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資源•自然生態|颱風「卡努」——連續反轉的路徑地理視角看各種風

2023-08-18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原標題:課程資源•自然生態|颱風「卡努」——連續反轉的路徑地理視角看各種風

颱風「卡努」——連續反轉的路徑

今年第6號颱風「卡努」(KHANUN)於8月10日10時在韓國慶尚南道沿海登陸。自生成以來,「卡努」的移動路徑非常曲折,剛生成時,它的路徑較為穩定,向西北方向移動;8月3日,在我國東海海域停滯不前,並在4日完成急轉,向東偏北方向移動;8月7日,「卡努」又在海面上大角度轉向北偏西方向,直奔朝鮮半島。

8月11日23時前後,「卡努」在遼寧省莊河市沿海登陸,登陸時減弱為熱帶低壓,之後風力進一步減弱,中央氣象台12日02時對其停止編號。

01

第一階段——循規蹈矩、積蓄能量

7月28日至8月2日,「卡努」自生成以來,順著副高外圍引導氣流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於7月31日下午發展為超強颱風級。在這個階段,由於「卡努」北側的副高較為強盛,在副高南側偏東氣流的引導下,「卡努」向我國浙江沿海靠近。

02

第二階段——步履維艱!V型急轉彎

8月3日,「卡努」距離浙江約300公里左右。8月4日前後,受北方高空槽東移影響,「卡努」北側的副高斷裂變弱,西行速度減弱;而此時「卡努」北側和南側高壓「勢均力敵」,故造成了它在東海長時間的滯留;之後,位於「卡努」北側的高壓愈發衰弱,南側洋面的副高持續加強,偏西氣流開始引導它向東偏北方向移動,迫使它完成V字急轉彎,並逐漸遠離我國。

03

第三階段——二次掉頭,直撲朝鮮半島

8月8日,在「卡努」東行的過程中,位於它東側的副高迅速發展壯大,在「卡努」東行的路上形成了一個「高壓壩」,再次阻擋住去路。「高壓壩」的存在使得「卡努」只能減緩步伐,之後又在副高的偏南氣流引導下,二度掉頭,完成了一個直角轉折,逐漸向韓國南部沿海靠近。10日上午,颱風「卡努」登陸韓國南部沿海。

你了解

大風的標準是什麼?

我國哪裡的大風最多呢?

大風的「門檻」有點高

總的來說,地球上的風是由太陽輻射引起的。

太陽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受不同緯度、地形地勢、海拔等影響,各地大氣受熱不均。某地的地表空氣受熱膨脹變輕進而上升,周圍較冷的空氣就會流入填補;上升的熱空氣在高處冷卻後,又成為冷空氣沉降至地面。隨著這一冷熱循環過程,近地表的空氣產生流動現象,風就形成了。

大風有成因

冷鋒過境。北方或西北方冷空氣入侵境內,有時會伴有雨、雪、降溫,這是因為暖空氣被冷空氣楔抬起而迅速上升凝雲致雨的緣故。

動量下傳。此類大風來勢迅猛,一二個小時即可伸展數十至數百公里,有明顯的日變化,多數出現在午後12—19時,最大風速往往出現在地面溫度最高、空氣對流擾動最盛的15—17時,此後風勢隨溫度下降而減弱,待至日落即告平息。動量下傳的偏西大風秉性乾熱,一般不會帶來雨雪。

熱力對流產生的地方性積雨雲大風。夏季地面受熱強烈,大氣對流旺盛,上升氣流達到凝結高度形成積雲,如對流繼續發展,積雲將會發展成積雨雲。這種大風與積雨雲相伴而生,所以也稱積雨雲大風,往往同時發生雷電和陣性降水,即雷雨。

暴雨都分等級

那大風當然也有其標準

風力

風力是指風吹到物體上所表現出的力量大小。

我國發布的《風力等級》國家標準中,根據標準氣象觀測場10米高度處的風速大小,將風力等級依次劃分為18個等級,這裡的等級就是說的「蒲福風級」。「蒲福風級」是英國人蒲福於1805年根據風對地面(或海面)物體影響程度而定出的風力等級。

在冬春季節

其實風力可能只有三四級

遠遠達不到氣象上大風的標準

在氣象觀測業務規範中

一般將瞬時風速≥17.2米/秒

風力達到8級以上時

才能稱作大風

如果一天中出現過大風

則記為一個大風日

在我國

雷暴、颮線、龍捲、氣旋

冷空氣等天氣系統活動

引起的大風會帶來災害

其中

雷暴、颮線、龍捲等

屬於強對流天氣

近年來我國年均單站大風日數在波動中減少

有研究表明這極有可能與全球變暖密切相關

究其原因,全球變暖後,海陸溫差相對變小,使得東亞季風減弱,空氣流動速度相對降低;而且,快速城市化進程,可能會導致原有自然地表景觀大大改變,土地利用變化更為多樣性、城市房屋高度和密度日益增加,這些人為活動,導致地表粗糙度有不同程度增大,從而導致風速整體減小,大風日數也整體減少。

在變化趨勢的空間分布上,我國絕大多數地區年際大風日數呈減少趨勢,僅在內蒙古西北部、新疆東部、青海西部和西藏西南部及東北部等地呈現增加趨勢。

南北方城市大風季節分布大不同

在我國北方大多數城市中

春季(3-5月)

是一年中大風最多的季節

冬春交替

冷空氣勢力仍比較強勢

而此時太陽直射角逐漸向北半球偏移

並且

地面接收到的太陽輻射日益強烈

地面升溫加快

高低緯度之間

形成了比較大的氣壓梯度

因而比較容易出現大風天氣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也來聽聽平哥為大家講的風吧

帶你看看我國哪裡大風多

我國高海拔地區的年大風天高於低海拔地區;峽谷地帶大風天比周圍多。

我國有大風多發區

一是青藏高原,年大風日數多達75天以上,一年有1/5的時間都是大風天,是我國範圍最大、日數最多的大風區。

二是內蒙古中北部、新疆西北部,年大風日數在50天以上。

三是東南沿海及其島嶼,年大風日數多達50天以上。

此外,山地隘口及孤立山峰處也是大風日數多的地區 。

你對風還有什麼想了解的呢

5G備考資源,隨問隨答,專題設計,優質課件,請掃碼加入知識星球

推薦關注防失聯純地理知識公眾號——譚老師講地理

註:本文由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自各地理公眾號等,一併致謝!若引用不當可以隨時文末留言聯繫註明來源或刪除,歡迎大家標註來源轉載、文末點擊分享、收藏、點贊、在看就是我們更新的動力!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更多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986b33a7a21ff4957d339ceb93f89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