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規矩儘早給孩子定,最好不要晚於這個年齡,這兩點需注意

2019-07-05     芸芸

為什麼我的孩子不好管,為什麼孩子不聽我的話,為什麼孩子在學校老師都說他皮,為什麼孩子上課搞小動作,為什麼他不好好寫作業……以上的疑問可以多到組成一本《家長的十萬個為什麼》有這樣那樣的疑問都是因為家長沒有儘早給孩子立規矩!

老話說的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家長應該在孩子多大時給孩子立個規矩?

答案是:在孩子七八個月大時就可以給孩子立規矩了,「天哪,孩子這麼小,連話都不會說,這時給他立規矩,人家能懂嗎?」

各位家長可不要小瞧孩子哦!

孩子0—6個月就掌握了自我安慰的方法了,這時只需要接收孩子發給你的訊號(哭聲),及時給予他回應,滿足他的需求。

等到孩子7—8個月,大多數孩子都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動作,比如爬行,並且會認生,這時就說明孩子對外界有了一定的認知,這時父母應該給孩子一些簡單指導,比如準備爬爬墊,讓孩子在上面爬行,在他要爬出爬爬墊時把他抱回爬爬墊,這是再告訴他爬行的範圍,讓他有這樣的意識。

在孩子9—12個月時,孩子的腦部已經發育出理解情緒的能力,會用情緒表達自己了,也能稍微感知父母的情緒,並不斷的試探家長的底線,這時家長應該統一底線與規矩,千萬不要出現這種情況:父母與其他幫忙看管孩子長輩的意見不統一,規矩不一樣。

孩子1—3歲,有了一定邏輯思維時,當他明白自己的行為舉止可能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時家長要堅持之前的定製規矩,這時的孩子會有反抗的意識,繼續不斷的觸碰家長的底線,這時家長除了靠語言管教孩子以外還需要用行動管教孩子,但不是打孩子哦!

3—6歲的孩子已經有一些社交能力了,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心,探索能力更強,家長需要更嚴格的執行之前定製的規矩。

了解了孩子各種年齡段所該定製的規則的強度後,我們需要了解怎麼給孩子定製規則。

少說多做才是硬道理

如果家長劈里啪啦給孩子說了一堆規矩,孩子一定會產生逆反心理!比如,你告訴孩子吃飯時不准看電視,而自己卻邊吃飯邊刷手機,孩子會怎麼想?「做大人真是自由,自己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等我長大了……」;你告訴孩子平時少玩遊戲多學習,而自己卻每天回家就抱著手機電腦玩起來,孩子會服氣嗎?小孩不僅不服氣甚至還要問你「為什麼你可以回家不學習,而我就要學習?」你也許會說,「小孩子要怎麼跟大人比,小孩子要學的還有很多,上次考試考的怎麼樣?時不時還有錯題?」那麼問題來了,家長自己在公司里做的怎麼樣,是不是全公司第一,難道就沒有提升能力的餘地了嗎?這樣,時間長了孩子會覺得家裡不是個公平的地方,他不會信服你,自然你就不好管教他了。

多溝通,多理解孩子

即便是定製了規矩孩子有的時候卻做不到,此時不要急於責罵孩子,各位家長還記得自己小時候嗎,都會有自己知道自己做錯了事,很自責,但是家長一旦用很嚴厲的語氣訓斥自己的時候就會嘴硬,不承認自己做錯了,還要給自己找藉口……你的孩子有的時候也會這樣,這時你需要了解孩子為何這樣做,並解釋你為何不讓他這樣做,有個明確的理由,而非使用家長的特權強制孩子遵守你的規矩。

定製規矩並管理好孩子讓他遵守、執行的最好方式就是家長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家長只要做到以上兩點,你就是孩子心中的榜樣,你的行為就是規矩。


芸芸高級育嬰師,專注於孩子早教、幼兒護理、寶寶心理發育、親子成長等多領域。從備孕到孕期,到寶寶平安降落,芸芸一路伴您和寶貝一起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BO_jRmwB8g2yegNDQPk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