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星不「恆」,如今已經是人類的共識了。儘管擁有著讓人類望洋興嘆的壽命,恆星也還是會有走向滅亡的一天。在如此浩瀚的宇宙里,恆星的數量豈止是用一個「億」就能形容的。因此,就算恆星壽命再長,受基數的影響,恆星的消亡在宇宙中也是此起彼伏,屢見不鮮的。
不過,近些年來,科學家們發現了一些恆星的異常消失,讓他們一頭霧水,難以解釋。
這一批恆星位於天狼座。早在1950年3月16日,美國海軍天文台(USNO)的科學家們將望遠鏡對準天狼座,拍攝了一張圖片。
等到2016年,瑞典的一些天文學家將望遠鏡對準了這張照片里的位置。他們滿以為利用比六十多年前更先進的望遠鏡可以發現更多恆星,結果反而發現有一顆恆星消失了!
恆星的消失有多種可能,比如死亡、被吞噬等(顯然,單獨恆星的運行離開是不太可能的,畢竟它們距離如此遙遠,別說六十年,就是六百年後再看那片星空,各個天體的相對位置都不會有太明顯的變化)。
天文學家們持續觀察了三年,結果更加驚人。當他們利用更先進的望遠鏡觀測時,不僅仍然無法找到那顆消失的恆星,而且陸續有更多的恆星消失。到2019年的時候,消失的恆星已經超過了100顆!
那麼,它們是死亡了嗎?
看起來,死亡是恆星消失的最常見情況,但是這一次情況不同。首先,我們可以肯定它們不是變成了白矮星或者中子星,因為即便變成了這兩種天體,望遠鏡依然可以觀察得到。如果想逃離望遠鏡的觀測,除非變成了黑洞。
可是,就算變成黑洞,這裡仍然有些問題無法解答。這支來自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和西班牙的科學家的聯合團隊表示:短短三年的時間裡,超過一百顆恆星變成黑洞,未免有點太離奇了。而且,就算是變成黑洞,目前我們也沒有見到任何案例、同時也沒有任何理論可以支持恆星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轉化為黑洞的情況。也就是說,就算它們變成了黑洞,也不會三年之內就迅速地轉化,而是需要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當其他的可能性都無法解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有些科學家再次聯想到了外星文明。
很多人會由此一下子想到戴森球,也就是人類設想中通過極其巨大的設備罩住恆星從而攫取恆星能量的超級科技。這個可能性並非不存在,也可以解釋這些恆星突然消失的現象,但未免有點牽強附會,同時也有很多說不通的地方。比如:到底是什麼樣的文明,三年的時間就需要製造一百多個戴森球去攫取那麼多恆星的能量?
總之,不論是外星文明,還是黑洞的出現,都只是眾多可能性中的一個。在這個廣袤的宇宙中,還有很多天體理論是我們完全未知的。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這個現象其實看起來那麼理所當然。只有不斷地探索,才能讓我們更好地理解這個宇宙的所有秘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9M2kKW8BMH2_cNUg5xr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