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雲中河:鬧中取靜獨風雅

2023-10-19     忻州網

原標題:​忻州雲中河:鬧中取靜獨風雅

山西最美秋冬打卡地,你去過幾個?

每年的10月、11月是令人激動的,秋意未退,寒意未深,山西很多景區適合旅遊。出發時帶個背包,定會裝回滿滿的驚喜。

忻 州

雲中河:鬧中取靜獨風雅

山之南,城之北。一水中流,十里畫廊。是仰止,是歸處,是一河錦繡心成詩,是夢裡找尋的閬苑勝境圖。金秋十月,大地披彩,當眾多市民紛紛遠足去擁抱大自然、感受豐收的氣息和泥土的芳香時,驀然回首在忻州城區燈火闌珊處發現,還有個「鬧」中取靜獨風雅的好去處——忻州市雲中河景區。

層林盡染秋意濃,小橋流水傳溫情。放眼望去,紅花、綠樹、黃葉,處處五彩暈染;奇石、雕塑、題賦,處處相得益彰;小橋、流水、木屋,處處水墨傳情。

忻州古以「晉北鎖鑰」與「三關總要」著稱於世,又以「九峰雄峙」與「雙流合抱」聞名遐邇。「雙流合抱」之一流為忻州城南的牧馬河,另一流則是忻州城北的雲中河。雲中河發源於雲中山,自米家寨出山後,分為南北雲中河。忻州市雲中河景區位於忻州城區北10公里處的南雲中河中遊河段,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文明旅遊示範單位、山西省三星級城市公園、省級旅遊度假區、省級文明景區、省級文明旅遊示範單位、山西省第一批文旅康養示範區。景區內房車營地被認定為全國首批5C級自駕車旅居車營地。

雲中河景區以水域景觀為主線、植物景觀為基調,形成一河、二路、三湖、四場、五區、六橋、七壩的總體框架。景區東西長6070米,南北平均寬436米,總面積為265.08萬平方米。其中,陸地面積為193.3萬平方米,水域面積為71.78萬平方米。景區容納廣博、內涵豐富,有廣場、內湖、濕地、雕塑小品、石刻文化柱、鋼雕吉祥柱、景觀亭、景觀橋、運動場、汽車影院、野餐廣場、露營地、室外泳池、遊客服務中心等。

景區有遊樂場和房車營地兩大旅遊產業項目。遊樂場位於景區陀羅廣場兩側,含晉忻夢幻樂園和夢幻水世界兩大園區,老少皆宜,男女青睞。房車營地項目位於牧馬橋西側河道南岸,含營舍基地、服務基地、休閒基地三大部分,引入異鄉風格,鑲嵌北美情調,可住可餐,宜情養生,是一處自駕游愛好者極佳的旅遊集散勝地。

臨 汾

佛爺山:太岳山下大盆景

在秋日和煦的陽光中,走進天然「氧吧」,去登高望遠,徒步健身,既能遠離城市喧囂,又能領略秋韻、凈化心靈。這樣好的地方就是位於臨汾市翼城縣的佛爺山。

作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佛爺山宛如一組巨大的山水盆景擺放在太岳山麓下端。豐富的植物資源和珍稀的動物種類為佛爺山平添了盎盎生機,野生丹參、柴胡、苦參等中藥材和野生菌類賦予了大山鍾靈毓秀。其縱橫的山峰連綿起伏、錯落有致,一年四季美景不斷。秋季,層林盡染,五彩斑斕,野果飄香;冬季,冰掛林梢,玉樹瓊花,雪山林海。千百年來,它以瑰麗俊絕的奇山秀水和獨具特色的文化底蘊吸引著眾多遊客。它是翼城人引以為豪的自然家園,它的神秘也讓人充滿嚮往和幻想。

漫步山中,悠然自得,百鳥爭鳴,這裡有蒼勁翠綠的松柏,還有漫山遍野的喬灌,共同構成佛山林海,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登臨巔頂,俯瞰峰巒如聚、林海莽莽,河谷間片片田疇,阡陌交錯,村舍人家,歷歷在目。

傍晚時分,登上山頂,向下遠眺,層巒疊嶂,風景秀麗。山上的多寶塔、鐘鼓樓、樂樓等建築別具一格。登上山頂,遊客就來到佛爺山主體建築群。映入眼帘的「佛山仙境」山門,與戲台合為一體。外看是巍峨高聳的山門,內觀則是寬敞氣派的戲台,鐘樓鼓樓峙立兩側,氣勢恢宏。每年四月初八這裡會為遊客朋友送上戲曲演出,可以免費觀看。標誌性建築多寶塔如擎天柱直入雲霄,登上寶塔,極目遠眺,無限風光盡收眼底。

