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角風談西遊系列文章:
唐太宗李世民地府一日游後,受到了驚嚇,再加上劉全進瓜、玉英復生、還銀相良事件的接連發生。也讓他對十殿閻王的話從懷疑不覺到深信不疑,於是組織了浩浩蕩蕩的水陸法會,要超度亡靈。
也正是在這個基礎上,觀音菩薩現了身,不僅指出了西天有大乘佛法,還強調了大乘佛法的不同之處:
「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
此話一出,正合唐王李世民之意,隨後他便派出了唐僧前往西天求取真經,以保大唐江山穩固。可是,西行之路多災多難,遍地妖魔,他為什麼不派軍隊隨行,卻只派了倆隨從?
楊角風談西遊系列文章第276期:西行之路遍地妖魔,唐王為何不派軍隊隨行,卻只給唐僧兩個隨從?
一、
在唐僧接下西天取經的差事之後,曾經回了一趟他所在的洪福寺,他的徒弟們聽說了此事,一再向他確認消息是否屬實。
在得到確切的回答之後,這些徒弟們對唐僧的此行,表達了擔憂:
「師父呵,嘗聞人言,西天路遠,更多虎豹妖魔,只怕有去無回,難保身命。」
面對徒弟們的提醒,唐僧很無奈地解釋道:
「我已發了弘誓大願,不取真經,永墮沉淪地獄。」
是啊,我也知道路途遙遠,也可能有虎豹妖魔,但是我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我接受了人家唐王李世民贈送的錦襴袈裟和九環錫杖,為此還遊了街,人人都誇我是活羅漢下降,活菩薩臨凡。
別說他們了,就連徒弟你們,也別忘了前幾天是怎麼誇我的?
「一見他披此袈裟,執此錫杖,都道是地藏王來了,各各歸依,侍於左右。」
這一夸,唐僧很受用,竟然是大搖大擺地接受了大家的讚許,真就落座了。結果到了觀音菩薩出現的那天,情緒到了,不知不覺就接下來這個差事,想反悔都來不及了。
事實上,西天之路上有妖魔鬼怪一事,不僅洪福寺的和尚這樣認為,法門寺的和尚也這樣認為:
「有的說水遠山高,有的說路多虎豹,有的說峻岭陡崖難度,有的說毒魔惡怪難降。」
既然西天之路如此艱難,那麼唐王李世民,怎麼著也得派支軍隊護送吧?
二、
面對唐僧的西行,唐王李世民並沒有派軍隊護送,甚至連像樣點兒的隨行物品都沒送多少,就將其打發走了。
當然,也不是什麼都沒送,至少送了他一個紫金缽盂,一匹馬,另外還選了兩位隨從,一路伴隨西行。
其實很多人都奇怪的,為啥要送唐僧一個碗呢?
很簡單啊:
「朕又有一個紫金缽盂,送你途中化齋而用。」
沒別的意思,就是讓你一路上「要飯」用的,再給多了,你也帶不了,若隨行的人多了,你化齋又困難。
難道唐王李世民,其獲取信息的來源都不如和尚們,不清楚西天之路非常艱難,有很多的妖魔鬼怪?
還真不能怪李世民沒有想到,事實上在他的印象中,西行之路除了遠了一點外,並無妖魔,只要唐僧一路上能吃飽,不生病,是可以安全到達靈山的:
「法師果能盡此忠賢,不怕程途遙遠,跋涉山川……」
而且,唐王李世民還送了唐僧一件寶貝,只要是把這玩意掏出來,沿途各國都不敢為難他,這東西是啥呢?
通關文牒!
這個通關文牒並非是隨便發放的,而是唐王李世民召集群臣,特意頒發的,發之前還扣上了通行寶印。
有了這個通關文牒,大家就會發現,唐僧每到一個地方,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行李箱,掏出這個小本本,找當地最高長官蓋章。而且,師父可以被抓,妖怪可以不打,但是通關文牒,是必須得蓋章的。
三、
在整個取經路上,唐僧將通關文牒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無論如何也不能丟失。
在很多國家,唐僧為了能讓國王在通關文牒上蓋章,不惜幫著降妖,幫著比武,幫著娶女兒。甚至為了達到目的,不惜違背教義,說了謊話,比如跟女兒國國王結婚,玉兔精結婚,從而騙章。
在真假美猴王的時候,唐僧甚至都可以不追究假猴子揍了自己一頓,也要囑咐前去討說法的沙和尚一句。讓他務必要回包袱,如果孫悟空不給,也不要跟他爭論,而是去找觀音菩薩評理。
等沙和尚到了後,假悟空正在念通關文牒,還說有了這東西,自己就能去取經了:
「我今熟讀了牒文,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經,送上東土,我獨成功……」
其實不僅這裡,在小雷音寺,黃眉怪也是搶了唐僧的包袱,說自己去取經。後來孫悟空都逃了,結果又轉回去搶這個包袱,再次被抓。
之所以強調了好幾次包袱,其實就是為了拿回通關文牒,因為這個東西太重要了。
那麼,唐王李世民送給唐僧的通關文牒,究竟有哪些作用呢?
