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手機的2019:繼續領跑全球手機市場,國內口碑回暖

2019-12-26   CN314智能生活

三星手機在全球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上已經坐了非常長的一段時間了,今年第三季度的市場數據統計中,三星雖然在不同調研機構的數據報告中有不同份額的占比,但是領先第二名的華為(包含榮耀)普遍在3%。3%乍一看差距很小,但這卻是在全球市場範圍內——華為的主要戰場在國內,而三星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已經只剩下1%左右,一個是面臨著難以寸進的境況,一個是再少也無關痛癢的「光棍局面」,最終左右戰局的還是我們眼中的海外市場。

三星在2019年的產品線發生了一些變化,除了慣例的Galaxy S以及Note系列以外,三星增強了A系列機型在市場上的活躍度,今年帶來了大量A系列的新機。和前面S、Note兩大旗艦系列不同,A系列定位稍低,但是主要硬體配置上卻絲毫不差,瞄準的是三星比較空缺的中端市場,覆蓋1K-4K的價位段。就拿國內市場來說,三星在此之前是以C系列作為國內中端市場的銷售主力,但是從去年年末起,C系列似乎就似乎有退居二線的趨勢,今年三星甚至沒有在明面上推出過C系列的機型。

心繫天下W系列是三星過往定位最高端的系列產品,不過因為是和中國電信合作,所以在市場表現上一向不怎麼好,扮演的是品牌「門面」或者吉祥物的角色。而今年新出現的摺疊屏手機Galaxy Fold則被三星寄予厚望,只不過最後還是折戟沉沙。

很顯然三星今年的產品並沒有前面說的這樣「不堪」,否則市場地位就不保了……

三星Galaxy S10

關鍵詞:挖孔屏、5G

這些年三星手機都是以S系列的機型作為開端。作為一個旗艦系列,它有足夠大的價格空間去讓產品承載更多的功能或者是設計。挖孔屏在今年2月的時候已經不是新鮮事兒了,畢竟在此之前三星、華為、榮耀都曾相機推出過單挖孔設計的手機。只不過在S10+上,我們首次見到了雙挖孔設計的前置攝像模組,也就是「藥丸」挖孔,中國網友們的造梗能力還是非常強的,這不只是說三星S10+在外觀上的古怪,同時也是在嘲諷三星手機在國內市場的現狀。

挖孔屏在今年的旗艦產品上多有出現:相較於之前的異形屏,挖孔屏觀感更好,顯示面積更大;相較於升降結構,挖孔屏對內部空間更友好,更夠放下體積更大的元器件,比如攝像模組、電池等等。在旗艦產品設計上,三星一直遵循著自己的設計理念,從未跟隨過任何一個所謂的「風潮」,尤其是在螢幕上——對於本身就擁有螢幕設計製造能力的三星集團來說,三星手機可以從兄弟部門上取得的供應鏈優勢實在太大了,一直以來都只有其它廠商用三星方案的份。

5G毫無疑問是今年三星關注的另一個重點領域,在排除掉某些所謂的「搶先產品」之外,三星S10+ 5G就是全球首款大規模上市銷售的5G手機。事實證明,三星的搶先布局效果還是非常顯著的,在第三季度5G手機市場報告中,三星在全球約430萬5G手機出貨量中占比74%,而包括華為、小米、OPPO、vivo在內的國產廠商所占份額不足20%。

即便時放到國內,第三季度三星也以29%的5G手機市場份額僅次於vivo,位於第二。在5G中端幾乎是一片空白,但部分地區、部分地點已經完成了5G基站建設的情況下,S10+ 5G天然地就占據了有利地形。

不過明年5G手機將會呈現出井噴式爆發,尤其是國內的手機廠商更是卯足了勁,到時候三星5G手機還有這麼美好的前景嗎?

三星Galaxy Fold

關鍵詞:摺疊屏

很顯然,即便今年5G手機是發展的風口,但是三星仍然將雞蛋放了有一般到摺疊屏手機上。在S10系列預熱的時候,我們就已經見到了摺疊屏手機的廣告,這個全新形態的手機與過去究竟有著怎樣的區別呢?

事實上,三星Galaxy Fold的最先展現出來的是比較令人感到沮喪的一面。在還未正式上市銷售的情況下,國外少部分媒體收到的評測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螢幕折損,這導致三星不得不推遲Galaxy Fold的上市時間——這一下就來到了9月,三星花費了半年多的時間去修正摺疊屏存在的問題,才在韓國再次上市。

摺疊屏手機的前景並沒有中國網友們預計的那樣慘澹。此前三星發言人否認了Galaxy Fold銷量達到百萬的不實消息,但是三星的內部目標以及分析師的預測結果都是50萬台左右,考慮到摺疊屏手機高昂的售價,50萬台左右的銷量已經能攫取很大一部分利潤了。

不少諮詢機構表示,明年三星摺疊屏手機的出貨量將會大漲,有望突破600萬部。首先我們明確一點,三星摺疊屏手機的競爭對手只有華為,而且華為明年的重心很大機率會繼續在5G上加碼,摺疊屏與其說是來掙利潤的,倒不如說是華為用來與三星在高端市場相抗衡的產品,是向全球範圍內展現華為手機實力的一款產品,從華為Mate X前期的供貨量我們可以看出這樣的端倪來。

