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爆髮式增長到市場應用,eVTOL行業的這一問題依然有待攻克

2023-02-27     看航空

原標題:從爆髮式增長到市場應用,eVTOL行業的這一問題依然有待攻克

2月17日,我國企業億航智能所研製的載人級自動駕駛飛行器EH216在日本大分縣大分市田之浦海灘完成了其在日本的首次載人飛行演示。

據介紹,此次飛行全程沒有飛行員,EH216搭載的兩名乘客在飛行器上全程無需做任何操作。這是日本境內首次由自動駕駛的電動垂直起降(eVTOL)飛行器實現載人飛行。

從2022年初至今,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產業乃至整個UAM(城市間空中交通)市場呈現爆髮式增長——各國航空製造企業紛紛入局,不斷有新產品問世、試飛或試運行。

eVTOL的優勢在於可充分利用立體空間資源,提高城市出行效率,因此也被冠以「空中計程車」之名。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在2022年針對eVTOL這一全新品類飛行器初步規範了適航審定標準和路線。

衝刺認證,2023將成為eVTOL適航認證關鍵年

但在適航以及實際運行中,作為一種新興飛行器,eVTOL要進一步發展,還有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噪聲。

eVTOL商業公司對降噪技術的探索

提出上述觀點的人,是美國著名電動航空初創公司Whisper Aero的執行長馬克·摩爾(Mark Moore)。他解釋說:

要使一款eVTOL產品在區域空中交通或城市空中交通領域實現盈利,這款產品每小時至少需要完成20次起降操作,每天需要完成數百次操作。

要完成這樣頻繁的運行,必須考慮在本地設置起降場地——而由於eVTOL的飛行路線必定被居民區環繞,即使選擇露天停車場或是高樓頂部的直升機停機坪作為起降場地,只要它的噪聲很大,周邊居民也難以忍受。

目前,已經發生了一些對無人機送貨的投訴,即使是十幾千克重量的貨物,由無人機在100米高度運送,依然會產生不小的噪聲。

Whisper Aero 公司目前專注於設計更安靜的eVTOL產品,譬如其研發的9座型區域電動飛行器Whisper Jet;此外,還為美國國防部開發了一款名為Whisper Drone的驗證飛行器。

該型號主要為測試高效、低噪聲電動飛行器推進技術,第一次飛行測試已在2022年3月15日完成。

Archer Midnight

不過,eVTOL這條賽道上的玩家眾多,主打降噪技術的公司也不止Whisper Aero 一家。

美國Archer公司的Midnight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也在追求高性能、高安全性和低噪聲特性,其公關總監曾表示:「Midnight將比直升機等其他飛機安靜得多。」

NASA關於eVTOL的噪聲研究

除商業公司外,NASA也已經啟動了一項「革命性垂直升降技術」(RVLT)項目,負責該項目的研究人員正在探索如何降低eVTOL配置的多個部件的噪聲。

這項研究將促使NASA能夠開發出一種噪聲預測工具,準確建模和預測在城市中運行的eVTOL噪聲源,航空製造商們可以使用這款工具來減少eVTOL起飛、飛行和降落期間的噪聲影響。

NASA高級空中機動通信負責人特蕾莎·懷廷(Teresa Whiting)報告說:

這是 NASA對傳統運輸工具和直升機進行長期研究,以了解如何降低機身和發動機噪聲的結果。

作為RVLT項目中的一部分,美國穆格飛機製造公司(Moog Aircraft Group)研發的SureFly S250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原型機,在2022年夏季接受了NASA的噪聲測試。

SureFly S250成功升空後,懸停在由28個傳聲器設備組成的陣列上方,這些設備負責接收噪聲。穆格公司的研究人員表示:「為了儘量減少飛行中的噪聲,我們可以根據飛行方向引導噪聲,並用特質材料研製螺旋槳,再以更低的速度飛行。」

穆格公司表示,還將對eVTOL轉子和輪轂進行更多研究,以提高降噪效率。

行業與社區應共同監測噪聲

多年來,國際直升機協會(HAI)一直在推進Fly Neighborly項目:該項目旨在讓航空器運營商、飛行員和當地社區的利益相關者共同努力減輕飛行器噪聲。該項目組成員均為航空製造產業的領軍企業,這些龍頭公司拿出時間來研究噪聲問題,並制定解決方案來解決噪聲問題。

HAI總裁兼執行長詹姆斯·維奧拉(James Viola)曾表示:

HAI相信存在維護社區利益的兼容性方案,通過與飛行器運營商和居民代表的合作,找到雙方都能看到積極成果的妥協方案。

2023年初,HAI舉辦了關於航空器噪聲對居民社區影響的線上研討會,重點關注幾款主流的直升機發出的噪聲。在會議上,有行業專家提出了可減少聲音對居民影響的替代飛行操作,包括在不同高度飛行、尋找替代路線以及以降低噪聲水平的方式著陸。

顯然,這些意見對於eVTOL行業的發展很有參考意義。

根據Whisper Aero公司此前的研究發現,分貝水平並不是衡量噪聲的唯一指標。

馬克·摩爾指出:

在生活中,人耳會分辨出某些聲音頻率,我們必須觀察這些頻率。直升機的問題在於它們會發出低頻噪聲,而且不會被環境影響。

相比之下,eVTOL發出的噪聲如果不超過人耳分辨出動環境背景噪聲,那麼對於人體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因為,Whisper Aero一直在推動一種被稱為「隨時間變化的響度」的新指標,該指標不僅考慮分貝,還考慮背景噪聲。

摩爾表示:「我們必須確保未來的日常飛行水平不會干擾民眾社區,這不僅與居民接收到噪聲產生煩惱有關,還與居民健康息息相關,具體的噪聲指標,將由行業和城市社區共同主導,還與社區地面噪聲的接受程度有關。」

目前,在eVTOL噪聲認證方面還沒有提出獨立的標準體系——顯然,這一領域的噪聲標準離不開現有航空器的標準體系。

FAA已經建立了一些現有指標體系可供參考,例如,其規定的直升機EPNL(有效感知噪聲級)。此外,國際民航組織也正在主導相關體系的建設,包括整理論文等,他們將長期推動標準的建立、健全和採用。

排版:王薛婷

策劃 | 文案:積羽沉舟

編審 | 監製:武晨、王蘭

看航空融媒體工作室出品

點擊卡片即可獲取全文

顯著改善海上物資補給,新興無人機企業成為美海軍新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97c8b66aab23a7dafcb98964a524df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