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於看不順眼、終於並肩戰鬥,電競的團魂共識戳到誰了?

2022-07-03     圍剿白日夢

原標題:始於看不順眼、終於並肩戰鬥,電競的團魂共識戳到誰了?

如果讓阿槓提名綜藝里後勁兒最大,觀眾也最喜聞樂見的橋段,那一定是歡喜冤家式的不打不相識。

「不打不相識」這個詞,在說文解字里解釋為「經過交手和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結交、相處」,可這種狀態一旦到了綜藝里就是實打實的「第一次見面看你不太順眼,誰知道後來關係那麼密切」。

#我看看是誰一邊讀一邊唱起來了,哦,是我#

就拿最近勢頭猛勁的「姐姐」那英和寧靜來說吧,作為這一季《乘風破浪的姐姐》里處於競爭關係的隊長,節目一開始兩位「大姐頭」就互放狠話,不管是搶隊員還是搶曲目,都貢獻了許多名場面。

但隨著節目的不斷推進,兩位姐姐之間也愈發惺惺相惜了起來,寧那貝兒cp瘋狂上分。最新一期節目中,寧靜對自己的表演不甚滿意十分低落,那英立刻注意到她的情緒變化並送上彩虹屁,說寧靜完全就是搖滾美少女!(這個摸臉安慰,真的有被甜到)

有一說一,觀眾愛看這種人際關係的衝撞和改變,純粹是因為人與人之間存在共性和吸引。尤其是當大家為同一個目標熱血努力時,這種直觀的氣場會更明顯。

而另一檔最近超火、阿槓也在追的《戰至巔峰》,作為一檔電競實訓節目,它把30位性格不同、遊戲水平也參差不齊的電競新人彙集在一起,讓大家在實訓中加快磨合,迅速提升實力。

就這麼看,節目組的初心是不是挺好的?可拜託,電子競技怎麼會如此一帆風順???朋友間打遊戲都會口吐芬芳,更別說和沒那麼熟悉的人組隊了。

當職業選手Fly操作的鐘馗對張翰出手時,他的「李元芳」在線請求幫助,結果隊友肖驍嘴上喊著「來人了」角色卻一動沒動,搞得張翰下一秒就轉角遇到「愛」直接被鍾馗二技能勾崩了。

張翰內心os:我真滴栓Q。

楊冪和張大大平時關係不錯吧,楊冪本人也是王者里的老江湖了,但好友在王者峽谷組隊廝殺時,畫風卻是這樣的:

隊友:剛剛孫臏(張大大)開大了嘛?
楊冪:我沒見過孫臏(張大大)的大。

技能永遠打歪的張大大,在其他隊友廝殺時本著「保命原則」忙著回城補血,導致錯失了輔助良機,把現實里的所有人都搞沉默了。

可就算心有埋怨,這些選手下一局依舊會拉著隊友美滋滋地再開一把,互相提醒對方注意兵線、注意隱藏,打得好時「好詞好句」也從不吝嗇,彩虹屁一股腦兒地輸出。

在第三期對抗淘汰賽階段,龔俊所帶領的武漢eStarPro戰隊及時調整心態,打出了逆風翻盤。而在成都AG超玩會,剛剛接觸電競的王琳也奉獻了關鍵的「一推三」群控,幫助隊友拿下了團戰。當時他們的隊友都在喊「Nice」,氣氛真的超燃超好。

哈哈哈哈哈,怎麼說呢,阿槓看《戰至巔峰》仿佛就在照鏡子,他們這種互相坑互相嫌棄的狀態簡直和我平常打遊戲一模一樣。

剛組隊時,既沒有配合又想各打各的,產生了各種無效溝通和互相埋怨,可一旦贏了一場訓練賽或者發揮出色時,前塵往事就會立刻一筆勾銷。

歸根究底,電競新人之間的這種嫌棄和爭執,都是為了團隊的最終勝利。

這種感覺很怪很幼稚,但就是有種打著打著關係更鐵,最終「打成共識」的意思,而這也是真實的電競戰隊所需要經歷的過程。

沒有哪支隊伍剛聚在一起就能發揮出百分百的實力,也沒有人能保證每一場比賽都配合無間。無論是一場比賽的失敗,還是一次觀念上的衝突,都是團隊成長所必須經歷的道路。

除了擺正團隊思維,在以團隊為先、團隊為重的專業電子競技行業里,選手們學到的第一課,就是適時的自我犧牲。

在最新更新的節目裡,WIN這支隊伍在填寫意願時,宋祖兒跟張大大撞了輔助位,所以他倆勢必會出一個替補。練習當天,張大大練了好幾個小時隊伍成績沒啥起色後,宋祖兒就提議換個陣容練練,但張大大覺得第二天是一局定勝負且固定陣容的比賽,所以現在嘗試新陣容沒意義。

