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車,一年三萬公里和三年三萬公里,哪個磨損更大?

2023-04-14     愛車大家說

雖然行駛里程和使用時間都可以間接反映車輛的老化程度,但這只是表面現象。對於一年跑3萬公里和3年跑3萬公里的車來說,真正影響發動機磨損速度的是下面三個因素:

1、冷啟動次數

有些車用車頻率高,但啟動後單次行駛里程短,發動機還沒跑熱就熄火了,剛放涼又啟動了,如此反反覆復發動機需要在短時間內頻繁承受冷啟動的磨損,那磨損速度必然會更快。

比如小明有一輛車,日常代步用,買菜、接孩子、取快遞,幾乎都是短途,典型的發動機還沒熱起來就熄火的那種情況。一天平均冷啟動10次,平均每次行駛3公里,算下來一天30公里,每年11000公里,跑夠3萬公里需要3年,期間發動機要經歷10950次冷啟動。

而小亮是兼職跑網約車的,下班後開車外出拉活,冷啟動一次後汽車幾乎就不怎麼熄火了,一天平均能跑100公里,一年大概能跑30000公里,冷啟動365次。

同樣是跑3萬公里,小明的發動機要經歷一萬多次冷啟動的磨損。而小亮的車只經歷了365次冷啟動,哪個磨損更大一目了然。

2、發動機實際工作時間

李磊在機場上班,每天要從市區的家裡走機場高速到單位,單程50公里,雖然遠一點,但好在不堵車。每天來回100公里,一共需要一個小時。一年能跑3萬多公里,發動機實際工作時間365小時。

而韓梅梅的公司在鬧市區,雖然離家只有15公里,但堵車嚴重,上下班也需要1個小時。一年行駛1萬公里,3年3萬公里,發動機實際工作時間高達1095小時。

行駛同樣的里程,李磊的發動機用了365小時,而韓梅梅的發動機則使用了10倍的時間,你說誰的發動機磨損更多呢?

3、保養狀況、用車狀況

以前公司有輛公車,只要有駕照的員工需要用車了都可以開。由於不是自己的車,所以大家開起來都不愛惜,什麼原地怠速吹空調了、地板油起步了都是家常便飯。更要命的是這輛車的保養由公司的司機負責,但司機平時忙,有時候跟領導出差都好幾天不回來,所以保養往往跟不上。最終這輛車只跑了8萬多公里就開始燒機油。

而私家車就不同了,除了極個別不懂車或者心特別大的車主,絕大多數車主都能做到定期維護保養,也很少有暴力駕駛的情況,所以這些車就算用車強度再高,出現嚴重磨損的機率還是很低的。

由於家用車很少會出現保養跟不上的情況,所以影響磨損更大的因素還是前兩條:冷啟動次數和發動機工作時間。一般來說一年能跑三萬公里的車平均每天要行駛82公里,這些車更大機率是經常跑郊區的,所以可以推測它啟動一次後行駛的時間更長,平均車速更高,發動機實際工作時間更短,因此磨損會更小。

當然了,這裡所說的磨損小只是相對而言,因為當今的發動機技術水平已經很高了,如果以發動機的整個生命周期來看,不管是一年三萬公里還是三年三萬公里,發動機產生的磨損可能連1%都不到。所以我們弄清楚理論知識就夠了,實際用車中完全沒必要擔心這些瑣碎的問題,只要保養到位,你儘管放心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9f9a2c8518523acab6405c3dde68ff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