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迅:讓環保變得輕鬆有趣

2020-02-17     中國家永遠愛你

在36歲生日的前一晚,周迅金雞封后,成為華語電影界大滿貫影后:香港金像獎、亞洲電影大獎、台灣金馬獎、金雞獎、百花獎……2010年初,靠影片在內地打天下的周迅,說著中文,以「亞洲新勢力」的身份,接受了CNN的專訪。同期,她的肖像登上法國主流雜誌《LE POINT》的封面,雜誌認為,「這張臉能代表當下時尚自信的中國年輕一代。」



周迅環保有自己的行事風格。見到她的時候,她正坐在休息室里和記者打招呼,然後習慣性會抱著自己的深紅色水瓶,慢慢地小口小口喝水。這個普通的深紅色水瓶已經跟了她差不多3年,幾乎是周迅出門隨身必帶物品之一。她背著環保袋,裝著水瓶,呆在片場拍過戲,參加過飯局,混過朋友的派對活動,去商場購物……

「她拒絕使用一次性用品,小周一直以來都在積極倡導「不欠地球的生活方式」周迅身邊的工作人員阿美告訴記者。



現在,環保在內地演藝圈是個時髦的名詞。有人認為,周迅終於開始大張旗鼓,在環保領域收復自己的失地。其實,她是內地明星低碳第一人,低調地做了3年環保意識推廣工作。早在2008年,她就打出低碳概念,成立了自己的環保項目「OUR PART我們的貢獻」 。

2007年,周迅在無意中看了一部紀錄片《不能忽視的真相》。她當場被震撼住了:「過去,我對環境也不太了解,看完電影之後,我才知道什麼是震驚,原來地球發生了這麼可怕的問題,呈現在我眼前的是直線上升可怕的數字。」周迅立即跟團隊商量,能不能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行動,去告訴大家環境現在面臨的有問題。機緣巧合,2008年,她被任命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親善大使,工作職責是向公眾推廣環保意識傳播,同時,周迅成立了自己的環保項目「OUR PART我們的貢獻」,這也是中國明星第一個環保項目。



也是從那時候起,她開購買自己的碳排放,為乘飛機、汽車等這些生活常規事件對環境的破壞買單。這些錢被用在上海、內蒙古。「這是挺好的一個方式,簡單可以做到。」周迅說。

當時,大多數媒體、公眾都對環保並沒有清晰的認識,環保也不像現在是熱鬧話題。因為周迅經常要看很多生硬、複雜的環境報告,啃深奧的專業詞彙,她開始打算用漫畫的形式來為公眾做一些小貼士,讓環保變得輕鬆、快樂、幽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9JjLU3ABjYh_GJGV6U0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