至於柔宇,不提也罷。

三星A系列

關鍵詞:更接地氣

為什麼把A系列都放在一起來說呢?今年中國的網友們應該對三星A系列的機型記憶猶新,因為相比定位更高的摺疊屏和兩大旗艦系列,A系列顯然更容易被消費者所接受。A系列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到今年已經發布了多款機型,其中不少機型都非常有特點。

比如A90,這款硬體配置達到旗艦級別,在三星產品線中定位更親民的5G手機,更利於三星在全齊範圍內搶奪初期的5G市場份額,水滴屏設計固然不夠三星,但是在其它手機廠商——尤其是國內手機廠商的教化下,水滴屏也是可以被消費者所接受的。

比如A80,升降+旋轉攝像頭設計,把流行和復古元素用了個遍,應該還有不少人記得NEC C313的旋轉攝像頭,國內還有廠商曾經模仿過這樣的設計;而升降攝像頭不必多說,差點就成了「公認」的全面屏最佳解決方案。

還有一款手機不得不提一下,中國網友應該很熟悉:A60元氣版。這款手機在當時來說整體配置非常不錯,單挖孔屏、驍龍675以及其它一些小功能也基本都有,最關鍵的是它的定價不太像以前的三星:1499元。

三星在國內為什麼總是被網友們抨擊?除了某些應對不到位的公關事件之外,賣得貴是最主要的。去年三星曾經推出過一款Galaxy S輕奢版,說白了就是給S9旗艦減處理器配置,其它保留,最終賣到接近4000元的價格,這不是把消費者當XX嗎……A60元氣版可算是給三星正名了。

三星Galaxy Note 10

關鍵詞:「變身」

總的來說,Note 10在技術或者是功能上來說並沒有玩出太多的新花樣,更多的是對上一年Note 9以及年初S10的一個升級。比如15W的適配器分別升級到了25W以及45W,電池容量也增大了,算是解決了三星手機慣例存在的續航問題;增加了AR玩法,也就是iPhone和華為去年旗艦已經有過的3D建模類似的功能。

最關鍵的升級是兩處,應該說對於定位商務的Note 10來說,S Pen以及DeX擴展塢的升級才更令人心動。

S Pen一直是Note系列的靈魂,今年三星為S Pen加入了重力傳感器,可以感知手部動作,通過幾個比較簡單的手勢操控手機。比如在拍照時通過上劃來切換前後攝像頭、順/逆時針轉動S Pen調整攝像頭焦距,配合S Pen的按鈕實現更多的拍照姿勢。S Pen也具備你所了解的「Pen」應該具備的一些功能,比如4096級壓感、塗鴉之類的,它都能很好地完成。

另一個DeX則是Note系列在商務辦公上的拿手好戲了,通過通過有線或無線的方式連接到顯示器或電腦上時,你可以快速在多個設備之間高效進行文件上的編輯、轉移等操作。而且,這時候S Pen也依然能夠派上用場,它能夠充當DeX模式下的滑鼠或者遙控器。

Note系列作為最具代表性的商務機型,三星為其在商務辦公場景開發的功能已經逐漸趨於完善,可能和它的競爭對手相比,它還缺少一些基於三星生態上的功能,但即便是這樣,這些「變身」的功能也足夠應對當前的移動辦公場景了。

三星W20

關鍵詞:??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所謂「高端」其實就是三星Note或者是S系列手機這樣的定位,無論從使用價值還是經濟實力上來看,它明顯仍然處於我們對「手機」的認知中。更高端的產品我們當然也曾經聽過它們的名字,像Vertu之類的,每次說到什麼手機最貴肯定會被拉出來對比一下。

但嚴格意義上來說,Vertu這些品牌更像是以定製為主,能夠在消費領域真正以高端形象出現的手機產品似乎並不多,三星心繫天下W系列可以算一個。

過去的W系列在翻蓋手機上做文章,在機身、鉸鏈、材質上做文章,今年有個現成的題材:摺疊屏。其實想來W20也是另一種形式的翻蓋手機,不過以前是上下翻折,這次摺疊屏變成了左右翻折。

關於W20產品本身,關注過發布會的人都知道它沒啥好說的,中國電信一群領導以及三星的高管上台商業互吹一通,產品就講了寥寥10分鐘,還都是一些無關痛癢的信息,價格也沒公布,大概是覺得買得起這個手機的人也不會太關注價格,要的就是個「心繫天下」的名頭,彰顯一下自己的身份。

W系列開始與三星與中國電信的合作,至今也疊代了好多次,但似乎一直沒看到公布銷量數據,也基本沒見到過有人用它。為什麼中國電信和三星還要繼續合作推出W系列,我們只能打個問號了。

寫在最後

三星今年在全球市場的表現穩中有進,國內市場雖然還是有些不溫不火,不過在三星轉換了產品思路之後,我們可以發現網友們對三星手機的口碑已經開始有扭轉的跡象,三星如果明年加大對國內市場的攻勢,或許會在5G手機的時代重新找回當時的領袖地位,而不是Other。

如果你有什麼問題,歡迎私信我們,我們將竭誠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