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線創始人加入合資公司,大眾智能化板塊日趨完善?

2023-09-15     汽扯扒談

原標題:地平線創始人加入合資公司,大眾智能化板塊日趨完善?

去年,為了補足自身智能化方面的短板,大眾宣布投資24億歐元,讓其軟體子公司CARIAD與地平線成立合資企業,並控股60%。該交易預計的是今年上半年完成,但之後便一直沒有消息,直到最近才傳出一些實質性的進展。

近日,有知情人士透露,根據此前大眾CARIAD公司任命合資公司CEO,地平線任命CTO的約定,地平線聯合創始人兼CTO黃暢已加入合資公司,規劃的業務範圍包括L2級輔助駕駛、高速領航輔助駕駛、自動泊車等功能。

同時,地平線還將從內部軟體算法團隊抽調上百人至與大眾成立的合資公司,並且隨著人員調入,合資公司規模有望達到300人左右。據了解,該合資公司不單單聚焦在智能駕駛晶片上,而是做軟硬一體的全棧式智能駕駛解決方案,這家合資公司將定位為,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的核心智能駕駛 Tier 1。

後續,大眾在中國市場推出的純電動車型(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大眾安徽)都將大規模搭載該合資公司打造的智能駕駛方案。這也意味著,大眾迅速轉向電動化時代已走到了關鍵時刻。

電動化轉型愈發急迫

全球複雜的經濟環境和電動化浪潮下,大眾的財務壓力正在加大。

2020年,全球資產管理集團駿利亨德森(Janus Henderson)針對全球900家主要企業發布的《公司債務指數報告》顯示,為應對新冠疫情,2020年全球各地的公司新增凈債務將多達1萬億美元。其中,大眾汽車的債務總量達到了驚人的1920億美元,是全球負債最多的企業,與南非、匈牙利等國家的公共債務水平相差無幾。

這一數據到了2023年,更是成倍的增長。德國工程師和電動汽車愛好者Alex Avoigt近期就發帖稱,大眾汽車的負債達到了4280億美元。

據悉,大眾的半年報顯示,截至6月30日,大眾的總資產為5813億歐元(6220億美元)。其中,1810億歐元被報告為股權。其他都是債務,即金融債務和其他債務,總額超過4000億歐元,負債規模介於葡萄牙和比利時的GDP之間。

該帖子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對此,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還回復道,「一場大清算即將到來」。並且,馬斯克還警告稱,包括大眾在內的傳統汽車製造商必須迅速轉向自動駕駛電動汽車,否則遲早會被淘汰。

轉型的突破口是智能化

事實上,大眾電動化轉型升級步伐並不算慢。比如在最關鍵的電池領域,大眾在2020年就以11億美元入股了國軒高科,布局的時間甚至要早於廣汽集團、蔚來汽車等大部分中國本土品牌,還在全球範圍內布局了電池供應鏈,並自建了電池工廠。

在電動化產品方面,大眾也已經有了自己的純電車型平台MEB以及從其上誕生的ID. 家族車型。不過,車輛的智能化、新興軟體的研發始終是大眾的一塊心病。

儘管大眾2020年就通過旗下軟體公司CARIAD,布局整車智能化,但進展一直不順利。大眾ID系列就曾因為軟體問題延遲,至今車機和智能座艙表現也不算很出眾。

據悉,國內包括ID.3、ID.4X、ID.6X、ID.4 CROZZ、ID.6 CROZZ等車型,經常因「車機低溫黑屏」、「車機黑屏重啟斷網」、「車機和儀錶盤經常黑屏」、「車機死機、中控黑屏」等問題遭到車主投訴。甚至還有一封《致上汽大眾的一封信》,其內容直指大眾ID.系列車型的車機問題。

智能化方面明顯的短板,一直有些影響ID.系列的發揮,加上在價格、續航等方面也不占太大的優勢,ID.系列在華市場表現也不溫不火。為此,進入下半年,大眾率先對ID.全系進行了降價,ID.3、ID.4 X、ID.6 X三款車型均推出限時優惠購車活動,優惠力度在3.7-5萬元不等,ID.6 CROZZ全系限時優惠4.5萬元。但對於一個品牌而言,降價促銷也不是長久之計。

多方下注「惡補」智能化短板

大眾很清晰,其智能方面的優化,必須提上日程。而相比投資,直接控股能讓大眾在二者合作中更加自主,而且也能更早更快更高效地集成其晶片加軟體的智能方案。

而作為中國領先的智能計算平台提供商,地平線顯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據統計,包括大眾在內,地平線目前已同奧迪、北汽集團、比亞迪、長安、長城、廣汽、吉利、理想等超20家主機廠及德賽西威、東軟睿馳、大陸集團、Freetech、佛吉亞、華陽、亞太、英博超算等多家Tier1達成深度合作,快速搭建了開放共贏的智能汽車生態。

大眾與地平線成立合資公司,一方面能從地平線方面獲取更多智能駕駛晶片和軟體相關的基礎能力,另一方面這種本土化的運作方式也更加利於大眾在中國市場推行差異化的產品和方案。

這一做法,和比亞迪與 Momenta,豐田與小馬智行成立合資公司一樣,比入股或投資自動駕駛供應商更便於技術融合,將來也有可能成為傳統大廠擁有自動駕駛的主流途徑。

不過,大眾汽車技術研發負責人Kai Grünitz近期也表示,「大眾不會把研發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我們和Mobileye、博世和地平線都在自動駕駛上有合作,會針對不同市場推出不同的自動駕駛系統。」

不僅如此,大眾還與中科創達在智能車載系統進行了合作,同時還入股了小鵬汽車,與上汽集團加深合作,引用對方整車生產平台共研產品,甚至是自動駕駛技術和智能座艙技術。顯然,大眾正通過投資、入股、控股等方式,與多方進行合作,以達到「惡補」智能化短板的目的。最終效果如何,讓我們一起期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9e14a256efb98be702b3e149b8ed4b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