倆人一來二去說了幾句後,張大大一直在反向發問,把已經坐了一晚上冷板凳的宋祖兒直接搞委屈了

他們隊的教練九尾察覺隊內情緒不對勁兒後,立刻開麥勸導,先是指出了電子競技替補的正常性,更是強調了團隊氛圍在電競戰隊中的重要性。

講真,這段教練的發言真的好重要,一個團隊氛圍要是不好,無論是打遊戲還是日常相處都會很窒息。

最關鍵的是,宋祖兒也很明白電子競技的殘酷以及團隊整體發揮的重要性,所以並沒有固執己見、反而願意為團隊作出犧牲。在教練安排張大大上場後,她擔當起了「氣氛組」的工作,一直在寬慰隊員,給大家緩解壓力。

#嗚嗚嗚,抱抱我們祖鵝#

從阿槓的觀眾視角出發,六人組的WIN真的是非常典型的電子競技新人隊伍。他們隊先是解決了替補席輪換問題,然後又出現了選手風格轉換問題,這兩個都是需要隊員做出自我犧牲和調整的。

在《戰至巔峰》里,賴美雲絕對算是一個「學習型」選手,中路打得賊溜。她上課認真記筆記,下課努力練習,抓緊一切向教練請教的機會。可在打BO3時因為WIN陣容核心和對戰風格的轉變,實力比較強的賴美雲必須成為隊內核心,從中路位轉到打野位。

如果賴美雲只是個路人玩家,那她想怎麼玩就怎麼玩,自己打舒服了就行,可放在專業電子競技隊伍里,在教練的安排下,她就必須做出調整。

對於身處其中的電競新人來說,這是電競新人和專業環境的「碰撞」,也是印象中好玩的遊戲變得「複雜」和「不適」的開始,這種一腳邁進電競大門所帶來的不適感和壓力無疑是巨大的。

再加上賴美雲本身又是真的熱愛電競,真的想為團隊做點什麼,壓力就變得更大了。

在下半賽區爭奪輪空位輸了後,她還能自我安慰只是一場比賽,下次努力就好,可等BO3開始打,走上打野位的賴美雲一路輸下去後,她的心態就全崩了。

阿槓毫不吝嗇的說,賴美雲的個人實力真的很好。從去水賽到小組輪空賽,她的戰績有目共睹。其餘選手誇她,專業選手對她交口稱讚,在比賽里她一直是持續貢獻高光的那個人。

可就是這樣的個人實力讓她在「轉位」後背上了團隊勝利的精神枷鎖,比賽輸了後她會自我埋怨、自我懷疑。

還好在她崩潰大哭時,有宋祖兒這個「人間清醒」的隊長把她從思維怪圈裡拉了上來,告訴她電競就是「贏了一起狂,輸了一起扛」。

作為備受年輕人關注的新興體育競技項目,經常有人說的一句話是「菜是原罪」,可撕開這種靠實力說話的電競行規,熱血拚搏的原始動力仍然是團魂至上的精神內核。

再強大再能carry的人,也無法實現全場1V5的戰績。再弱再小白的人,通過系統的學習和團隊的配合也能打出亮眼表現。

對於《戰至巔峰》里的電競新人來說,逐漸成長的個人實力是一方面的進步,但更重要的是在水平提升之餘,get到團隊配合的思考方式。節目組花這麼大力氣塑造的競技氛圍,又是創建隊伍又是找來專業教練,電競新人們回饋的應該是對勝利的渴望和源源不斷的鬥志。

在快節奏的當下社會,年輕人更喜歡就事論事和直來直往,他們樂於分享自己的看法,也喜歡在雙方觀點的碰撞中求同存異。與此對應的,直白的電競文化也應運而生。

在電競的圈層文化中,如果《王者榮耀》是年輕人們交流溝通的平台,讓Top級別的大神們找到自己發光的領域,那麼《戰至巔峰》所做的,就是放大電競圈層的優秀與殘酷,並搭建它與普通人的橋樑。

在《戰至巔峰》里,參與節目的很多電競新人其實跟我們沒兩樣,打遊戲會發脾氣、英雄池又淺又愛玩、會問專業選手一些很小白很好笑的問題、看面板數據打得挺好一上手形象直接崩塌、打出好操作能臭屁好幾天……這些都是鮮活的普通人的電競日常。

雖然電競新人們並非都是遊戲水平很高超的玩家,但卻都是懷著對電競的熱愛與期待而來。我們普通人打《王者榮耀》,不也是這樣嗎?

水平差不要緊,拌嘴也時常發生,對局中有情緒再正常不過……與這些情緒相比,和誰打、和誰並肩在峽谷馳騁才更重要,不是嗎?

在「年輕人該以怎樣的姿態面對人生」這個問題上,誰也沒有標準答案。我們唯一能確定的,就是一旦你與隊友「打成共識」,那這個決定肯定是熱愛的。

團魂這個詞,可能是從「打成共識」開始,但絕不是它的全部。一群互相鼓勵、互相支持的人們,站在一起堅持到最後,這才是電子競技最終的意義吧。

站在你所熱愛的世界裡閃閃發光,電競領域傳遞的信念,無論是在峽谷與朋友一起馳騁,還是面對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適用。要有大大小小的期待,要準備好隨時隨地「開打」,生活才不會百無聊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9e8310826cee59c6799a5c75783e7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