作用之一,想必不用多解釋,大家也清楚,能做到一國之君,自然有著強大的帝王馭人術。你唐僧要去西天取經,我怎麼判斷你有沒有偷懶,有沒有繞近路,有沒有如實到達呢?
只要有了通關文牒,沿途都扣上了各國的章,諒你唐僧也造不了假,而且造假的成本不是一般地高,以此保證,他取到的是真經!
四、
第二個作用就是保護唐僧了:
剛才也提到了,唐王李世民並不認為西天路上存在妖魔鬼怪,這也跟他多年的征戰經歷有關。他更相信自己的武力,關於這一點,在他遇到涇河龍王索命時,曾經說了一句:
「寡人十九歲領兵,南征北伐,東擋西除,苦曆數載,更不曾見半點邪祟,今日卻反見鬼!」
尉遲公也說了:
「創立江山,殺人無數,何怕鬼乎?」
所以,即使出了這麼多詭異的事情,李世民也相信了佛家,但是並不認為西天路上有妖魔阻礙取經。
而真正會對唐僧造成威脅的,只有沿途的國家,只要有了通關文牒,以大唐在全世界的聲譽,想必沒有國家敢為難他。
況且在通關文牒中李世民寫了這麼一句話:
「倘到西邦諸國,不滅善緣,照牒放行。」
你要是不賣大唐面子,朕的軍隊可就開過去啦……雖然是威懾,不至於真這樣干,但對於一般國家來講,還真不會為難唐僧。
但是,這份通關文牒只是對於凡人有作用,對於妖魔鬼怪來講,作用不大。
但奇怪的是,整個取經路上,除了真假美猴王那裡,假悟空曾經偷過通關文牒。以及小雷音寺,黃眉怪偷過一次通關文牒以外,其餘妖怪都敬而遠之,碰都不碰一下。往往都是抓了唐僧之後,將包袱輕輕扔一邊,就燒水準備給和尚洗澡,下飯吃了。
五、
難道說,妖怪們也怕大唐,怕大唐發兵來打,從而不敢去碰這個通關文牒?
這倒不是,畢竟很多妖怪之所以奔著唐僧來,就是因為他是來自東土大唐的和尚。而且,就算唐王李世民得知了真相,他也沒辦法派兵千里跋涉,前來降妖啊?
之所以妖怪們不打通關文牒的主意,主要是,一旦他們打開,並且看了裡面的內容,那麼就無法收場了。
說了這麼多,唐王李世民給唐僧的通關文牒上,都寫了些什麼東西呢?
唐僧師徒進入到的第一個國家是寶象國,在國王那裡,描述了通關文牒的內容:
「南贍部洲大唐國奉天承運唐天子牒行:切惟朕以涼德,嗣續丕基,事神治民,臨深履薄,朝夕是惴。前者,失救涇河老龍……大唐貞觀一十三年,秋吉日,御前文牒。」
通關文牒上一共寫了三件事,第一件事便是李世民的自我檢討,講了涇河龍王事件,承認是自己疏忽了。第二件事講了自己的地府一日游,是如何復生,又如何被菩薩點化,遂安排唐僧去西天取經。第三件事則是提醒沿途的國家,請大家高抬貴手,給唐僧行個方便,如若不然,後果自負。
尤其是裡面的這句話:
「感蒙救苦觀世音菩薩,金身出現,指示西方有佛有經,可度幽亡,超脫孤魂。特著法師玄奘,遠歷千山,詢求經偈。」
有了觀音菩薩的背書,就證明,這次取經並非是唐僧的單獨行動,不僅有大唐皇帝的指令,也有觀音菩薩的關注。
六、
當然,這種東西只能哄哄小妖怪,真正的大妖怪,就算是看到了通關文牒,也不會當回事的,畢竟他們本就是衝著唐僧是如來佛祖二弟子金蟬子轉世來的。
連如來佛祖的面子都不賣,會賣你觀音菩薩的面子嗎?
