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方一日地上已千年的神話故事,與現代時間膨脹理論有關係嗎?

2020-05-27   惜文說科技

原標題:天上方一日地上已千年的神話故事,與現代時間膨脹理論有關係嗎?

常有人認為古人早就洞悉了宇宙深處的奧秘,比如古人早就有天上一日地上千年的說法,就與現代科學的時間膨脹效應差不多,好像驗證了古人的預言。

那麼當真是古人早就洞悉天機了嗎?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弄清這個問題,有利於弄清楚什麼是神話什麼是科學,省得很多人一直沉浸在莊周夢蝶得意境里,不知今夕是何年。

既然說到莊周夢蝶,就藉此機會簡單說一說這個典故。

莊周夢蝶典出《莊子·齊物論》,是戰國時期道家代表人物莊子提出的一個哲學命題。他以一個短小浪漫的故事,通過一個人夢中化蝶,醒來復人的事例,探討人生的真實與虛幻,到底醒來是真實的還是夢中才是真實的呢?人本來就是蝴蝶化出還是蝴蝶為人化出呢?

這千古一問弄得許多文人騷客大發感慨,如李商隱《錦瑟》中的千古佳句「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陸遊《連夕熟睡戲書》中「蝶入三更枕,龜搘八尺床」;李白《古風五十九首》中「莊周夢蝴蝶,蝴蝶為莊周,一體更變易,萬事良悠悠」等等。

這種哲學思想影響深遠,至今還能夠引起許多人的共鳴。就是到了如今,也還有不少人有這種認識,最典型的就是虛擬世界論,認為我們都有可能存在於一個虛擬世界,或許我們都是」缸中大腦「,是一群被高級文明豢養的實驗品。

但這一切並沒有任何依據和證據,完全是被科幻帶到溝里的臆想。

莊周夢蝶的故事說明古人真的很聰明,對人間萬物充滿了好奇和探索精神,這正是人類不斷進步的源泉。

但哲學畢竟只是一種對世間萬物的看法,是世界觀和方法論,並不能代表具體事物和自然科學。

如果我們把這類哲學思想或者傳說當作實實在在的生活來對待,或者當作科學道理來說,就會把人引入歧途,渾渾噩噩不知所以。比如你天天認為自己是蝴蝶變的,何必為生存和責任忙忙碌碌呢?反正到了晚上又會變成蝴蝶。由此這種人就可能變成一個好吃懶做頹廢的廢人。

在古代一些傳說和文學作品中,天上人間的差距和時間變化也是一種暢想和嚮往,沒有任何理論依據和證據。

關於天上人間差別的故事說法很多,如有的說天上一日地上一年,還有天上一日地上百年、天上一日地上千年、山中(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等等。

但這些說法在神話故事裡矛盾百出,比如《西遊記》中,那個唐僧老被妖魔抓住,大鬧天空時幾乎無敵的孫悟空後來就老打不贏妖怪,要上天或者到仙境去搬救兵,來去筋斗雲,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雖然達不到光速,也算是高速參照系,會有時間膨脹效應吧?

而且一來一去在天上仙境總花了不少時辰吧,有時還要在天宮向上級彙報陳述許久,可回到人間,唐僧的時間並沒有過去很久,當天還是當天,與孫悟空的時間幾乎同步。

那個觀音菩薩一年當中,下了無數次凡,救苦救難了無數次,難道她就沒有回到天庭或者仙境去開個會、匯個報?辦個公處理處理其轄區的事務,蓮台打坐一兩個晚上?

這位觀音大士來來往往的在天上人間的走動,年復一年,人間似乎比沒有什麼時間劇變。

所以,過去說的天上一日地上一年或千年,只是在故事劇情需要時才」穿越「一下,沒有任何嚴謹的數據依據,不需要時就天上人間同享一個時間線。

那麼這些傳說的根據是怎麼來的呢?時空通訊認為,這裡面既有人們對天宮神仙的嚮往和想像,又有古代不同人群之間的一些感受抒發。

大家知道,中國古代很多神仙傳說幾乎都是在奇山怪洞或海燕孤島中修行,實際上是一些道人、佛陀、隱士的誇張和變形。

這些道人、佛陀、隱士與世隔絕,信息閉塞交通不便,過著孤獨而簡樸的生活,他們或坐禪或閉關,苦思冥想著人世間的各種事物現象的」真諦「,日復一日日子過得很快,周邊環境幾十年如一日,幾乎沒有什麼變化。但某一天突然下山到了人間,發現人間完全變了,自己離開人間就像昨天的事情。

