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知乎周瑞/星球數據派
相關閱讀:
31省受教育程度排名:北京第1,廣西墊底,14億人只有1億上過大學!
中國最富省人均大學數全國倒數第一:經濟與高教水平背離下的出路
中國當代教育體系是一個龐大而多層次的系統,包括早期教育、基礎教育、中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等多個階段。高等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並具有特殊的定位。
中國的高等教育體系經歷了快速發展和深化改革的過程。它由本科教育、碩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三個層次構成。在中國,高等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高素質的專門人才,提供更高水平的學術教育和職業培訓,以滿足國家和社會的需求。
高等教育對人口具有較強的含蓄和引流作用。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交匯點,是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根基,有利於促進所在地經濟社會發展,從而吸引人口流入,減少人口流出。同時,大學生群體是高等教育資源所在地拉動消費、活躍經濟、形成風尚、塑造文化的重要力量,其畢業後有較大可能繼續留在當地服務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對增加當地人口數量規模、改善人口年齡結構、提高人口整體素質水平都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鑒於高等教育在國家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今天我們從各省級行政區層面來用數據一窺中國各地高等教育發展水平和發達程度。衡量一地高等教育發達程度的指標眾多,本文以本科、碩士以及博士在校生人數的視角通過加權計分的方式來評估各地高教發展水平。
一、31省市高教發達程度排行榜
本榜單的方法在於以各省市區本碩博在校生人數為基礎,通過對博士、碩士、本科以及博士在本碩博總人數中占比四大核心指標的加權,計算出各地高等教育總得分,再按照歸一後的總分進行排序,其結果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我國各省的「高等教育發達程度」或者稱之為「高等教育實力」。由於部分省市區尚未公布2022年最新數據,本文暫時以2021年數據為最新可用數據進行測算。
從最終結果看,各省市區高教整體實力與普遍認知高度吻合:
二、31省市本碩博在校生人數全景圖
從全景圖看,各省市的排序與前述榜單基本吻合,但鑒於本圖以博士>碩士>本科生的簡單邏輯排序,因此順序又與榜單略有出入。但整體而言,我國各省市區孰強孰弱一目了然。
過去的十年是中國經濟社會繼續高速發展但增速放緩的十年,而高等教育則在經濟基礎得到夯實後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本碩博在校生人數快速增長,尤其是碩士和博士階段人數增速明顯高於本科人數,說明我國高教進入了發展新階段。
一、2013-2021年全國本碩博在校人數變化趨勢總圖
分省數據雖然暫缺2022年數,但全國2022年最新數據已經發布。從2013-2022年這10年的數據看,我國本科生在校規模已經基本穩定,處於低速增長狀態;而碩士和博士則在2017年之後快速增長,增速已逼近10%的高位,使得我國碩博高學歷人口增長明顯,也與民眾近年來學歷貶值趨勢日益顯著的體感吻合。
二、2013-2021年31省市本科生在校人數變化趨勢
從本科生人數看,人口大省整體排名靠前且增速較快,前五名的大省本科生在校人數均已突破百萬大關。
二、2013-2021年31省市碩士在校人數變化趨勢
從碩士人數視角看,北京、上海、江蘇、湖北、陝西等擁有眾多985、211名校的高教大省排名明顯占優,而單純人口規模偏高的河南、河北等省回落到全國中下游水平。
四、2013-2021年31省市博士在校人數變化趨勢
從博士人數視角看,北京作為首善之地遙遙領先,上海、江蘇、湖北、陝西等擁有眾多985、211名校的高教大省的優勢繼續擴大,而缺乏985等頭部名校的省市區博士培養能力明顯弱於強勢大省。可見隨著學歷層次的提高,頭部名校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愈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