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中有「三道」

2024-10-31     千龍網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省桐城市六尺巷考察時強調,「六尺巷承載著中國古人的歷史智慧,要弘揚好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互禮讓、以和為貴,解決好民生問題,化解好社會矛盾,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我們應從「六尺巷」典故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和合之道、清正之道、治理之道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轉化為切實推動工作的思路和舉措。

品讀「六尺巷」中和合之道,秉持和合共生的精神觀念。「六尺巷」雖寬不過「六尺」,卻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美德中「以和為貴」博大精神理念。俗話講,讓禮一寸,得禮一尺。清康熙年間,張英「讓他三尺」所體現的克己讓人、寬容大度的品德,立起了為政者的標杆。廣大黨員幹部是做群眾工作的,要讓群眾滿意,自己首先要有一顆寬容心、禮讓心、謙遜心,只有不計較、多奉獻、少索取,以百姓心為心,把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真正踐行群眾路線,贏得群眾信任和支持。

品讀「六尺巷」中清正之道,守牢大公無私的廉潔意識。「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一句中「只為牆」道出文華殿大學士張英的「廉潔奉公」。在面對家族與鄰里的土地糾紛時,他以公正、平和的態度處理,不貪財、不謀私,深知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應當用於為民眾謀福祉。廣大黨員幹部要深悟其中的廉潔智慧,做到一心為公、大公無私,敬畏權力、廉潔用權,嚴格要求自己和親屬,不義之財不取、不正之風不沾、不法之事不幹,經常照鏡子、正衣冠,打掃思想上行為上的「灰塵」,努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

品讀「六尺巷」中治理之道,共繪社會治理的生動篇章。以古鑒今,以文化人。「六尺巷」所包含的文化內涵與精神理念,經過歲月積澱和歷史淬鍊,融入符合新時代發展要求的基層治理理念,形成「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廣大黨員幹部要從六尺巷典故中汲取歷史智慧,將「以禮為先、以讓為賢、以和為貴」融入到基層治理的方方面面,以「拳拳公僕心」謀求基層治理「新思路」,以「涓涓為民情」夯實基層安定「新根基」,以「灼灼赤子心」繪就基層治理「新篇章」。

豐臺區 郭子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992acbaff58f929c1d997123ee49d5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