這樣就萌發了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感覺。他們把這些感受寫入自己的著述中,流傳下來傳來傳去,就成了人間與神仙的時間差。

這或許就是過去天上一日,世上千年的來歷吧。時空通訊對這些並沒有詳細考證,不足為據,歡迎討論。但至少可以說,古代關於天上人間時間不同的傳說,沒有任何理論和證據的支撐,而且矛盾百出。

愛因斯坦相對論認為,時間在不同的速度和重力系統中,流逝速度是不一樣的,這已經有嚴密的實驗能證明。因此,這是一個精準的現代科學理論。

時間的尺縮鐘慢效應體現在速度和重力場不同的坐標系,速度越快,時間流速越慢,重力場越大,時間流速越慢。

時間在低速參照系中的變化及其微小,一般可以忽略不計,隨著速度的提升,這種變化就越來越明顯,在現代航天活動中,這種變化必須考慮進去,否則就會失之毫釐差之萬萬里。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GPS導航系統對於時間膨脹效應的調校。

GPS衛星在20000公里高空受到的重力只有地球重力的四分之一,根據廣義相對論引力場理論,時間就會走的慢一些,經過計算,那個高度的時間比地表會快一千億分之五十三,這樣衛星上的時間每年就會快千分之十七秒;

GPS衛星以每秒約4公里的速度運行,根據狹義相對論,速度越快,時間就會越慢,雖然這個速度時間膨脹不明顯,但影響是存在的,這個影響就是衛星時間比地表時間慢了一千億分之八,一年就會慢千分之三秒。

這樣,科學家們就要製作一個修正程序,使衛星時鐘與地球時間能夠同步,消除時間膨脹對導航定位的影響。這個程序會根據重力不同導致的時間變快和速度導致的時間變慢之差,將衛星時鐘跳動頻率調整成比地球慢千億分之四十五,這樣就消除了導航定位出現的誤差。

別小看這一點極微小的時間誤差調校,如果任由衛星按地球時鐘頻率一樣流逝時間,每秒鐘地球定位長度就會誤差11.4千米,過了幾天,這個導航就把你導到爪哇國里去了。

從GPS衛星的時間膨脹調校,就是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關於時間膨脹理論的實踐運用,科學家們已經多次在空間站等太空飛行器上用原子鐘對這個理論進行了精準的驗證,證明了這個理論的正確和精準。

GPS的例子只是低速小重力影響下的效應,由於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還不具備檢驗極大重力和接近光速條件下的時間膨脹效應,但理論上天上方一日,地上已千年的效應絕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可以實現的。

經計算,當速度達到光速一半時,時間膨脹效應可以達到1.1545倍,也就是說在一個移動速度為15萬千米/秒的飛船里,乘員過去了1天,地球觀測者就過去了1.1545天;飛船里的人過了一年(365.25天),地球人就過了421.7天。

越接近光速,這種效應就越明顯,達到光速的99.99%時,這種效應可以達到70倍;達到光速的99.999999999999%時,這種效應就達到707萬倍,也就是說飛船里的人感覺才一天,地球上的人已經過了707萬天,也就是19356.6年,這可比天上方一日,地上已千年還要厲害多了。

如果速度達到光速,時間將停止,空間距離變成零。當然狹義相對論已經封死了這個想法,這個世界不可能存在有靜質量能達到光速的物質。

同理,在重力場越大的地方,時間過的越慢。如果在黑洞中,引力場極大,連光也無法逃逸,時間就將停止甚至倒流。

但這也是不可能的,因為還沒到黑洞裡面,一切物質都將被巨大的引力潮汐撕扯成基本粒子。就像速度的時間效應一樣,這個理論只能說明越接近極端的引力場,時間膨脹效應就越明顯,理論上可以實現巨大重力場中待一天,低重力場觀測系的人類已過千年甚至萬年的效應。

這種效應已經在行星探測器運行導航中得到廣泛的運用,如先驅者10號、11號,旅行者1號、2號,卡西尼號等,在它們經過大質量天體附近時,引力場導致的相對論時間延遲效應進行精準的測算和調整,否則就會失之毫釐差之萬里了。

總而言之,古代的天上一日地上千年只是一種神話傳說,沒有任何根據;而今天的時間膨脹效應是一種有理論有實踐驗證的科學存在,或許未來真的能夠實現」天上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神話故事呢。

個人觀點,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