所以,唐王李世民給唐僧的通關文牒,本來就只能震懾周邊的國家,並震懾不住沿途的妖怪們。當然前面也分析過了,他本人也沒想過,沿途會遇到妖魔鬼怪。
事實上,我(楊角風)更傾向於,這份通關文牒是觀音菩薩授意唐王李世民弄出來的。除了監督與保護唐僧以外,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文化傳播。
這個也不用多解釋,西天取經本就是靈山眾佛設計忽悠李世民的,畢竟「送給你經書」和「我要去取經」差別大了去了。一個是被迫接受,一個是主動學習,孰優孰劣不用多說了吧?
而唐僧每到一個地方都交上通關文牒,這對於沿途的國家來講,實在是太震撼了。大家只看到,唐王李世民要派人去西天取經,而不是西天要把經書傳到大唐。連大唐這麼富裕的地方,都要去西天取經,我們實力遠不如大唐,該怎麼做呢?
於是西方文化入侵,變成了東方主動改變,等到大唐的百姓醒過味來,本土的道家勢力已經被蠶食的所剩無幾,遍地和尚了。
那麼,李世民沒有想到西行之路有妖怪,唐僧在聽到徒弟們的提醒時,又是怎麼看待沿途可能存在妖怪的呢?
七、
唐僧在離開法門寺的時候,曾經回答過這個問題:
「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我弟子曾在化生寺對佛設下洪誓大願,不由我不盡此心。這一去,定要到西天,見佛求經……」
在唐僧的心目中,只要我心裡不去想妖魔鬼怪,我就不會遇到妖魔鬼怪。而且我已經許下了大願,相信菩薩也會保佑我的,定能走到西天,見到佛祖。
那麼就回到我們的題目了,按照唐僧李世民自己的說法,他活了這麼大歲數了,除了涇河龍王來索命以外,也沒見到過其他妖魔。
同樣,唐僧也好,他的徒弟們也罷,也是在話語中透露大唐境內確實沒有妖怪,事實上也確實如此。那麼,這些妖怪們,為什麼不敢涉足大唐,只敢招惹沿途的小國呢?
要解釋這個問題,還得講一下,沿途的各國見到了唐僧之後,看了通關文牒,再聯想到大唐,都有哪些表現?
先說寶象國,自己的寶貝女兒丟失了十多年,為什麼就是找不到。按照他自己的話講,不知道派了多少人去找,但是就是找不到,沒想到竟然是被妖怪抓走了。
更不可思議的是,眾人聽唐僧這麼一說,全傻了:
「那學士讀罷家書,國王大哭,三宮滴淚,文武傷情,前前後後,無不哀念。」
為啥哭呢?
是因為,國王自己清楚,底下的這群人,是沒辦法去降妖的!
八、
事實上,在國王發出命令,要派人去救公主時,文臣武將一個個都退縮:
「那妖精乃雲來霧去之輩,不得與他覿面相見,何以征救?」
這個國家的綜合實力也是相當弱的,甚至都不如天竺國玉華州的幾個王子,人家聽說有妖精來了,拿著武器就要干他:
「莫敢是那山里走來的妖精,假裝人像,待我們拿兵器出去看來。」
如果這事發生在大唐呢?
別人不敢打包票說接不接這個差事,但是秦叔寶,尉遲公,是沒問題的。甚至,很多時候都不用他們親自出馬,找人畫個像貼在門上,妖魔見到都得嚇個半死。
不過,也不能怪寶象國國王,這國王孤陋寡聞,既沒有打過仗,也沒出過門,這還是百花羞公主親口說的:
「我父王不是馬掙力戰的江山,他本是祖宗遺留的社稷。自幼兒是太子登基,城門也不曾遠出……」
烏雞國的問題就更大了!
國王連個自己的得力助手都不懂得培養,半路上跑過來個野道士,他都敢重用,結果倒霉了吧?
你要是真這麼愛惜人才,為什麼人家文殊菩薩變成的和尚來化緣,不過說話難聽了點,就把人家扔河裡泡了三天?
再看人家大唐,當初觀音菩薩變成賴和尚沿街叫賣袈裟和錫杖,也是被其他人看笑話的,但是人家丞相知道國王的脾氣,熱情招待了觀音菩薩變成的和尚:
「我大唐皇帝十分好善,滿朝的文武,無不奉行。」
九、
其實烏雞國國王不懂識人,也不是致命的缺點,關鍵是他們不求上進,孤陋寡聞,還自以為是!
