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叔
最近一部國產電視劇,是頻頻上熱搜。
被稱作又一部《琅琊榜》,可以說,它讓我們看到網文小說改編,同樣能夠產生佳作。
這部劇,就是眾所周知的《慶餘年》。
它改編自著名網絡作家貓膩的同名小說,其中更有老戲骨陳道明,吳剛。實力派演員張若昀,李沁主演。可以說,自播出之後,作為觀眾的我,期待是隨著一集又一集,對它的期待是只增不減。
作為一部網文改編劇,為什麼它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縱觀近幾年的電視劇,它的口碑屬於中上等層次
網文改編的電視劇,也播出了不少,其中的口碑優劣也是各領千秋。
其中不錯的有《琅琊榜》《甄嬛傳》以及最近的《長安十二辰》,都是各有特色。而口碑不好,被吐槽的也有,如《武動乾坤》《斗破蒼穹》。
相比較而言,後者則屬於流量非常巨大的IP類型,而前者相比較名氣小。
其實,也不難發現,影視改編失敗的背後,都存在一個問題。
那就是對原著小說的尊重,其中情節的還原度,是其真正捕獲小說讀者的真正因素。
回過頭來看,起初,我是並不看好《慶餘年》的這部電視劇,開頭一段也是早已被用爛的穿越梗劇情。
但隨著劇情的不斷深入,以及演員之間的演技。對作品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層。
不同於《武動乾坤》這種玄幻類題材,其中的很多特效則顯得硬傷。《慶餘年》作為一部古裝劇,真正的展現了一個殺機四伏,勾心鬥角的一個朝堂之態。
但它又好在一個「奇」上。簡單說,就是劇情不按照常規思路走,首先,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一個現代少年穿越到古代的頭腦炸裂,做事處處與那個時代格格不入。
但同時,在營造的氣氛上,又絲毫沒有半分的出戲。
似有一種不在其中,勝似其中的感覺。
時刻充斥著勾心鬥角與呆萌傻氣的一種韻味,看過總然人有一種期待下一集的憧憬。
總體上而言,這部電視劇改編是成功的。
如今,它已經播出到了二十多集,基本上也真正地品出了味道。
龐大的世界野心,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以及現代化科技
它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野心。
開頭,范閒的母親在京都被殺,五竹拚命從京都將范閒救了出來,最終被送到家鄉澹州。
他是誰?背後又發生了什麼故事?他的母親為什麼會被殺,而他卻能逃出生天?
這一切的疑問,隨著它的長大,都成為了謎。
也成為了電視劇故事發展的線索,終於直到鑒查院三處主辦費介的到來,打開了這一切平靜。
隨後,又送他入京。而他母親的身世,也處處吸引著去解開謎底。
沒有看過原著的朋友,通過前幾集的描述總有一絲不懂。
對於他而言,曾經是追殺,被迫逃出京都,如今卻可以安穩地前往。
隨後,又在費介的手中拿到了鑒查院腰牌。
可以說,他還沒進京就已經被多方勢力給關注,隨後出現的滕子經刺殺,再到被殺,和丞相的女兒林婉兒訂婚。這一切都不像當初那個被迫逃出京都的嬰兒。
然而,這一切又非常順理成章。
足以說明,背後不僅有勢力撐腰,更是構建了一種野心。
而野心之下,則是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
這部劇,最大的神秘人物之一,慶帝。陳道明飾演的他,就仿佛一個權力漩渦之中最清醒的一個人,什麼樣的事都瞞不過他的眼睛。
當然,他也是整部劇中實際掌權者。
其次,是一方以太子為首,一方是以二皇子為首的皇權之爭。
緊接著,又是兩邊都不干涉的丞相林若甫,以及獨立於皇權之外的鑒查院。
還有神秘高手五竹,周邊鄰國複雜的關係。
可以說,這是錯綜複雜的關係網,構建了《慶餘年》這部電視劇的精彩。
其中,也不乏一些對於古代歷史的再現,被稱為禁書的《紅樓夢》,李白,杜甫的詩篇。
《慶餘年》就是一部看似不合情理,又別有花樣的一部電視劇。
這樣的劇,不僅熱血,謀略,更是充滿了動作,以及男性IP化。
它的成功,就在於將小說之中給完美的塑造了出來。
其中,不僅夾雜了兩種複雜的制度。
更是通過台詞,讓劇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深刻的形象了起來。
比如田雨飾演的王啟年,不僅愛財如命,而且還膽小如鼠。
風趣幽默的他,還不時為范閒送上神助攻,這樣的人物,不得不說時精彩動人。
這也正是,《慶餘年》最大的亮點之一,總能將一個活生生的人給完美的塑造出來。
而在故事的背後,又如同身邊的自己一般。
看似是一個虛構的世界,其實,誰有敢說自己沒有這樣的想法。
對於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