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集|烽火中的刀馬旦女團,唱念做打爭C位,一招一式總關情

2023-02-26     科技創新集

原標題:劇集|烽火中的刀馬旦女團,唱念做打爭C位,一招一式總關情

夜晚星空 你只看見 最亮的那顆

人海中你崇拜話題最多 最紅的那個

誰不覬覦著要站在舞台中央

光環只為我閃爍

散場後落幕後誰關心你想什麼

誰在乎你做什麼

——《浮誇》

《刀馬旦》(1995)海報

1995年TVB推出台慶電視劇《刀馬旦》,由周慧敏、梁藝齡、陳錦鴻、譚耀文領銜主演,星光璀璨,美人如雲。

「小四喜」戲班裡的「養成系」小花旦們跟著師父勤學苦練,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舞,為了唱好每一個舞台,為了得到「青春製作人」的青睞,也為了單純地掙一口飯吃,女團姐妹們在烽火中經歷了一場亂世悲歡離合。

周慧敏飾沈菊仙

《刀馬旦》雖然是台慶劇,但是由於題材和文化原因播出受冷,成為了TVB歷年收視最低的台慶劇。劇集在引進內地後,卻得到了觀眾的認可,主演周慧敏繼更是成為了大家心目中的玉女掌門人。

劇集描述民國初期,軍閥混戰之際,由坤班組成的「小四喜」戲班通過自身努力獲得觀眾認可,並展開各自人生經歷的故事。在民初「女人唱戲有什麼可看」的社會背景下,「小四喜」經歷了解散重組、師父亡故、師姐妹嫁人、小師妹「人言可畏」身亡身亡等諸多變故,終於憑藉自身能力在梨園界立了足。

「小四喜」戲班(《刀馬旦》花絮照)

民國時期的坤旦雖也曾有過高光時刻,但是江湖多險惡,藝人們容易受到惡勢力的欺凌和控制,很多坤旦最終成為高官與富商的小妾,但大多身世飄零。

動盪年歲里的「梨園女團」,烽火一起,各自離散,江湖兒女打進滾滾紅塵,命運的浪潮將你我拍過來,打過去,他鄉故知,久別重逢,你已不是你,我也不是我。

來以來去難去,數十載的人世游,「小四喜」七姐妹在這個時代中演繹了姐妹情、師徒情、亂世愛情,單純可愛的她們,勤練每一個動作,珍惜每一次舞台,經歷每一段變故,她們在烽火歲月中定義了女團標準。

經典劇照「小四喜」七姐妹缺了菊秋許秋怡

關於戲的戲:

坤角的時代背景:

因為封建舊觀念重男輕女的支配,從前京劇演員只有男性沒有女性,舞台上的女性也有男性反串扮演。到了清光緒中葉出現了女演員,但是受到其實,被稱為髦兒戲,進不了大班。男角成為「名伶」,而女角則稱為「坤旦」以示區別。

坤班被男角嘲笑(《刀馬旦》截圖)

在當時最為時尚的上海,晚清時期已經出現了女性演員,但不成氣候。民國初年,為了繁榮市面,維繫人心,終於開男女合演之禁,但好景不長,京中一人聯名提出「男女合演有傷風化,應予取締」,經呈報京師警察廳批准,限期施行。

「小四喜」戲班(《刀馬旦》花絮)

而坤角想要繼續演出,就只能創組坤班,清一色由女演員出演。坤班女角想要唱出個舞台出來,需要比男角更多的勇氣和毅力,而且在這個社會雜亂的年代,女性要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唱大舞台,唱折子戲,唱堂會,票選「四大坤旦」,她們等待著每一次的Pick,每一次助力,用最好的模樣,去最美的地方,住進你的心裡呀,約定一起綻放。

女團的自我修養:

