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天時,老人們對「孩子不能光腳」這件事都會反覆強調。
孩子光腳在地上跑,老人拿襪子在後面追,邊追邊喊「寒從腳底起,不穿襪子,會鬧肚子、著涼的」!
於是在30幾度的天氣中,大人們舒服地穿著人字拖,寶寶的小腳丫卻被包裹在棉襪里,以防「寒從腳起」。
可寶寶的腳丫真有那麼脆弱嗎?光腳的後果真有那麼嚴重嗎?
其實,孩子在大熱天裡光腳不僅沒有健康隱患,反而好處多多,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寶寶光腳的那些事兒。
在一些老人看來,光腳會讓孩子招惹「寒氣」,久而久之,孩子會腹瀉、感冒、發燒,導致生病。
而事實上,所謂的「寒氣」本就是無稽之談,孩子之所以生病,大多是因為細菌病毒的侵入,和光腳並沒有因果關係。
比如流行感冒通常由流感病毒引起,當病毒通過空氣飛沫傳播,進入孩子的上呼吸道中後,會引發人體的免疫反應,神經系統開始讓人發抖、發熱,利用體溫升高來抑制病毒反應,淋巴細胞開始殺滅病毒,使人體變得虛弱,這些反應,都不是因為光腳、著涼引起的。
再比如腹瀉往往是因為吃了不衛生的食物,或者是貪涼,生冷食物刺激到了腸胃,人體一時間難以適應。
所以,從現代科學上來說,「寒從腳起」並沒有實際依據,光腳也並不會讓孩子生病,大家不必過於擔心。
有些家長摸到孩子小腳丫冰涼,會擔心凍到孩子,趕緊給娃穿上襪子。
其實孩子手腳發涼屬於正常現象,相較於成年人來說,孩子的新陳代謝速度更快,而手腳作為人體的散熱器官,本就更容易發涼,所以腳丫涼,並不代表孩子冷。
孩子的身體處在發育過程中,血液會優先供給最重要的內部器官,我們在判斷孩子冷暖時,應該以後背體溫作為標準。
如果孩子後背發涼,證明需要增添衣物;
如果後背出汗,代表穿衣太多;
如果後背溫熱,則代表溫度適宜。
1.刺激觸覺神經發育
寶寶的小腳丫上,分布著眾多神經末梢,當光腳踩在地面上時,可以更清晰地接收觸覺反饋,刺激觸覺神經發育。
尤其夏天時溫度適宜,我們可以帶娃光腳體驗沙灘、草地、水泥等等,讓孩子產生一系列的觸覺感染,從而提高觸覺敏感度,進行觸覺訓練。
2.幫孩子學走路
對於初學走路的寶寶來說,光腳能顯著提高穩定性,幫助他們保持平衡,不易滑倒,學得更快、更好。
國外有研究認為,光著的小腳丫,就是寶寶的第二雙眼睛,當光腳時,寶寶可以更好地感知地面訊息,更快學會調整自身走路的姿態和方向,走得更穩、更協調。
而當我們為他穿上小襪子時,就等於把寶寶的眼睛遮住,使其在學習走路時,不得不注視地面,從而忽略了腳部動作。
3.增強體質
寶寶經常光腳走路,可以刺激足底的神經末梢,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起到增強體質的效果。
像國外的一些幼兒園,老師經常會帶著光腳丫的孩子們進行慢跑,這就是非常著名的「赤足教育」,對增強孩子的體質很有好處。
1.注意地面安全
寶寶身體脆弱,我們在讓娃光腳的同時,尤其要注意地面安全,儘量保持地面乾淨、沒有水漬異物,防止寶寶摔倒受傷,或者踩到某些尖銳物體。
2.空調溫度太低不宜光腳
夏天開空調時,冷空氣下降,瓷磚地面會更涼,對於寶寶而言,這樣的溫度不太建議光腳。
3.孩子不樂意,不必勉強
光腳這件事因人而異,有的孩子喜歡光腳亂竄,有的孩子卻對光腳有所牴觸,我們不必勉強,一切應該以孩子的喜好為主。
當然,除以上3點外,有的孩子體質較弱,或者正處於感冒生病中,光腳也是不適合的,我們可以給娃穿上薄薄的小襪子,或者鋪上爬行墊,讓寶寶在墊子上光著腳丫,行走坐臥。
老苗結語:
雖說照顧寶寶確實要處處小心,但寶寶的小腳丫,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脆弱。
如果條件允許,寶寶又喜歡光腳丫亂竄的話,大家不妨趁夏天讓寶寶「撒撒歡」,也享受享受光腳的快樂。
今日話題:你會讓孩子在夏天光腳嗎?
我是老苗——一名80後超級奶爸,也是醫院裡最扎眼的男性護士長,歡迎一起討論孕育問題,也請你關注老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