比如烏雞國太子,未來的國王,卻連周邊國家都不打聽清楚,一聽唐僧說自己有寶貝,他先鄙視上了:
「你那東土雖是中原,其窮無比,有甚寶貝,你說來我聽。」
車遲國跟烏雞國犯了同樣的毛病,自己國內沒人才,也不懂如何培養人才,也是重用三個來歷不明的道士,關鍵還沒人能識別出這是妖怪。
等到三位大仙被孫悟空整死了後,那個國王竟然無助地哭起來:
「卻說那國王倚著龍床,淚如泉湧,只哭到天晚不住。」
再後面就是西梁女國了,一聽說是大唐來人了,女王是欣喜若狂,就算是和尚,也要嫁給他:
「幸今唐王御弟下降,想是天賜來的。寡人以一國之富,願招御弟為王,我願為後,與他陰陽配合,生子生孫,永傳帝業……」
要知道,此時的她連唐僧長啥樣都不知道,而且她說的話中三句不離一個詞,那就是「御弟」。正是這個身份,讓她不管不顧,非要嫁唐僧,說到底,無外乎想攀上大唐這個高枝。
其實這也不怪她,誰讓她國家弱呢,抱大唐的大腿,總比抱祭賽國的要強吧:
「爺爺,此城名喚祭賽國,乃西邦大去處。當年有四夷朝貢:南月陀國,北高昌國,東西梁國,西本缽國……」
十、
別看祭賽國有四國朝貢,其實他們國王也是個昏君,竟然不清楚人家為什麼要朝貢,是啊,唐僧還以為:
「既拜為上邦,想是你這國王有道,文武賢良。」
其實根本不是這樣的,他的臣子都評價他是個昏庸的國王,都不清楚金光寺為什麼會發光,四方為什麼朝貢:
「這兩年外國不來朝貢,我王欲要征伐……昏君更不察理。」
朱紫國也不行,偌大個國家,連個會看病的太醫都找不到,為此國王自己都哭了:
「誠乃是天朝大國,君正臣賢!似我寡人久病多時,並無一臣拯救。」
是啊,你看你們大唐,君正臣賢,一個魏徵就甩我們文臣武將多少條街了,更何況還有那麼多能人異士,哎……
至於獅駝國,不用提了,整個國家都被妖怪滅了,更是沒法跟大唐比了。
再往後是比丘國,這個國君更昏庸,不務正業,整天想著花天酒地,最後身體被掏空,竟然想吃一千零一名小孩子的心肝。這種舉動連看門的老兵都看不下去了,說如今的比丘國改名叫小子城了。
甚至連驛丞也看不慣國王的做法,偷偷跟唐僧講:
「適所問鵝籠之事,乃是當今國王無道之事。」
滅法國也不行,做事毫無條理,哪一天睡醒了覺,腦袋一歪,就要殺一萬名和尚,還毫無緣由。
最後一個國家是天竺國,貌似離靈山最近,理應最信佛,其實不然,那裡的和尚都想著托生到大唐呢:
「我這裡向善的人,看經念佛,都指望修到你中華地托生。才見老師丰采衣冠,果然是前生修到的,方得此受用,故當下拜。」
十一、
通過分析這些國家,可以得知,這些國家,要麼國君昏庸,胡亂作為,導致民不聊生,也給了妖怪們機會,投其所好,趁虛直入。
要麼就是國內實在找不到人才,雖然國王也想自立自強,但最終被妖怪們利用,成了妖怪們的傀儡。
好不容易出來幾個稍微正常一點的國家,怎奈實力太弱,連周邊國家都難以抗衡,更不用講抵禦妖怪大軍了。
單從這一點上講,大唐就沒有妖怪們生長的土壤,也沒有給他們趁虛而入的機會。而且,在西遊世界,人族其實並不弱,妖族也沒有想像的那麼強大。
比如兩界山的劉伯欽,能在妖魔出沒的山林橫行無阻,還能稱為蓋世太保,絕不是吹的;玉華州的小王子們,都敢跟獅子精作戰,還能打贏了獅子,剝皮吃肉;還有傲來國的獵戶們,面對武裝到牙齒的花果山猴精們,縱使他們吃過蟠桃,喝過仙酒,不是照樣被虐?
更不用講民間還有袁守誠這樣的人物,朝中還有魏徵、尉遲公、秦叔寶這種人,一個能夢中斬龍,另外兩個單靠畫像就能嚇跑鬼魂。
畢竟妖怪們的最終進化,就是進化成人,人族是所有物種的最終進化形態,縱使是神仙,也脫離不了這個形態。
所以,大唐向來是不信鬼神的,若不是靈山精心策劃了李世民的地府一日游,他也根本不會派人去取經。
至於妖怪們,除非嫌自己活的歲數太長了,不然的話,是不敢到大唐搗亂的。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西遊,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