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的競爭,今年才正式開始

2022-02-17     電影情報處

原標題:​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的競爭,今年才正式開始

作者 / 坦克

伴隨著春節檔影片急速收割票房,2022全球票房榜再次被國產片霸占。

今年中國內地票房榜的前三位《長津湖之水門橋》《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奇蹟·笨小孩》,同樣也是全球票房榜的前三位。而每年聖誕節後的1-4月,向來是好萊塢傳統的冷檔期,再加上疫情的衝擊,好萊塢片商儘量避免在天氣較冷的階段釋放大體量影片,也導致今年1-2月好萊塢大片數量較少,到第四名才輪到派拉蒙驚悚片《驚聲尖叫5》,也是今年目前唯一票房破億美元的好萊塢電影。

一方面,中國今年歷史最快突破100億票房,截止2月15日票房已經達到118.2億元,而曾經的全球最大票倉——北美票房目前也僅有5.41億(34.3億人民幣),僅為中國的29%。僅從開局來看,中國今年似乎又穩贏了。

但在情報君看來,今年全球電影最大市場的位置,仍然具有較大懸念。

歐美電影逐漸復甦,

今年有望達到往年7成水平

距離疫情的全球爆發已經整整兩年,電影市場也從2019年的巔峰狀態,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起起伏伏與波折。如果說2020年8月的《八佰》與國慶檔的雄起,代表著中國電影市場正式恢復;《鬼滅之刃》取得全球票房年冠,代表著日本電影市場的正式恢復;那麼從去年9月開始,伴隨著《尚氣》《毒液2》《沙丘》《007:無暇赴死》以及《蜘蛛俠:英雄無歸》等多部影片票房捷報,2021年下半年的電影票房已經恢復到了2019年同期的70%以上,歐美電影市場也正式進入全面復甦狀態。

我們也把中美兩大電影市場的單月票房做了一一對比,可以看出在1-5月,在疫苗尚未大面積普及的階段,北美電影市場一直增長緩慢,而同期中國在春節檔的帶動下,對北美實現了30倍以上的碾壓。不過伴隨著北美疫苗的普及,以及《速度與激情9》《黑寡婦》等暑期檔大片陸續公映,北美影市終於在6月開始起勢,反倒是同期中國票房因為政策以及疫情反彈等多種原因實現了斷崖式下跌,這也導致6、7、8、9以及國慶後的11、12這六個月的單月大盤,北美對比中國內地實現了反超。

剛剛過去的2021年12月,也是電影市場恢復的一個轉折點。一方面,12月15日開始全球陸續上映的《蜘蛛俠:英雄無歸》成為了2019年4月《復仇者聯盟4》以來最賣座的電影,在全球各地創下了極高的票房紀錄。該片在沒有中國內地市場的情況下,目前票房已經突破18億美元,在全球影史上排名第6。

另外,去年12月的全球票房為29億美元,是過去兩年中票房第二高的月份,雖然略低於2021年10月的31億美元,但這其中是包括中國近10億美元票房的。去年12月也是自2019年12月以來北美單月票房最高的月份,也是自2020年1月以來國際(不包括中國)票房最高的月份。

雖然今年1-3月北美影市較為弱勢,但這也與各大製片廠的策略有關。伴隨著索尼《神秘海域》、華納《新蝙蝠俠》《神奇動物3》的陸續公映,北美影市也有望在3-4月逐漸回暖,並伴隨著5月初《奇異博士2》的公映再次掀起高潮,隨後還會有《壯志凌雲2》《侏羅紀世界3》《光年正傳》《小黃人大眼萌2》《雷神4》也都具有著北美2億+甚至更高的票房實力。根據英國高爾街數據分析機構分析,今年北美票房有望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70%,也就80億美元(514億人民幣)左右,這對於中國電影市場來說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中國電影市場嚴重依賴大檔期,

今年仍要努力破500億

而在全球影市均恢復正常後,2022年也就如同一個再次同步起跑的新賽道,中國選手還能一直保持領先嗎?

雖然一波又一波的疫情讓不少中國內地電影院又面臨著新一輪的關門潮,但從全球視角來看,中國電影院是疫情後恢復的最好的電影市場之一。而伴隨著海外疫情即將結束,中國市場所享受的獨家紅利也將在今年年中正式消失。

從2020年開始,中國電影市場嚴重依賴大檔期,大檔期的頭部效應也愈發明顯。2021年多個大檔期都創造了影史最佳或者第二的票房紀錄,但最終年度票房成績最終僅有470億。而進入2022年之後,無論是元旦檔還是春節檔,都沒有達到預期中的票房表現。

而從本周開始,伴隨著情人節以及元宵節的結束,春節檔影片的餘量越來越小。單日票房回到1億元體量,從下周開始,單日也將跌破億元大關。更嚴重的是,在清明假期之前,目前能夠擁有破億體量的新片屈指可數(可能只有《尼羅河上的慘案》和《迴廊亭》兩部)。整個大盤或許將在兩周之內迅速回到去年11月極冷清的狀態。

另外,對比去年更惡劣的是,目前無論是五一檔還是暑期檔,確定定檔的影片都比較稀缺。雖然很多影片都有定檔傾向,但是目前都處於觀望狀態。今年6-8月的疫情防控情況理應會比去年樂觀很多,最終暑期檔能否追平疫前的票房水平,還得看各大片方能否早日定檔官宣。

電影市場距離完全恢復還需要努力

去年12月開始全球擴散的奧密克戎病毒變體也讓人們開始重新擔憂,一些國家再度關閉國門以及開始管控影院。到去年年底,由於許多地區的部分影院關閉,全球公映影院的市場份額降至87%,而兩周前這個數值還是90%。伴隨著索尼《暗夜博士:莫比亞斯》延期到4月,迪士尼將皮克斯《青春變形記》轉為流媒體單發也能看出,今年1-3月的海外電影市場並不好過。

另外,雖然《007:無暇赴死》《速度與激情9》以及《蜘蛛俠:英雄無歸》等片創造了媲美疫情前的超高票房,但同時最近《黑客帝國4》《西區故事》《王牌特工:源起》等片的票房失利並不是一個好的信號。根據相關商業分析數據顯示,除了少部分頭部電影外,大量好萊塢的中等體量電影在商業上均出現慘烈的失敗,北美乃至世界大多數市場尚未完全走出疫情,除了重磅大片外那些可看可不看的電影,更多觀眾會選擇不去電影院而是等流媒體上線欣賞,這種習慣是否能扭轉還有待觀察。

可以說,2020-2021年,Disney+、HBO max等流媒體的全面崛起以及院網同步,已經深刻改變了好萊塢,電影肯定沒有消亡,但是觀眾的觀影需求和方式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想要100%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已經絕無可能。但以漫威為首的特效大片,依舊在以其特殊的方式,為院線電影保持著生機。而對於中國內地,同樣也因為群眾娛樂方式的多樣化以及影片供給類型的單一化,對院線電影市場造成了一定程度不可逆的傷害。相信在中美2022年全球最大電影市場的最終競爭中,也會向我們透露未來電影產業的發展趨勢和路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9ef007e71ec9e66e24e3274af26b09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