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二字向來為世人所重,也是古代命理學研究的重點。就富貴二字,古人又定出三個層級,有了上中下的區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五行精紀》的《三元有地而貴,四柱遞合而榮》一節中,列舉了二十種可以讓人「貴」的組合。這二十種組合分別是:1. 遇四貴而歸者;2. 遇五行本位及華蓋而貴者;3. 遇正天乙而貴者;4. 遇本家祿而貴者;5. 遇干合而貴者;6. 遇正官印而貴者;7. 遇天乙神而貴者;8. 遇天乙貴神合而貴者;9. 遇祿馬同位而貴者;10. 遇支幹四字全而貴者;11. 遇驛馬而貴者;12. 遇貴神足而貴者;13. 遇帶三祿而貴者;14. 遇君相五行而貴者;15. 遇貴窠而貴者;16. 遇命合祿合而貴者;17. 遇食神福會而貴者;18. 遇三支迭三奇全而貴者;19. 遇胎生元命而貴者;20. 遇學堂而貴者。
《五行精紀》中說,這二十種組合出現不一定就能為貴,但是如果一個八字中同時出現以上二十種組合中的其中幾個的,則為貴的幾率會更大。原文是這麼說的:「以上分為廿例,非為遇一例便為貴人」,可見古人做學問是十分嚴謹的。
《五行精紀》認為,「貴」可以分為三類,包括上貴、中貴和下貴,而區分這三種貴氣的標準,則是以八字中有幾種上述組合為依據。八字中「占例數多者為上貴,謂台相兩府之人也;占例數中者,為中貴;謂侍從清華也,占例數少者,為下貴,謂帶貼職並朝奉郎」。同時對下貴又分為幾種:「入為省郎清望之官,出歷監司蕃府之任。若知小州軍者,在下等也。占例數又少者,京朝官而已。又少者選人而已」。這是我在古籍中第一次看到貴氣的劃分標準,同時也是我所看到的最清晰的貴氣劃分標準。
當然,古人對上述二十種組合也並非「一視同仁」,而是有所分層。最好的一層是四貴位、五行本位、正天乙本家祿、祿馬同鄉,同時不犯衝破刑者。第二層是「上下合正官、正印、華蓋、天乙、貴人」、合生馬同位有氣貴神,支幹四字全,貴神足,君相五行帶三祿以上。最差的一層是食神福會,三支又三奇,全乾合胎生元命學堂無氣貴神,病馬絕馬祿合馬合六合貴窠。
對於命理愛好者來說,大家對上述二十種組合中的大部分都能理解,但對其中幾個組合可能比較生疏,我在這裡略加說明。
「四貴」即「胎、長生、旺、庫」,是天乾的十二長生狀態,它跟十二長生所代表的旺衰狀態有關係,但也有區別。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旺」指陽乾的臨官和陰乾的帝旺。
「五行本位」,就是地支三合為天干同一個五行,比如命主為丙丁火,地支見寅午戌全,等等。戊己土就是辰戌丑未全。
「本家祿」,其實就是干祿。「甲為寅人之祿,乙為卯人之祿,丙戊為巳人之祿,丁己為午人之祿,庚為申人之祿,辛為酉人之祿,壬為亥人之祿,癸為子人之祿,辰戌丑未人無本家祿」。
「支幹四字全」 ,就是四柱中有同樣五行的干支有四個以上,比如命主為甲,天干有乙,同時地支還有寅和卯。不過,這種四字全的八字在子平法中一般以偏枯來看,並不一定被認為是貴。
「三祿」,就是八字中有三個干祿。其實這種情況在子平法中很多時候也以偏枯來看。祿命法和子平法在理論上還是有很多不同之處。
「君相五行」,納音「五行以生旺為君,臨官為相」,其實就是納音五行在四柱中同時有臨官和帝旺。這種情況似乎也有點偏枯的意思。
「三支迭三奇全」,這裡的三奇很好理解,但「三支迭」是什麼意思我也不太清楚,大家如果有知道的可以告訴我下。抑或「三支迭」是說三個地支之間依次相生?不得而知。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古人對貴氣的區分做了大概的介紹。後面的文章我們會詳細就這二十種貴氣組合做出說明,敬請大家期待!
文 西風獨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