被卡在不健康的檔上。

像鹿那樣,僵硬和蜷縮反應包括關閉身體的反應,降低血壓和心率,所有這些都可以讓受害者從創傷事件中分離出來,防止他感覺到太多的痛苦。

但對於創傷倖存者來說,在事件過去很久之後,他們仍然會感到麻木和沮喪,不斷地感到疲倦,並且完全脫離了他們的感覺。

長期不動會使創傷受害者癱瘓,害怕釋放自己的情感會加深她癱瘓的感覺。對於倖存者來說,重要的是學會將恐懼和無助從他們靜止中解脫出來。

霍珀博士是《通過瑜伽克服創傷》一書的合著者,她通過講述賽琳尼的故事來說明瑜伽是如何起到幫助作用的。

賽琳尼出生在一個經歷過大量暴力的非洲國家,在美國被販賣成家庭奴隸。

賽琳尼加入了倖存者服務的「關愛項目」,她將被要求反覆向檢察官、律師、法官和治療師講述自己的故事,以期確定並最終起訴虐待她的人。

項目負責人霍珀說,賽琳尼講述自己遭遇的可怕細節時,身體開始向前下垂,變得越來越重,越來越虛弱,直頭和上半身癱倒在面前的桌子上。

她告訴霍珀,當她訴說這段遭遇的時候,身體就會選擇讓她閉嘴,並且當天晚上就會睡不著。

霍珀沒有繼續,而是讓賽琳尼站起來。他們一起呼吸,強調輕輕地吸入能量,激活賽琳尼的身體

和交感神經系統。

霍珀以一種緩慢而有節奏的方式引導賽琳尼完成了一個充滿活力的姿勢,鼓勵她在兩種姿勢之間移動,一種是俯臥(雙肩前傾,頸部和頭部彎曲),另一種是抬起胸部,拉長脊柱,抬起頭。

賽琳尼的呼吸加深了,她開始協調手臂的動作和呼吸的起伏。當她回到椅子上時,賽琳尼坐得更直了,臉上露出了笑容。

冥想還可以幫助創傷患者恢復神經系統的平衡。但范德科爾克認為,靜坐冥想,只有他們的思想陪伴著他們,可能是可怕的。

因此他建議那些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的人在進入冥想之前,姿勢和呼吸練習更好,並學習放鬆技巧。

唱誦冥想和瑜伽唱誦提供了兩種方法來代替在沉默中跟隨自己的想法。

使用唱誦(參見「療愈冥想練習」)給心靈一個錨,一個內在旅程上的伴侶,當記憶和感覺浮出水面並溶解時,一些東西可以回歸。

瑜珈休息術練習幫助他們保持對正在發生的事情的了解,感受身體的能量,探索沒有判斷或依戀的感覺。

每一個倖存者、老師和專家都相信瑜伽倖存者們第一次創造出與身體的愛和養育關係。我們不能預測或控制未來的發展,也不能改變過去,但我們可以學會深刻地關心自己,擁抱現在。

下面介紹一個治療冥想練習

當創傷的感覺或記憶出現時,下面的唱誦冥想可以給你的心靈一個錨。

準備:舒適的盤腿姿勢坐著(或坐在椅子上,雙腳平放在地板上),雙手舒適地放在大腿上,手掌朝上。

說明:用以下音節和手勢同步呼吸。吸氣數到四,慢慢地,輕輕地將手指向掌心靠近,保持拇指柔軟,同時默念第一個音節。呼氣數到四,慢慢地、輕輕地張開手掌,同時默念第二個音節,依此類推。

HUM(吸氣)…SA(呼氣)…SO(吸氣)…HUM(呼氣)SO(吸氣)…HUM(呼氣)…HUM(吸氣)…SA(呼氣)SO(吸氣)…HUM(呼氣)…HUM(吸氣)…SA(呼氣)HUM(吸氣)…SA(呼氣)…SO(吸氣)…HUM(呼氣)

重複幾輪。

看到這裡記得動動小手, 給個三連「點贊」+「在看」+「分享」喔~有疑問和想看的主題,千萬要留言,說不定下次就翻你的牌哈!

本文圖片來源於:《魯豫有約》截圖,網絡,魯豫微博,本文參考資料來源於:琳達·斯帕洛(Linda Sparrowe),如有任何不妥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iqdbnkBbyZbTSdkDoV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