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對許多中國人來說一直是一個夢想,許多人一直在為能夠在城市裡面擁有一套房而奮鬥,而這種奮鬥貫穿了許多人的一生。
因為買房,在中國大地上上演了無數悲歡離合的故事,這是因為每一個人都想有一個家,而作為家的載體,房子則成為了每一個人的追求。從前年開始,我國房地產行業出現了一個對剛需購房者利好的消息,那就是20年來房價首次下降,下降幅度比較明顯的是前年八九月份。
雖然房價已經下降,但總體而言,房價仍然過高,買房依舊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就目前來說,剛需購房者的年齡大多是18~35歲這個年齡段,這個年齡段的人群具有一些特點,第一是剛從學校出來,參加工作沒多久,或者是剛結婚沒多久,手頭積蓄有限。
這部分人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年輕,也許未來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可以掙更多的錢,但是目前他們無力購房。其實相比另一個困境來說,買不起房並不算什麼,那種困境更讓人焦慮,如今在很多地區已經出現。
其實就普通人而言,不管是哪一個群體,購房都是人生大事,而現在的房價對他們而言,依然可望而不可及,即便是一個普通二線城市的房子,按100平方來計算價值至少在百萬元,一線大城市的更貴,而且這筆錢對普通人來說是個天文數字,有些人甚至一輩子都掙不到這麼多錢。
但是他們又不得不想方設法去擁有一套房子,因為在大城市,房子不僅僅具有居住的屬性,還和愛情,婚姻,家庭,醫療,養老,教育等掛鉤,普通人沒有房子住可以租房子,可是上述這些和切身利益相關的不可能捨棄,所以如今的中國人感到非常無奈與悲傷。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年輕人是感到絕望的,就拿普通的大學畢業應屆生來舉例。首先他們畢業找工作後得到的工資需要維持日常生活,這些年輕人在社會上每一個動作都需要花錢,而這些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一般來說工資普遍較低。
在這樣的情況下,只能勉強維持生活,根本不可能攢下錢來,付買房的首付。就算能夠付得起首付,那麼也是這些年輕人的父母拿出畢生的積蓄進行贊助,隨後,這些年輕人身上就背負了巨額的房貸,每一個月都過得如履薄冰。
這樣的情況還是相對較好的,因為畢竟還付得起房子的首付,還負擔得起房子的月供,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樣的年輕人也是悲慘的,因為他被每一個月的房貸壓得喘不過氣來,他一生中最好的年華將圍繞著房貸,不敢有任何差池。
在高額房貸的重壓之下,他不敢隨意換工作,更不敢隨意辭職,因為任何的變動,都可能讓他還不起下一個月的房貸,這樣的情況出現,也許就會將他固定在某一個崗位之上,無論做出什麼決定,首先要考慮穩定以及房貸,這種情況的出現,比買不起房更讓人焦慮,甚至絕望崩潰。
那種壓力每時每刻都壓在他們的心頭,他們非常害怕自己的收入來源出現問題,一旦出現問題,出現斷繳,那麼很有可能他之前所做出的種種努力,將會成為泡影。為了穩定,這些年輕人放棄了許多追求,例如創業。
他們害怕失敗,不敢嘗試新鮮事物,因此,如今房價在一定程度之內影響了經濟的發展,以及經濟的活力。這種形式的弊端還在於,這些年輕人的父母把畢生積蓄拿給孩子在城市買房付首付之後,他們的養老就成為了問題。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年齡越來越大,但是他們的孩子為了還房貸,已經無力支撐他們的養老,那麼這些人將來該何去何從。一旦父母將來出現了任何意外,他們手頭沒有任何積蓄,該如何去應對。
還有就是,如果父母為孩子出資付了房子的首付,那麼房產證寫的名字應該是這個孩子的,一旦他結婚之後,這套房子就是婚前財產,也許這將會成為他們婚後,夫妻爭吵的焦點,這種情況該如何處理也是問題之一。
所以綜合以上種種原因,可以得知,其實買房付首付並不是最大的困難,最讓人崩潰的是以後要還長達數十年的房貸,這樣的壓力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承受。
結語
長時間的巨大心理壓力,會讓一個人痛苦不堪。所以買房之前,需要把各個方面情況考慮全面,還要考慮自身的承受能力,不能把整個人生全部壓在一套房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