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看《大宅門》:才明白,虎爸白景琦註定會養出敗家子

2022-04-18     王宜電影解讀

原標題:三看《大宅門》:才明白,虎爸白景琦註定會養出敗家子

中國老話有云:「虎父無犬子」,但虎爸白景琦偏偏就生了一個犬子,而且還是一個敗家子。

這個敗家子,頂著一個充滿希冀的名字:敬業,寓意為敬業樂群。但,事與願違,他偏偏玩忽職守,一事無成,且處處坑爹。

這個敗家子大名:

白敬業

01

白敬業是白景琦的長子,二奶奶的長孫。

作為白家兩代掌門人的後代,敬業從出生起便備受期待。

與景琦出生時哈哈大笑的怪異不同,敬業出生時,哇哇大哭,健康且充滿活力,因此,敬業備受二奶奶與二爺穎軒的喜歡。

因為他的降生,母憑子貴,黃春也得以正式回歸白家。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敬業是一枚福星。遺憾地是,敬業沒有與父親相守的福分。直到四歲,敬業才第一次見到自己的父親。

初見父親,那個高大威武的男人把幼小的敬業嚇壞了。當景琦親昵地抱起他時,敬業直接哇哇大哭起來。

從前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長大後,竟然生了一個哭唧唧的小慫包。

景琦看著自己的哭包兒子,大為不爽,直接將敬業扔給了黃春,並說道:「

什麼玩意兒這是!

」「

最討厭男人這幅模樣!

」「

你個沒出息的樣兒!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做:首因效應,指的是雙方第一次見面的印象將對今後交往關係產生深遠影響。可以說,景琦與敬業的父子關係深受首因效應的影響。

景琦從第一眼見到敬業開始,便是大失所望,瞧不上;而敬業對景琦產生的恐懼,也影響了他的一生。

敬業四歲以後,景琦常駐北京,沒有返回濟南。但是,周旋於商場、情場的景琦,依舊忽略了敬業的成長。他把敬業的教育都甩給了黃春。

景琦早忘記了,在他的成長時光里,父親穎軒如何地陪他長大,並悉心教育。

黃春從小沒有父母,壓根沒有優秀的教育榜樣可以模仿,而二奶奶年歲已高,對敬業寵溺有加而管教不足。

在此情形下,來自姥爺貴武強大的基因悄悄地影響了一個少年,一棵青蔥的樹苗悄然長成了歪脖子樹。

02

雖然敬業變為了二世祖,但,他也不是一事無成。畢業於北大國文系的他,是家中少有的高知識分子。但是,敬業的文學才華還沒有施展,便被景琦叫回了家中,子承父業。

敬業從小害怕父親,不敢拒絕,心不甘情不願地回歸家族。

他按父親要求,到百草廳配藥房當職。

剛去一個月,敬業便一鳴驚人。

他將偷奸耍滑用在了製藥上,在製作九轉金丹時,直接減少了兩道工序,並剋扣了三分之一的細料,百草廳名牌產品變為了偽劣產品。

關於兒子的混帳,景琦一無所知。等到塗二爺與許先生遞來辭呈時,才後知後覺,怒髮衝冠。

後來,針對敬業的混帳,白景琦做了四件事彌補:

首先,向塗二爺,許先生致歉;其次,承諾敬業永遠退出配藥房;再次,當著所有人的面,將所有的九轉金丹付之一炬,直接損失七萬兩白銀;最後,要求敬業在藥王神位前,焚香認罪。

白景琦利用高超的危機公關技巧,滴水不漏地將危機變為了機遇,不僅挽回了白家老號口碑,還順道打了一波廣告,這樣的處理方式堪稱完美。

但,美中不足的是,景琦偏偏忘記了對敬業的事後教育。

損失七萬兩白銀是件大事,也是教育兒子的良機,本以為睿智的景琦會以此事為戒,與敬業促膝交談,了解敬業的真實想法,以修正敬業的敗家路線。但,景琦的處理方式讓人大跌眼鏡。

事後,在九轉金丹事件的總結宴上,景琦很草率地便給敬業安排了另一件重要差事:

跟隨塗二爺、許先生去安國辦藥。

這相當於一個人走路,前一秒,還七扭八歪,自個兒絆自己,後一秒,便要求參加跨欄比賽。景琦拔苗助長式的培養,恰恰助長了敬業的敗家德性。

03

二十多年前,景琦跟隨著兩位資深購藥專家前往安國,從此才打開了中藥世界的大門。所以,景琦便認為同樣的方式,用在敬業身上也會奏效。

可惜的是,敬業不是景琦。

敬業明面上不敢說一個不字,只能聽從父親的安排。但,繞過景琦,敬業又到了二奶奶與黃春面前連聲抱怨。二奶奶疼孫子,破天荒地竟讓丫鬟槐花陪著去,而且要多帶錢……

在這樣的優渥條件下,敬業才勉強上路。

前往安國的路上,敬業一會兒嫌熱,一會兒又怕冷,一頓折騰;到了安國以後,開市之日,他睡到日上三竿,打破白家傳統,錯過藥王廟開市儀式,也失去了露臉機會;後來,他終於起床,走到街上,看著藥材市場上各種粗人來來往往,敬業的輕蔑之情溢於言表。

好不容易捱到午飯時分,看著塗二爺和許先生點的白水麵條,敬業徹底不幹了,說:「這飯壓根不是人吃的」。當兩位老人建議敬業可以省點錢給家裡人帶禮物時,敬業直言,家裡沒有什麼需要他帶的,直接拒絕,然後扔筷子奔向了好館子。

