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疾控局」最新消息,
2023年10月,
全國(不含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
和台灣地區)
乙類傳染病中
登革熱病例新增5388例,
具體情況一起來看!
據「國家疾控局」17日消息,2023年10月(10月1日0時至10月31日24時),全國(不含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地區,下同)共報告法定傳染病935171例,死亡2501人。
其中,乙類傳染病中登革熱病例新增5388例,無死亡病例。
具體如下:
甲類傳染病報告發病2例,均為霍亂,無死亡病例報告。
乙類傳染病中,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外,共報告發病305852例,死亡2499人,其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白喉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無發病、死亡報告。
報告發病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病毒性肝炎、肺結核、梅毒、淋病及登革熱,占乙類傳染病報告病例總數的93.1%。
同期,丙類傳染病共報告發病629317例,死亡2人。報告發病數居前3位的病種依次為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和其他感染性腹瀉病,占丙類傳染病報告病例總數的94.9%。
啥是登革熱?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通過媒介伊蚊叮咬傳播,是夏秋季常見的蚊媒疾病,臨床上的潛伏期通常為5天-8天。根據症狀不同,可分為典型、輕型與重型。典型症狀包括持續發熱、頭痛、肌肉痛、關節痛等,嚴重時可致死亡。
其中,輕型登革熱症狀與流行性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似,易漏診。
其中,輕型登革熱症狀與流行性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似,易漏診。
典型的登革熱臨床表現為發熱、「三痛」(劇烈頭痛、眼眶痛、關節肌肉疼痛)、「三紅」(面、頸、胸部潮紅)、結膜充血、皮疹等。
目前尚無特效的抗病毒治療藥物
目前登革熱尚無經審批註冊的疫苗上市,也就是說現在還沒法通過注射疫苗預防登革熱。
目前尚無特效的抗病毒治療藥物,主要採取支持及對症治療措施。治療原則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防蚊隔離。重症病例的早期識別和及時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關鍵。
如何預防登革熱?
如果去登革熱流行區,穿長袖衣褲, 儘量選擇淺色,外出使用蚊蟲驅避劑等驅蚊產品, 避免被蚊蟲叮咬;
出門前可以在酒店房間使用蚊香、滅蚊氣霧劑等,哪怕是高檔酒店,也要注意室內滅蚊;
如果在逗留期間出現可疑症狀,需要及時就診;
返回本地後,如果2周內出現發熱,要及時就診並說明登革熱流行區旅行史;為了防止將疾病傳播給家人或他人,請配合當地衛生健康部門登革熱防治要求;居家或住院治療時,做好防蚊隔離,包括使用蚊帳、紗門紗窗、穿長袖衣褲、噴洒蚊蟲驅避劑等措施,減少不必要外出活動。
來源 國家疾控局、中國新聞社、央視新聞、中國疾控動態
一審 朱時佳
二審 張渝浚
三審 祁淑彬
這世界沒有你的和
還能轉嗎?硬撐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