《刀馬旦》的故事,就在這個背景下展開了。

這齣關於梨園舞台的戲,台前幕後讓人看到了「女團」風光背後的心酸,願我如煙還願我曼麗又懶倦,看我痴狂還看我風趣又端莊。

劇集第一集,那邊是風光的大舞台上,名伶梅老闆贏得滿堂彩,台下即使有槍聲響起,台上演員自巋然不動。而另一邊,小四喜姐妹好不容易接到一個在「大世界遊樂場」頂替雜技表演的演出,卻因為台下觀眾的騷擾在現場打了一場架。

晚上師父拿著戒尺教訓小四喜,「你們要全情投入才能把角色發揮得淋漓盡致,你們的本分就是唱好一齣戲……」

當姐妹們說起:「難道我們要給人家侮辱嗎,人家扯我們的衣服不能反抗嗎,人家打我們也不能還手嗎?」

這個時候師父心軟了,行頭當了,錢也給人賠了醫藥費,接不到活兒的「小四喜」面臨著回京解散的壓力……

她們期待有出頭之日,於是拚死堅持,熬過苦日子,一定就能看到希望。

熱愛舞台的姐妹們,爭C位的沈菊仙和尚菊笙,沉穩的隊長梅菊花,俏麗擔當阮菊玲,可愛的貪吃擔當洛菊葉,氣氛擔當王菊燕,張菊秋,她們希望在舞台上唱出最好的自己。

姐妹們被師父責罰(《刀馬旦》截圖)

姐妹們在一起的生活是多麼的開心,她們一起下跪求師父責罰,她們希望能被人看得起可以多唱幾場演出,她們為彼此的成功而開心祝福,為姐妹的痛苦而打氣加油,尤想菊仙出嫁前夜,姐妹們的祝福讓這個小破房子顯得如此的溫暖。

這些努力與熱愛,這些互相幫助的精神,就是女團的自我修養呀!

菊仙與菊笙在爭吵中建立了友情

眾姐妹安慰被嘲諷的菊仙

人性的爭鬥:

安於江湖與名利爭奪

「你不會放棄京戲,我也不會放棄京戲的。」

「有京戲就有小四喜,有小四喜就一定有我們。」

姐妹們在爭吵之後,還是能齊心協力地把飄散在風中的戲碼撿回來,並互相打氣,擁抱在一起,此時的她們,雖然窮困潦倒,雖然師傅被陷害關進了大牢,但依然沒有放棄,緊緊地擁抱在了一起。

坤班被禁,姐妹面臨解散風險

菊燕選擇了在這個雪夜離開了小四喜,「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不知道我選擇的路對不對,你們一定要爭氣。」再次見到菊燕,她已經成為了光彩照人的「月曆皇后」。

離開「小四喜」,離開梨園後單飛的菊燕

被羞辱的菊玲最後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人各有志,是不能勉強的。」

「無論小四喜還剩下多少人,我們一定要守下去。」

鏡頭另一邊,以為嫁了好人家的菊秋,家道中落,婚後的丈夫失去了一切還染上了賭癮,菊秋甚至去干苦力活兒撐這個家,好在他們都在生活的打擊中重新找回了自己,在勞動中改造了自己。

菊笙唱《白蛇傳》一朝成名,被評選為「四大坤旦」之一,成為了有著無數粉絲應援的紅星。

菊玲卻被媒體誣陷「九流戲子勾引大少爺」而不堪重負選擇了身亡,留下了「人言可畏」的字條。

江湖路遠,有人峰迴路轉,有人喪失自我,有人衝上雲霄,有人香消玉殞……

你們是上山的人,上山的人永遠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為他曾經風光過,你還在山下;山上的人千萬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為不定什麼時候山下的人會爬上來。