登臨佛爺山,開啟的是心境,陶冶的是靈魂,身臨其境,盡享美麗風光。浩瀚的雲海,壯麗的日出,神秘的佛光,神奇的陰陽界,更是這裡四季可觀的絕妙景致。

臨汾

人祖山:紅葉滿山雲翻滾

深秋的吉縣人祖山天高雲淡,重巒疊嶂。遊客在山林中漫步,觀層林盡染,聞紅葉之沙沙聲,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人祖山位於臨汾市吉縣壺口瀑布東岸,總面積203平方公里,是全國唯一一座以「人祖」命名的大山。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體驗基地。它不僅自然風光秀麗,而且人文底蘊深厚。先祖女媧、伏羲在這裡開創了中華最古老的婚育文明、農耕文明、祭祀文明、先天八卦和曆法文明,是當之無愧的中華聖山。人祖山植被極為豐富,植物有94科,約230屬、400餘種,森林覆蓋率高達91.4%,負氧離子濃度最高達40000個/立方厘米,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優越的森林資源使得人祖山四季美景,風光各異,變幻莫測。

金秋十月,人祖山便換上了一身輕紗般的紅裝,如雲似霞。漫山遍野的黃櫨,每一棵都披著一身火苗似的紅葉,在秋風中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響聲,連它們腳下的白茅草也被輝映得像是泛著一抹輕煙似的紅暈,真有「春色能嬌物,秋霜更媚人」之感。漫山遍野層林盡染,紅葉如血似火,躍動在目光所及之處。在蝶兒翩躚的舞姿中,在枝兒彎彎的柳腰中,在金黃燦爛的落葉中,大家可以觸摸到它的秋色,感悟到它的秋韻,領略到它的秋情,欣賞到人祖山的秋景,心情也就變得風輕雲淡了。

來一下人祖山,看一下漸變的美,不同尋常的秋!讓大家感受人祖山的秋意濃情,回味大自然的神奇旖旎。這裡的秋天除了滿山的紅葉令人心動,還有另一勝景令人嘆為觀止,那就是秋晨的雲海了。遊客從忘憂山莊出發沿人祖線盤旋而上,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行至半山腰,便可見霧從溝底緩緩升騰,一會兒就將連綿的群山隱沒了,遠望已分不清是雲是霧,只覺有種飄然欲仙之感。霧氣漫至道路,將人和車也籠罩住了。在迎祖亭停車靜觀,除了翻滾的雲霧和微涼的氣息什麼也看不到、覺不著,立於人祖山,讓人有與聖潔的雲海擁抱的衝動。這裡的日出雲海更是一幅浩瀚壯闊的畫面。

待紅葉褪盡,人祖山就進入蕭瑟之冬了。瑞雪飄滿人祖山的溝溝坎坎時,最愜意的事情就是上山看雪景。驟雪初霽,站立於山頭,世界是一種相對的靜態。潔白的雪把冬日裡沒能驅散寒意的太陽襯得更高更亮。在陽光照射下,人祖山的天空是透徹明凈的藍,逾越生命,穿越歲月,闖入銀裝素裹的世界。放眼望去,漫山的青松、紅梅與白雪形成紅綠白相間的美麗畫面,令人陶醉。

晉 中

雲竹湖:波光瀲灩秋意濃

深秋時節,榆社縣雲竹湖景區秋意正濃、秋色正好,千餘公頃的湖面波光瀲灩、如詩如畫、景致怡人……儼然一幅流動的生態畫卷。沿著湖邊蜿蜒曲折的公路漫步,廣闊多姿的雲竹湖既可游湖、泛舟,亦可垂釣、騎行,湖邊的農家樂遊客不斷、歡聲笑語,令人意猶未盡、流連忘返。

雲竹湖位於榆社縣西南,湖區地域跨雲簇鎮和河峪鄉兩鄉(鎮),系海河流域南運河水系、濁漳河支流。雲竹湖水面寬闊、風景秀美,擁有豐富的水文及生物資源,26公里的湖岸線婉轉綿長,狀似鳳凰展翅,岸上山巒疊翠,與國保單位福祥寺、崇聖寺遙相呼應,「山、水、禪、鳥、村」渾然天成,素有「太行明珠」的美譽。

