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命中無法割捨的東西,衣依不舍半生緣

2022-04-19     小凡娛影

原標題:我生命中無法割捨的東西,衣依不舍半生緣

作者:笑笑 來源:美篇App

整理我的衣櫃,猶如和我的新朋舊友攀談。這些九零後、零零後、一零後們跨越時空在這裡相聚,似乎並沒有違和感。這裡的每一件衣服,都有回憶,有故事,有溫暖。從布料(毛線)入眼、入手,到精心裁剪縫製(編織),最後美美地穿上身。它們讓我體驗著動腦動手的艱辛,品嘗著收穫成果的喜悅,感受著技藝長進的滿足,與我結下不解之緣。

鄰居大嬸會剪會做,我就去觀摩,然後回家實踐。把大人的舊褲子拆開剪成我能穿的,一針一線縫起來。沒想到第一次就成功了,褲子穿上很合體。我高興地在屋裡走來走去,又試著抬腿,不料刺啦一聲膝蓋處破了,連補也補不起來了。

我為能穿上自己做的合體的衣服而欣喜,也因能為父母分擔家務而快樂。父母的自豪掩飾不住,老家的爺爺看到我給他做的布鞋笑得合不攏嘴,逢人就炫耀。

後來我下鄉了,一年回不了幾次家,有限的時間裡我總是趕著給家人做衣服做鞋,有時也帶著做鞋材料回鄉下做。

不過由於實踐的機會多,我的技藝不斷提高。拿著別人的東西練自己的手藝,累雖累了,也算是付出值得。

後來離開了農村,再後來我有了小家,工作辛苦,家務繁重。想給孩子做雙鞋,可做的速度趕不上孩子腳長的速度,再加上生活條件也好一些了,買鞋方便了,我做鞋這項技能便從此捨棄了。

做衣服這項技能卻一直捨棄不掉。

也許是習慣了勞作,也許是對自己所做的衣服情有獨鍾,也許是別人央求不好意思拒絕,也許是看到我的家人、我的父母、我的兄妹及家人因我的辛苦付出而收穫了更多的美好和快樂……總之,這件事不得不堅持。

在那個生活較為艱難的年代,我用我的辛勤勞動為家人及身邊人解決了一些生活難題,帶來了一些滿足和快樂,也得到了他們的真誠相待和幫助,也被他們記住,想起這些心裡暖暖的。

時代發展使製衣穿衣成為越來越方便的事,對此我深有體會。我從一針一線手縫做起,到熟練掌握機器縫製技巧;從使用火上燒的鐵熨斗到使用蒸汽調溫電熨斗;從做母親的挖襟便服、父親的四個兜幹部服,到後來做各式各樣的服裝;從穿著自己做的西裝走在服飾尚處單調的北京街頭時吸引周圍人的目光,到如今誰穿什麼別人也不會在意……

一切都在發展變化,不變的是我與衣服的情緣。

這是一件逾越三十年卻仍在穿的衣服。當初有人請我做衣服,拿了件很不錯的樣衣,我做的也讓她滿意。後來我在地攤上見到這樣一塊布頭,花色質地都很合我意,就買來也照這樣衣做了。同款式後來又給別人做過兩三件。這衣服現在穿起來也覺得好看,會繼續與我共度時光。

這衣服前襟衣角的設計我很喜歡。當初看到一個電視劇中的人物前襟衣角有些設計,一晃就過去了。我受了啟發,就做了這種似樹葉似水草的設計。後來我也把它用到衣領角上,領口再加飄帶,很有美感。

我設計的這款襯衣很多人說好看,我更鐘愛,樣式不變顏色相近的我已相繼做了三件,遺憾的是做這最後一件時已買不到顏色正質地柔的好布料了。

多年前用流行的鳳尾花織就的毛衣仍喜歡穿。那時很忙,織毛衣又很費工夫,好在年輕時眼疾手快,又善於見縫插針,得以留下這經典花形的織物。

退休那年一下子閒得無聊,用半年時間織了這件細線毛衣,穿過多次並不起球,也因此成了我衣櫃中的常駐嘉賓。

近年來視力大不如前,又很難買到合適的布料,因此很少做衣服了。又覺得有的衣服稍加修改就能穿出新的感覺,就可以讓生活繼續美下去,所以有時就做些修修改改的工作。像首張圖中那件焦糖色大衣,二十多年來就經歷了由雙排扣到單排扣、由大領到小領、由直腰身到增加了腰帶的變身過程。

生活在繼續,我的衣服們也終將有淘汰的一天,但是我們這半生的緣分已經成為我生命中無法割捨的東西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996f336527d3b187ce462301f2eb3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