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常說:三寸長壽,四寸無憂,到底說的是啥東西?

2023-11-01     郝傑

原標題:農村老人常說:三寸長壽,四寸無憂,到底說的是啥東西?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啊,非常實用,我們看「三寸長壽,四寸無憂」,一寸3.3厘米,那麼三寸就是這麼長,四寸呢多一點,是什麼能在三四寸之間長壽和無憂呢?大家先來猜一猜?

就是我們每天都要接觸的枕頭。

這個高度的枕頭剛好能把人的頸椎托起來,從人體力學的角度來看非常適宜。

那既然「三寸長壽,四寸無憂」,成語為什麼要說「高枕無憂」呢?其實這是一個歷史故事,春秋時期孟嘗君府中養了許多門客,其中有個叫做馮諼,養門客當然也是要做事的,孟嘗君派馮諼到薛地討債,不料債沒要回來,馮諼還把債券都燒了,當地人以為這是孟嘗君的恩德。孟嘗君當時不以為然,直到後來他被辭退來到薛地,受到當地人的夾道歡迎,他才領略到馮諼的智謀。而馮諼卻說,狡兔有三窟才得以免死,您現在只有一窟,還不能高枕無憂。於是馮諼繼續為孟嘗君出謀劃策,最終確保了孟嘗君的高枕無憂。

這個典故的背景是在春秋戰國時期,戰亂不斷,夜裡百姓也不敢安眠,他們用耳朵貼著地面睡,這樣一有動靜就很容易察覺,那放到我們現在,高枕,可不能無憂,頸椎受不了。

但我們說起古人啊,很奇怪,大家在影視劇里是不是見到他們睡的都是很硬的高枕頭,瓷的玉的,其實主要是圖一個涼快,李清照在《醉花陰》中說「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可見硬枕頭在夏天是有降溫作用的。

還有說法認為硬枕頭是為了保持髮髻不散亂,或者是傳統文化的影響,以硬枕頭來自勉,讓人不能太安逸。事實上軟枕也是有的,像湖南馬王堆出土的絹枕,非常華麗。或許因為材質問題,很多材質軟的枕頭已經腐爛在上千年的時光里,難以作為古董和我們見面。

說回我們現在,枕頭的花樣越來越多,蕎麥枕、乳膠枕、記憶枕,已經不僅僅局限在「三寸長壽,四寸無憂」了,很多朋友要維護脆弱的頸椎,身邊每天很常見的一個動作就是揉脖子,是不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選擇也逐漸增多,我們的生活好像又多出了很多的枝枝蔓蔓,買買買也並沒有讓我們距離高品質的生活更近一點。

我覺得這仍是一個誤區,生活品質並不僅僅與經濟狀況相關,而在於每個人對生活的理解、在生活中的發掘的樂趣,有時候買東西不能帶來生活品質提升,反而是扔東西讓生活更簡潔,你有沒有類似的體會呢?今天「三寸長壽,四寸無憂」的話題就說到這,你們都睡什麼枕頭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9fd71a14e2bb979ad01d80f86ce4b8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