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Watch上這個我用了兩個月的功能,你一定要試試

2023-11-21     機智貓

原標題:Apple Watch上這個我用了兩個月的功能,你一定要試試

作為一個Apple Watch的深度用戶,從第一代起我就一直在用,看著它的使用場景越來越多,支持的功能越來越豐富,但它的操作邏輯一直沒有變過通過數碼錶冠、觸控螢幕以及Siri進行操作。

直到金秋Apple Watch Series 9/Ultra 2發布的時候,蘋果為它賦予了一個全新的手勢操作——雙指互點(Double Tap),讓我們在不方便使用另一隻手操作的時候,通過一個簡單手勢,即可接聽電話、遙控播放等,科幻電影里的操作,終於走進了現實。

對於Apple Watch這個沒有攝像頭,無法通過視覺捕捉用戶手部操作的設備,識別雙指互點在大家的認知中似乎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功能,看完發布會的我,同樣這麼覺得。所以,我自然成為了沖首發的一員,在深度體驗了兩個月之後,我發現這個手勢操作已經深深地融入我的生活了。

雙指互點,旦用難回

雙指互點這個操作沒有任何學習成本,來電時只需輕抬手腕,然後將拇指和食指快速觸碰兩下就能接聽——當然據我實測,其他手指也行,只是觸碰的力度不太好掌握。在成功觸發後,手錶會輕輕震動給出反饋,同時在螢幕頂部顯示一個手指捏合的圖標,整個過程流暢自然,方便快捷。

接聽電話只是它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它還能在早上起床時關閉鬧鐘、攀岩時單手接聽電話、烘焙時開始/結束計數器、抱娃時繼續播放視頻、遠程控制iPhone拍攝……

不僅是在這些場景,生活中可能許多時候我們都存在類似情況,難以通過觸控操作來操作Apple Watch,雙指互點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隨著體驗的深入,我已經越來越離不開它了。

結合多數人的使用習慣,我總結了幾個較為實用的剛需場景:

音樂及視頻控制:不僅是iPhone原生的Apple Music,像是QQ音樂、嗶哩嗶哩等第三方平台同樣支持,在播放時Apple Watch會自動切換到播放介面,雙指互點可實現暫停/播放或者是切歌等操作。

計時器和鬧鐘:可暫停/繼續計時器,鬧鐘響起時則是快速跳過(9分鐘後再次提醒),如果能設置成關閉鬧鐘會實用一些。

手電筒:該功能相對更適合Apple Watch Ultra 2用戶,雙指互點可在常亮、閃爍、紅光之間切換——戶外探險難免發生意外,需要的時候,通過Siri打電話求救後,再打開手電筒用手勢切換到SOS模式,就能增添一分避難的希望。

接電話:目前只能先接聽再掛斷,如果新增一個直接掛斷的自定義設置會更方便,畢竟如今的騷擾、推廣電話確實太多了。

指南針:切換羅盤顯示方式,商場找車位或者戶外探險有點用處。

遙控拍攝:多用於多人合照場景,拍攝時通過Apple Watch查看取景框,同時無須觸控操作,擺Pose更自由。

目前,相對比較實用的就是這些功能了,總結一下就是,在Apple Watch的當前頁面,雙指互點操作往往指向了你最想要進行的一個操作,不用過多的思考,捏就完事了。當然,目前適配的應用還不是特別多,對不支持的操作,Apple Watch的捏合手勢會輕輕搖動,反饋還是挺直觀的。

從此告別「意念回復」

在這段時間的使用下來,我覺得以上幾個操作都只能算是原有功能的錦上添花,畢竟根本就不會有人給我打電話(哭)。真要說徹底改變我的使用習慣,還是得看高頻應用——微信。

以前我在Apple Watch上看到好友發來的消息,通常情況下只能通過預設短語、鍵盤錄入、手寫輸入這三個辦法進行回復,至於語音輸入,則要通過多次點擊才能使用,再加上Apple Watch螢幕尺寸有限,操作的確不太方便。

如此一來,仍然只能掏出手機敲字,更多的時候則是通過意念回復——告訴自己到家之後一定回,但是等我想起來往往已經是第二天了。

現在就不一樣了,收到微信推送之後,直接雙指互點就進入了語音輸入介面,說完之後再次互點即可完成發送操作,幾秒鐘就可以完成,不用手忙腳亂地在Apple Watch上點擊、滑動,即使是另一隻手空閒著,也會方便很多。自然就減少了已讀不回的情況。

不僅如此,相信大家看到微信推送都會「不受控制」地拿起手機回復,但這樣一來,很有可能順便刷刷朋友圈,再看一下短視頻……使用Apple Watch雙指互點操作來回微信,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我使用手機的頻率,算是一個意外的收穫了。

穿戴設備交互維度的升級

從戴上Apple Watch Sieris 9到現在差不多兩個月了,現在回過頭來看,這個雙指互點的功能已經融入了我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比如趕去開會的時候抱著iPad或者MacBook、打著雨傘在街邊步行、手握方向盤開車、逛完超市回家提著一大包東西、啃雞腿時滿手的油污……

相信佩戴過智能穿戴設備的小夥伴都會和我一樣,遇到過太多次不方便觸控操作的場景,穿戴設備廠商們肯定在為此努力,但截至目前,也只有蘋果在最新的Apple Watch Series 9/Ultra 2上拿出了真正能夠解決問題的方案,通過雙指互點的簡單操作,就能妥善地搞定難題。

其實早在初代Apple Watch發布之後(2015年),蘋果就申請了手腕肌肉運動感知等相關專利,而在watchOS 8中,蘋果就通過輔助功能實現了握拳等隔空操作,在多年積累之後,才最終推出了面向大眾用戶的雙指互點功能。

至於具體的原理,大致就是通過傳感器捕獲手部肌肉的運動,同時手指運動會導致血液流動發生變化,在一系列的數據加持下,最終得到「用戶的手指互點了」這一結論,在沒有攝像頭進行視覺捕捉的Apple Watch上,能做到如此高的判斷精度,的確十分難得。

當然,這和Apple Watch Series 9/Ultra 2上搭載的S9 SiP 晶片是分不開的,四核神經網絡引擎不光算力強悍,它還擁有突出的機器學習能力,正因為如此,雙指互點也成為新款Apple Watch的獨享功能。

回顧歷年的Apple Watch乃至整個智能穿戴設備行業,各家的每一代設備都會加入一些實用的功能,但是在Apple Watch Series 9/Ultra 2之前,智能手環/手錶的交互方式就幾乎沒有變過,如今終於有了新的突破,無論對蘋果還是整個智能穿戴設備行業,都可以說是一次跨時代的升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9848ad933400a18a4a0ef6dcc20389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