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墳三不帶,後人福氣來」,節掃墓有什麼帶的呢?

2022-04-03   時尚小好哥

原標題:「上墳三不帶,後人福氣來」,節掃墓有什麼帶的呢?

節掃墓祭祖是我國的傳統,掃墓事實上是對先祖和去世親友表達的一種思念之情。一般祭奠的時候,可以捎上幾樣他們生前喜歡吃的果蔬和糕點,以表敬意,這也是我國民間的一種傳統習俗。

「上墳三不帶,後人福氣來」

事實上,掃墓也是有規矩的,帶祭品的話,傳統上是講究單數的,可以是一、三、五的數量,一個、三個或是五個都符合傳統,祭品最忌諱雙數。俗語云:「祭三貢四」就是指祭祀和上貢時候的傳統規矩,這種祭祀最為講究,要切記才可不鬧笑話。

而在正式的掃墓活動里,掃墓者們通常會帶素食果蔬、糕點、酒水等,當然也有傳統風俗較為濃重的地方會帶三牲(雞、豬肉、魚)。但大部分地區都有細微區別,各地的風俗講究有所不同,只需要跟隨當地的風俗即可。不過在民間,這掃墓祭品中還是有一些禁忌的,譬如有「四帶,三不帶」的說法,掃墓祭祖的人們就需要注意了。

一、辟邪物品不宜攜帶

首先是辟邪的物品不宜攜帶。因為古人一旦逝去,就是去往另外一個世界了,畢竟是陰陽相隔,如果帶著一些辟邪的物品,非常的不妥。比如桃木劍、硃砂、黃紙等等物品,如果帶著這些東西去祭拜,可以試想一想,先祖如果真的有靈,還能放心享用眼前的貢品嗎?

還有桃子和石榴,桃子雖然有長壽之意,但桃木在民間通常被認為是用來辟邪的;而石榴則有多子多孫、紅紅火火的意思。所以,在古人眼裡桃子和石榴在五行之中,都屬於至陽的水果,有驅邪的作用。要是真用這樣的水果去做掃墓的祭品,實在是對先祖的大不敬,也失去了掃墓原有的意義。因此,這一類的水果,不宜帶去掃墓當祭品。

當然了,這雖然只是封建社會的迷信說法,但這麼多代傳承下來,也逐漸成為了一種風俗文化,避開攜帶這些物品,也算是對先祖們的一種尊重。

二、著裝無需太艷麗

衣飾也需要搭配得體,咱們節掃墓拜祖的目的是紀念和哀思先人,並非是去遊山玩水的,所以在飾品和衣著上也要格外注意。我們前去祭拜的時候,不宜佩戴過於鮮艷惹人注目的飾品,自己身上穿的或者攜帶的艷麗衣物也不要帶,一來會被外人笑話,畢竟紅艷的東西只有辦喜事的時候才穿,來祭拜祖先,穿著佩戴這些東西也很不適宜。

據說如果真是攜帶了這些東西去掃墓的話,祖先要是泉下得知,肯定也會認為這是不孝之舉,又怎麼可能會給後人賜福呢?

所以咱們一般節去祭拜祖先,衣著上只要大方得體即可,儘量不要出現這些和掃墓主題相衝突的行為,這天咱們大可以身著素裝去掃墓。

自古以來,人們都提倡文明掃墓,杜絕無意義的糧食浪費。所以,上墳掃墓的祭品,在傳統習俗中,等掃墓祭祖的儀式完畢後,祭品是可以拿回家給小孩吃的,千萬不要覺得有什麼忌諱,其實民間普遍認為,吃上供的食品會得到祖先們的賜福。

三、這些食物不宜帶

水果里的梨也不能帶,因為梨的諧音是「離」,這含有分離、離別的意思,這是非常忌諱的;還有就是成串的水果,譬如葡萄、荔枝龍眼等等,用這些成串的水果當祭品掃墓,有跟故人成串「走」的意思,很不吉利;

再有就是香蕉,因為顏色偏黃,在古代算是帝王皇族御用的顏色,在古人的傳統觀念里,這樣的水果也是不宜當做祭品的,強行用之的話,有不尊重先人的嫌疑。所以,咱們在掃墓祭祖的時候,儘量不要購買這類水果當做祭品。

再有就是空心之物也不合適用來當祭品。試想,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應該以誠待人,才會符合的傳統。比如無籽的西瓜和空心的李子等等,如果說掃墓祭奠先人的話,假如帶著空心的糕點和水果當祭品,其行為不但不合時宜,反而有「無心」不誠之嫌,也是對先人的不敬,基於這點,還不如不帶呢。

時代變遷,實際上掃墓祭祖活動中擺放祭品,就只是一種傳統風俗而已,其主要的意義還是表達對先祖的感恩、思念之情。所以,對於有象徵性的祭品,還是要符合規矩才好。掃墓祭祖要攜帶符合自己當地的傳統風俗之物,忌諱的水果、點心等最好不要帶,不為其它,就圖一個吉利和安心。您當地的風俗習慣是怎麼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