曾經,白景琦也處在同樣的場景下,也曾抱怨吃得太簡單了,然而,白景琦還是穩穩地坐在那簡陋的飯桌上,有滋有味地吃完了飯,歸家時,景琦為家中每個親人都置辦了禮物,一方硯台更成為了穎軒最愛。

編劇巧妙地讓景琦與敬業跨越時空,處於同一情形下,更突出了敬業的朽木不可雕。

到了晚上,敬業去賭坊賭錢,直接輸掉了12萬。那錢比本次辦藥的錢還多。

塗二爺與許先生本以為敬業早已經嚇得魂飛魄散,結果,找到敬業時,二世祖正悠閒自在地抽大煙,並淡定地出主意,不能告訴爸爸,向奶奶拿錢。

彼時的敬業沒有心疼將近七十的二奶奶會如何心驚膽戰,也沒有考慮輸了12萬,對白家打擊有多大,他只是催促趕快拿錢帶他離開。他的自私自利,可惡至極。

敬業的安國辦藥之旅,最終以景琦向楊九紅借了十二萬印子錢了結。印子錢是景琦一直最憎惡的,但為了救敬業,景琦把原則都打破了。

當敬業回到大宅門,景琦恨鐵不成鋼,一頓教訓,敬業自此成為了瘸子。

這是敬業最深刻的教訓,又是景琦的一次教育良機。但,景琦又錯過了。

臥床半年,景琦沒有去醫院看望敬業一眼,他無暇了解敬業的心思,也沒有留意兒子動向。

所以,敬業悄默默地出院後,很快又給景琦捅了婁子。

一心想發家致富的敬業,偷拿了家裡5萬兩銀子,承攬了做軍需被服的生意,結果老毛病犯了,他把廢紙當做棉絮縫進了被服里,得罪了軍爺,因此,被下了軍牢。

但,直到被關進軍牢一個月後,景琦才從王喜光口中得知了兒子的事情……

古話有云:「不痴不聾,不做家翁」,但,景琦對敗家兒子的寬鬆與懈怠,讓人瞠目結舌。面對一個坑了19萬兩白銀的敗家子,睿智的景琦不僅不嚴加看管,還依舊不聞不問,這樣的荒唐,只有一個原因可以解釋:

在教育子女上,景琦壓根沒有上過心

後來,白家又花了4萬兩銀子才撈出了敬業。短短一年時間裡,敗光家裡28萬兩白銀的敬業,從此只能做一個閒散人員,白家的核心與他再無關係。

04

縱觀《大宅門》,會發現敬業雖然生在白家,卻沒有白家人的樣子。

在白家,奉行「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醫德仁心,執著於家族榮譽的捍衛,這些白家賴以生存的精神本應該刻在敬業骨子裡的,但在敬業身上,都變為了虛妄。

撇過家國大義,在人品方面,敬業也差了許多。

他缺乏感恩之心,不懂孝順為何物,自私自利,偷奸耍滑,敬業就像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油鹽不進。任大羅神仙都無可奈何。

當然,敬業的橫空出世,並不是偶然。

很多人把敬業的混帳,歸咎於二奶奶與黃春對他的寵溺,甚至連姥爺武貝勒的基因遺傳也不放過。但,很少有人將敬業的不成才與白景琦聯繫起來。

私以為,敬業的混帳與景琦有莫大關係。

在敬業的三個人生階段,景琦對兒子的教育與引導一直是缺席的。

幼年時

,敬業缺少父親陪伴,成天生活在女人堆里,身邊沒有男性偶像,所以缺少了剛性與韌性;

少年時

,白景琦雖然回到了大宅門,但對兒子不聞不問。這個時段,是培養責任心和擔當的關鍵時期。景琦的疏忽,導致了敬業對家族產業壓根不了解,不懂其中的門道訣竅,更產生不了敬畏之心。

青年時

,長偏的敬業屢屢犯錯,作為,父親景琦每次都會救場。但,救場過後,就是一頓打罵,一味批評,然後不了了之。景琦對敬業的教育,猶如隔靴搔癢,治標不治本。對於敬業的敗家思想到底是怎麼來的?他的真實想法是什麼?景琦從來沒有了解過,也沒有耐心去了解。

作為一個國文系大學生,敬業也是驕傲的。對於私塾畢業的景琦,敬業只有「怕」,沒有「敬」,所以,他害怕挨景琦的打,卻總把景琦的話當耳旁風,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更重要地,言傳身教,作為父親,景琦又給了敬業太多的不良示範。

景琦花錢如流水,壓根沒數,於是,敬業也揮金如土;景琦娶了窯姐楊九紅做姨奶奶,敬業便小小年紀吃花酒;景琦向來率性而為,於是,敬業的由著性子胡來,可惜的是,敬業沒有父親的能耐,最後只能被性格反噬。

05

大宅門裡有很多對父子。

白萌堂與白穎園、白穎軒、白穎宇,白穎軒與白景琦,白景琦與白敬業,但唯獨景琦與敬業的關係是畸形的。

他們之間的關係不像父子,反而像前世的冤家聚頭。

敬業一次又一次的敗家,簡直就是氣死景琦的節奏,活脫脫的一個討債鬼;而景琦對敬業的失望歸失望,竟然也能狠心到把兒子打殘,也是狠心的活閻王。

兒好何須父業,兒若不肖空積

」,

景琦為他的商業帝國費盡心血,更渴望有後來人繼承事業,卻不知一個敗家子的超能力,能讓一切毀於一旦……

「養不教,父之過」,當景琦明白這樣的道理時,已然晚矣。

【互動】

你還記得《大宅門》里的白敬業嗎?來評論區,和我們交流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9a6b9eafdcbe14179e1200e042a49c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