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巾幗女英雄之唐朝兵馬大元帥的樊梨花

2019-11-11     萌小糸說歷史

樊梨花是中國古代四大巾幗英雄之一。和花木蘭、穆桂英、梁紅玉相比,她身上的神話色彩似乎還要濃厚一些。《說唐》《薛家將》在講到薛丁山征西的故事時,無一例外都要講到這樣一位富有叛逆精神並且敢於大膽追求理想愛情的古代女子。

樊梨花簡介中介紹了她的一些生平事跡,他的父親曾經是西突厥的一個關主,後來投靠了唐朝朝廷。而樊梨花是一個有勇有謀,集美貌和智慧於一體的女子,後來又嫁給了薛丁山,幫助丈夫一起抗擊敵人、南征北戰。關於她的故事也很快就在民間流傳起來,人們都認為她是一個心胸寬廣、文武雙全的傳奇人物。據說她從小就在黎山老母身邊學習武藝,經過了八年時間的修煉,她已經擁有非常高的武藝。當唐太宗派薛丁山平定西涼之後,樊梨花也一直跟隨著丈夫征戰,並很快成為丈夫軍中的主要力量。

另外樊梨花簡介中還介紹到她成為軍中西征的主力後,一直表現的非常的出眾,她的秀戎刀揮舞起來幾乎無人能敵,後來薛仁貴去世後,因為她能力突出被破格封為了大元帥,直到平定西涼的戰亂後,因為戰功赫赫而被唐高宗封為了威寧候,也因此成為了尊貴的一品夫人。

提起樊梨花這個人物幾乎人人都會豎起大拇指感嘆一番,這個人物在人們心中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個傳奇,一個敢愛敢恨的女子,從協助丈夫作戰開始一直到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大元帥,最後又被封為威寧候,也是當時尊貴的一品夫人。樊梨花的故事一直在民間流傳著,並且在人們的傳頌中變得更加豐滿,因為她的傳奇人生所以至今民間依舊有許多關於樊梨花的故事。

故事說的是在大唐貞觀年間,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登上唐王朝皇帝寶座之後,以甘肅武威為中心的西涼國等一些西北小國不願接受唐王朝的管轄,並以武力和唐王朝相對抗。為此,唐太宗李世民決定派薛仁貴前去征討,所有關於樊梨花的傳說便都發生在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上。

樊元帥俗名樊梨花,薛丁山的妻子。她自幼隨梨山老母習藝,歷時八載,武藝高強。她乃是薛家父子征西的中流砥柱,一口繡戎刀無可匹敵。於薛仁貴身亡後,繼任征西大元帥,終至西涼之亂敉平,因居功厥偉,唐高宗時加封為威寧侯、鎮國一品夫人。

樊梨花顧全大局、聰慧勇敢、忠於愛情的藝術形象,經過民間的傳說、說唱、演義等不斷的再加工、再創作,愈加鮮明、豐滿,廣為流傳,是中國古典文學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薛丁山與樊梨花的故事是以唐貞觀年間平定西北邊亂為背景,描述了一幅熱血兒女平亂定邊,沙場揮戈的壯闊畫卷。其中的薛丁山三請樊梨花最為膾炙人口,被戲曲、曲藝等藝術形式廣為傳唱流傳不衰。上世紀八十年代拍攝完成了豫劇電影藝術片《樊梨花》,2000年央視完成了東北地方戲曲藝術電視劇《三請樊梨花》,如今又被港台的電視人拍攝成電視劇,使故事的藝術載體更加豐富。

今天我們聽到評書版的《薛家將》,再看看最初的《說唐三傳》,恍如隔世。唯有原著留下的樊梨花,成長為薛家將真正的靈魂人物。「命運,能奈我何?好氣魄!」 所以說樊梨花也是《說唐後傳》、《說唐三傳》整理的初唐傳說當中,為中華文化貢獻的唯一的一個精華人物。

樊梨花,美麗無雙,武藝最高,天下無敵;雖受辱含冤,卻申明大義,顧全大局,以德報怨。她的形象是超常的,美麗的,深刻的,只因其子薛剛元宵夜酒醉打死皇子驚死唐高宗被武則天下令處死,這也導致了後來的薛剛反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AbSAc24BMH2_cNUgING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