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悟故事:佛說緣分的故事, 國王與龍,愛你的敵人

2020-06-10     善知

原標題:開悟故事:佛說緣分的故事, 國王與龍,愛你的敵人

佛說緣分的故事

有一天,釋迦牟尼佛對著所有弟子在講經說法,忽然他叫起了阿難說: 「你拿一個桶子,到前方五里路遠的一個小村莊,向一個在井邊洗衣服的老婦人,要一桶水回來, 記得態度要客氣和善一點。」

阿難點點頭,拿著空桶子,往世尊指示的方向去要水。他想說,這麼容易的事,一定輕易就能辦妥世尊所交待的任務。走啊走的,走到了那村莊,真有位白髮蒼蒼的老婦在井邊洗衣服。

阿難很有禮貌的向這位老婦恭敬的作揖,說:「老人家啊老人家,可以跟你要一桶水嗎?」

那老婦一抬起頭望見這年輕人,不由怒從心生,很生氣的說:

「不行,這口井只能給這村子裡的人使用,任何外人,是不被允許的!」

接著就趕阿難走了,任由阿難苦苦哀求也不為所動!阿難無奈,只有帶著空桶回去。他將他所遭遇的種種情形,娓娓的向世尊和在場的弟子道來。世尊點點頭,示意阿難坐下,接著他叫舍利弗去。

舍利弗一樣走啊走的,走到了那村莊;一樣見到那個白髮蒼蒼的老婦還在井邊洗衣服。

舍利弗一樣很有禮貌的向這位老婦人說: 「老人家啊老人家,可以跟你要一桶水嗎? 」

那老婦一抬起頭望見這年輕人,不由得心花怒放,仿佛見了一個很投緣的親人。她很高興的說:「行!行!來來,我來幫你打水……」

打好一桶水給舍利弗後,又叫他等一下;老婦人匆忙的回家拿一些齋食叫舍利弗帶著路上吃。

舍利弗帶了整桶水回去,將他所遇到的種種情形,也娓娓的向世尊和在場的弟子道來……

世尊點點頭一樣示意舍利弗坐下。阿難和在場弟子就很納悶、疑惑,問世尊是何種因緣?造成阿難和舍利弗這兩人有這麼大的差別。

世尊開示說道:

在遠劫前的一世,這位老婦淪為畜牲道,是只老鼠;它死在路邊被烈日艷陽暴曬著……。阿難那時候是個趕貨經商的賈人,見到這隻死老鼠,心中起了嫌惡之心,掩鼻而過……舍利弗那時是個正要赴京趕考的讀書人,見到這隻死老鼠,心中起了憐憫之心,順手捧把泥土將它掩蓋。

經久遠劫以後,現在他們見了面,產生這樣不同的差別待遇。眾人可以想像,緣份真的很奧妙!

國王與龍

凡夫常常只懂得照顧壽命,不懂得照顧慧命。在生命過程中不斷地與人鬥爭、計較,壽命長只是累積更多惡業罷了。

頻婆娑羅王去精舍拜見佛陀時,人民看到國王來了都起立歡迎,只有兩個人如如不動地坐著,原來他們是兩條龍化為人身。國王很恭敬地禮拜佛陀,但是,看到有兩個人沒有站起來,心裡很不舒服。

國王心想:」如果那兩個人是住在我的國境里,我一定要把他們抓起來關著;如果不是我的國民,我就要殺了他們!」那兩個人是龍的化身,有」他心通」,知道了國王的想法,心想:」我們又沒有損害他,他為什麼要起這個念頭?」於是也起了恨心。

在佛陀面前,他們都不敢公然鬧事。兩位龍的化身向佛陀頂禮告退後,國王也隨即告退離去,馬上命令士兵追捕這兩人,但是到處找都找不到。

龍離開佛陀的精舍後,相互說道:」國王實在欺人太甚,我們乾脆把他的國家夷為平地!」但轉念又想:」我們才剛皈依佛陀、受了五戒,不能殺生!尤其是國內的人民和我們沒有什麼仇恨,不能傷害人民。不過,這口氣還是吞不下去,國王太過分了!」他們決定到皇宮裡呼風喚雨地擾亂國王。

佛陀知曉龍的惡念,指派弟子目犍連去保護皇宮。龍在皇宮飛沙走石,目犍連便化沙石為各種寶物。國王沾沾自喜,以為自己洪福齊天,所以從天降下很多寶物。」我的福這麼大,應該是佛陀的加被,所以該把這些東西送去供養佛陀。」

於是國王親自將寶物送到佛陀面前。佛陀說:」既然你有這份心意,應該先去感恩目犍連。」」為什麼我要感恩目犍連呢?」佛陀告訴他前因後果,國王嚇了一大跳,心生警惕,只是生起一念心就差點惹來大禍!

這件事過了之後,佛陀心想:」雖然我夜以繼日教化眾生,但是有些弟子在我面前都還會起心動念,彼此之間有紛爭、恨、埋怨,真是眾生剛強、難調難伏!」佛陀慎重考慮之後,決定暫時離開娑婆世界到忉利天宮為母說法。

佛陀有三個月時間不在人間,全國人民及佛陀弟子們內心感覺很空虛,此時才知道要珍惜,人人都虔誠地求佛住世。

一般人只懂得照顧自己的壽命,不懂得照顧慧命;在形態上常表現恭敬,心理上卻難調難伏;希望大家珍惜行菩薩道之因緣,痛下決心洗凈心垢,讓自性慧命展露光明。

愛你的敵人

如果你還沒有辦法愛自己,就沒有辦法愛你的敵人。敵人就是我們,另外自己而已。你懂得愛自己,就修慈悲觀來愛你最愛的人,修到哪一天,愛你最恨的人,那個時候你就超越了。

所以真正愛自己,也會同情別人。愛自己就可以愛所有的人。我們懂得修行、念佛的人,生死是沒有問題。但是很多人不行,所以我們既然懂得保護自己,就更懂得保護別人。

敵人這個觀念會銷聲匿跡,取而代之是他也在受苦,也需要我們的幫助,敵人也需要我們的愛。佛陀是永持愛心的證明者,只有愛沒有恨,敵人這個名詞在佛陀的內心是沒有的。

有一天害佛陀的提婆達多生病,病的非常厲害,有一些比丘就跑來向佛陀講:佛陀啊!你看那一個害人精,現在業障現前,受苦。各位,我們都這樣,好高興啊!結果佛陀說:真的嗎?我趕快去看他。

那些人說:奇怪,佛陀,他害你那麼慘,你還看他。佛陀說:我看提婆達多就像看我兒子羅睺羅一樣。如果我看提婆達多像看我兒子羅睺羅一樣,我看他一回頭,他病就馬上好。於是大家就期待佛陀去看提婆達多,一看完之後,回個頭,提婆達多病就好了,好了以後幹嘛,繼續害佛陀,但是佛陀還繼續愛他。

所以各位,這就是征服自己超越自己,只有愛沒有恨。當你一罵對方,你失敗了,慈悲心沒有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9fmum3IBnkjnB-0zs0X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