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導讀
一項新的研究結果顯示,進行靜脈溶栓的腦卒中患者比未進行靜脈溶栓的患者更容易發生變態反應,有統計學差異。這項研究的簡報發布在Stocke雜誌上。
研究背景和目的
靜脈溶栓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關鍵治療方法,但是在接受靜脈溶栓的腦卒中患者中,常常出現口舌部的血管水腫反應(2.2%),因此我們不得不考慮該治療潛在的不良反應,比如嚴重過敏反應。溶栓治療是否會增加腦卒中患者發生過敏反應的風險尚不清楚,溶栓治療和過敏反應之間有沒有獨立的關聯呢?為了搞清楚相關的問題,研究者對此進行了探討,開展了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比較接受靜脈溶栓治療和未接受靜脈溶栓治療的腦卒中患者發生過敏反應的風險。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納入了2008-2015年使用住院或者門診醫療保險患者的5%作為樣本,對其進行了回顧性隊列研究。這些樣本包括65歲及以上和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住院的患者。在住院治療期間,暴露組使用溶栓藥物治療,對照組不使用溶栓藥物。主要結局是變態反應,次要結局是過敏性休克。調整了人口統計學、血管危險因素、Charlson並存疾病指數、靜脈造影劑使用情況、手術方式進行血栓清除術以及過敏史等因素後,採用多元回歸分析來評估靜脈溶栓與變態反應之間的關聯。
研究結果
在66989例腦卒中患者中,與未接受靜脈溶栓的患者相比,3176例接受靜脈溶栓的患者中(4.7%)心房顫動機率更高(47.7% vs.37.4%),接受靜脈造影劑的機率更高(44.3% vs. 21.9%),但兩組的人口統計學和合併症情況沒有差異。
其中靜脈溶栓組患者有17例發生變態反應(0.54%),95% CI,0.31%~0.86%;
對照組患者有45例發生變態反應(0.07%)95%CI,0.05%~0.09%。在調整人口統計學、合併症、造影劑使用、手術血栓切除術和過敏史後, 靜脈溶栓手術與變態反應(OR值7.8;95%CI,4.3~13.9)之間存在關聯,有統計學意義。
同時,過敏性休克也有類似的關聯。
研究結論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變態反應風險雖然很少發生,但靜脈溶栓者變態反應的風險會增高。該研究結果強調了腦卒中患者在進行靜脈溶栓後應增加相應的評估,以應對不良反應的發生。
討論
在接受靜脈溶栓治療患者中,變態反應的絕對風險是1/200,與其他血栓形成風險[包括症狀性腦內出血(1/16)和口舌部血管性水腫(1/45)]相比這個比例似乎很小。然而,大多數接受靜脈溶栓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發生變態反應的風險比未接受的患者高8倍,且變態反應的發展更快、死亡風險更高。
既往病例報告也有過過敏性變態反應的診斷。對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不良事件報告系統進行系統審查後發現,2004-2012年有12例由靜脈溶栓治療直接引發的不良反應,其中3例就發生了過敏性休克。在這種情況下上述研究提供了新數據,支持溶栓治療與腦卒中患者過敏反應之間的相關性,這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醫脈通編譯整理自:Mackenzie P. Lerario,James C. Grotta, Alexander E. Merkler, et al. Anaphylaxis Risk With Ischemic Stroke Thrombolysis[J]. Stroke. 2019;50:00-00. doi: 10.1161/STROKEAHA.119.026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