坐落於雲竹湖畔的岩良村,三面臨湖,風景如畫。村民劉俊鵬把農家小院精心改造成有12個房間的「水鄉居」,裝修別致,經營用心,頗受遊客歡迎。他說:「每到周末和節假日,房間早早就預訂完了。借著雲竹湖旅遊開發的東風,日子越來越有奔頭了。」像劉俊鵬一樣,全村已有十多家村民在經營農家樂。

在此基礎上,榆社縣逐步開發以濱湖、森林等環境為依託的自然療養機構和養生中草藥種植產品,積極構建集養生、養心、養情於一體的山水生態型康養度假區。以環湖綠道為紐帶,榆社縣構建雲竹湖綠色運動廊道,串聯水上運動基地、卡丁車基地,結合運動管理、賽事舉辦等逐漸完善戶外運動體系,打造雲竹湖水、陸、空多維度的休閒運動體系,「文旅+康養+運動」的融合發展模式效應逐步凸顯。

位於北緯37°黃金緯度的榆社雲竹湖,夏無酷暑、冬無嚴寒,負氧離子富集,植物精氣充沛,是開展森林康養體驗活動的絕佳選擇。這裡交通區位優勢十分顯著,兩條國道、兩條高速公路、一條高鐵縱橫交匯,榆社西高鐵站距汾邢高速雲竹湖站僅1公里,距雲竹湖景區僅1.6公里。目前雲竹湖景區能夠在吃、住、行、游、購、娛等角度為遊客提供多樣選擇,用優質服務讓遊客玩得安心、順心、開心,以足夠的誠意讓遊客感受特色、滿足需求,乘興而來,愉悅而歸。

運 城

鹽湖區鴨子池濕地公園

四季輪迴,風景交替,深秋的鴨子池,蘆浪翻滾,蘆花綻放,隨風起伏的蘆葦盪,為秋日的鴨子池增添了一抹迷人的神韻。

鴨子池位於運城鹽湖以東,歷史上為保護鹽池而建,總面積4.7平方公里。近年來,隨著鴨子池水生態綜合提升工程的實施,這裡逐漸形成集蓄水、滯洪、生態於一體的原生生態濕地系統,處處水清草肥、景色宜人。來到池東新修的大壩觀景台,兩側水域煙波浩渺,將全線貫通的鴨子池環湖路與一堰之隔的七彩鹽湖環湖路相連,一幅天人合一的大美勝景令人心曠神怡。

建議大家下午四五點來,這時候的陽光正好,不管是順光還是逆光,都是絕佳的背景板,分分鐘拍出自帶氛圍感的秋日大片。除了觀賞蘆葦盪,這裡也是騎行的好去處。迎著秋日暖陽在池畔騎行,全程風景如畫,絕對是一種享受。

運城

永濟市伍姓湖

伍姓湖的蘆葦盪里藏著獨家秋景。

伍姓湖是山西省最大的淡水湖,水域面積11.3平方公里,放眼過去,水光凌凌、煙波浩渺,粼粼的波紋和蒼茫的遠山相映成趣。走近伍姓湖,水草豐茂,大片大片的蘆葦叢與湖水相依相伴,美不勝收。環湖而行,河岸曲折的棧道,水灣停靠的小船,讓人不由想起那個「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江南美景。

伍姓湖環湖公路全線貫通,騎一輛自行車在這裡慢慢前行,一路上波光粼粼的河水,不斷變幻的景色,美到沒朋友。

運城

平陸縣馬泉溝

如果你期待一場盛大唯美的紅葉之旅,馬泉溝必須排上隊。

寒露過後,隨著秋風一場連一場地吹過,馬泉溝的樹葉由綠變紅,迎來了它一年中的高光時刻。馬泉溝位於平陸縣三門鎮東部的小山村,距縣城50公里,因山路蜿蜒曲折,若驅車從縣城前往,需要近兩個小時。但當你看到攝人心魄的美景時,會覺得此行值得!馬泉溝村村域面積30000餘畝,溝岔縱橫,山清水秀,森林覆蓋率達82.4%。萬畝黃櫨,是大自然給馬泉溝村的饋贈。在100餘種的野生灌木和保護林,主要以黃櫨灌木為主,其次還有白皮松、黃連木、山楓樹等七八種林木,在時間的浸染下,造就了馬泉溝一望無際的紅。

近年來,馬泉溝村圍繞紅葉旅遊文化景區,重點打造紅葉觀賞區、健身步道、錐子山、蓮花台、峨羅山登山區域等主要景點和基礎設施。更美好的觀景之地指日可待。

來源:山西新聞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9becf0b78942da056a8e290f49f4d6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