在命運的面前,要做的大概就只能是不忘初心,勇敢選擇,心存善念,方能一往無前吧。

赤誠深情與世俗偏見

浩光與菊仙的相遇,是失意後的迷路與浪漫的空中飛行。

浩光與菊仙從天而降的緣分

他們愛得純粹,愛得不顧父母媒妁。

選擇了愛,便一心一意。但戲子在封建大家長的眼中是不登大雅之堂,丟人現眼的,這樣的婚姻絕對不能在大戶人家出現。

可大戶人家也有破敗之時,浩波被當作亂黨抓走之後,她依然把自己當媳婦兒,侍奉著落魄的、曾對她冷嘲熱諷當面羞辱的公婆,無怨無悔。當浩波再次出現時,已經是「前清駙馬」、形同陌路的路人甲,她依然在等待著愛,這份愛支撐著她一直在唱,雖然不知道能否再相見,不知道再見是何時。

身為「特務」的浩波,只能對菊仙「陌路以待」

麻將桌上,大帥家的姨太太們和菊笙打著麻將,交口稱讚是菊笙的戲迷,卻轉頭又對大帥的兒子說「不要再去找那些不三不四的戲子了」。

菊笙頂得住世俗的偏見,卻沒頂住既生瑜何生亮的爭搶,姐妹有難時,她挺身而出;師父重病時,她跳舞籌錢;心上人愛別人時,她忍;跟大師學戲時,她拼。可是當她一點點失去了她的光芒時,她變得刻薄,變得沉淪,失去愛,失去舞台,她終究沒能逆天改命。

梁佩玲飾菊笙,一曲成名

菊仙與菊笙分唱青蛇與白蛇

我們終究是活在「自我」和「他人」的眼光中,尤其是愛情。

一個世俗封建、偏見頗深的時代,終究是一場愛而不得的悲劇。

菊仙與菊笙彼此安慰

婚禮上的當場呵斥

被抓走的浩波與落難的家庭

歷史的選擇: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動盪年代中,誰也沒有機會也沒有能力真真正正地去享受愛情、功成名就。

世瀟洒轉、戰火紛飛中的愛情,「潛伏」著為革命奮鬥的男男女女。TVB的劇集總是習慣誇張地表現人物境遇,簡單地處理一些歷史情節,臉譜式地刻畫反面角色、用漫畫式的手法舉重若輕地描繪壞蛋,劇中各個割據爭權的大帥無一不是歪瓜裂棗、姨太眾多、色慾薰心、心狠手辣,小丑般出現,將壞與邪通通都寫在臉上。

但是對於那些真性情的男女,卻捨得多著筆墨,描寫她們堅強地為美好生活而奮鬥,哪怕付出鮮血,也要拼出一個新世界。

眾姐妹為菊笙祝福

世界之大,人又何其渺小,人在歷史中就像一粒沙,但歷史卻做著自己的選擇。

每一個時代都不一樣,但每一個時代的努力都一樣。

在《刀馬旦》劇中,作為舞台上的前輩名角兒,高一鳴告訴諸位菊字輩姐妹們,「只要有一個觀眾在,也要把戲唱好!」在一個災難的年歲里,台上的演員們能為舞台堅持自己的藝術理想,能為了自己的愛至死不渝,是一件多麼令人讚佩的事情。

這麼多年過去,有夢的女孩們終於可以想唱就唱,唱得響亮,就算沒有人為我鼓掌,至少我還能夠勇敢地自我欣賞。

七姐妹初心難忘

《刀馬旦》女團,讓人記住的依然是其中的愛恨離愁,讓人心疼是永遠不變的那些黑暗中的人心光輝,讓人像永遠銘記的是「小四喜」七姐妹成團出道的美好初心!

盛世當下,pick me up的旋律火熱,那些票選助力,那些赤誠熱愛,那些盈眶熱淚,那些燈光花火,那些閃亮夢想,都讓她們在自己追夢的路上恣意奔跑,邁向燦爛千陽。

是歷史的選擇,讓今天的生活有夢可做。

願所有的美夢,都能在奮鬥中成真。

成團之夜,感謝我們生活的這個幸福時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9b87ac59997bfc62f9fe93dc81e04e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