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90後湧入AI創業圈

2023-09-07   光錐智能

原標題:第一批90後湧入AI創業圈

文|郝鑫 黃小藝

編|劉雨琦

「宇宙中心」五道口,又泛起了昔日的光芒。

十字路口一角的華清嘉園裡,各種網際網路大佬們,王興、程一笑、張一鳴等人的創業傳說似乎還有餘音,後腳搬進來的AI創業者,就續上了新的篇章。

2021年平常的一天,名叫徐作彪、何宇健的幾個清北年輕人搬進了華清嘉園中略微逼仄的兩室一廳,望著一街之隔的創業公司孵化聖地清華科技園,開始了AI與創意的創業探索。彼時,他們沒有想到,將會有一場大模型與AI應用的熱潮,帶來超越網際網路時代的瘋狂。

不過,不同於網際網路草莽時代的混亂,如今的創業者們是新紀元的寵兒,受到了最多的注目,也飛速成長。

以Nolibox為例,2021年從只有朦朧想法,到產品成型,徐作彪等人帶著demo就去了百度「文心杯」創業比賽,直接下場比拼,直面競爭對手與投資人們。

和他們一樣的創業者正在湧來。

5月31日,「文心杯」創業大賽啟動後,不到一個月時間,吸引了1000個項目報名,其中超80%聚焦大模型應用層落地,主打AI原生應用方向。

路演現場人潮湧動,一瞬間像是穿越到了矽谷AI項目路演的現場。9月5日,醫療、二次元社區、電商、法律、金融……中國第一批AI原生應用揭開了面紗。

「卷大模型沒有意義,卷應用機會更大。」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百度李彥宏一語點出了當下大模型創業者們的新方向。

李彥宏表示,「模型本身是不直接產生價值的,基於基礎大模型開發出來的應用才是模型存在的意義。」

時至今日,大模型已經走出了底層模型競賽、中間層能力增強再到模型應用部署的完整路徑,大模型應用潮爆髮指日可待。無論從技術還是市場,全世界都在等待一個AI原生的「超級APP」呱呱墜地。

90後湧入AI創業圈

AI創業的池子裡,已經站滿了90後。

泡麵公園、你好Tina、麥小記、Nolibox、Genie AI 亞文化興趣同好創作社區......看似隨意但又有自我的名字,散布在百度文心杯的會場中,「比賽現場」秒變「年輕人聚會」。

據百度方面消息,最終進入決賽的15個項目創始人一半都是90後,年齡最小的只有25歲。

時代潮頭的位置輪到了90後。生活在網際網路時代的他們,不缺極客思維、也不缺創意活力,與AI時代緊密接軌。

人人都在說AI將重構一切,但這並不是簡單地把過去的應用重做一遍。而是需要突破網際網路的舊框架,用更發散的思維,發掘新的用戶需求,創造新的信息傳播、交互模式。

不過,年輕並不意味著門檻降低,AI創業有著極強的精英化趨勢。

在現場,我們可以看到大量國內外的頂尖人才同台競技,包括來自海內外大廠的明星產品經理、資深連續創業者,和史丹福大學、牛津大學、康奈爾大學、清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名校教授、博士的科研團隊,以及來自醫療、金融、法律等傳統行業的資深大咖。

而在進一步聽完各種創業Demo之後,光錐智能發現,跟國內大模型創業團隊動輒幾十人規模不同,AI原生創業團隊大多採用國外矽谷「小而精」的創業模式,早期創業項目團隊的人數控制在3-5人。

這是由於當下的AI創業大多處於早期,人們更多比拼的是創意和場景的落地,而不是擴大技術規模。對此,小團隊既有敏捷、靈活的創造力,又降低了人力成本。

據企查查顯示,此次「文心杯」創業大賽參賽團隊中,包括零假設公司在內的等多家公司顯示為小型規模。因而,在人數規模、資金投入、資源投入都有限的情況下,參加創業大賽成為年輕創業公司的「展示舞台」。

角逐決賽的15個團隊,皆是有備而來。

據光錐智能了解,一方面是其產品打磨得相對較為成熟,並且已經面向用戶接受市場的檢驗,如Buysmart.AI自5月初上線後,在海外收穫了幾千用戶,在用戶的使用過程中不斷驗證產品交付模式和調整疊代,「初步驗證起來還不錯,有人願意買,並且願意買完之後回來繼續買」,Buysmart.AI創始人陳歷飛告訴光錐智能。

「靈奧科技產品於2023年3月份上線,截至目前已實現連續5個月,每個月用戶增長超100%。用戶也走向多元化,涵蓋了創業公司、傳統企業和網際網路企業等」,靈奧科技CEO厲啟鵬向光錐智能談道。

另一方是在資本市場已經斬獲了「Offer」, 譬如Nolibox曾獲初心資本、高瓴創投投資;零假設曾獲紅杉種子、元禾原點、唯快創投等投資。

總而言之,「矛盾感」是這批AI原生創業者的關鍵詞,90後創業、尚在襁褓的公司、無所畏懼的衝勁和深耕行業的經驗、深思熟慮的商業化探索、腳踏實地產品運營等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既抬頭仰望星空,又低頭趕路,或許是其為大模型創業時代留下的又一個註腳。

第一批AI原生應用現曙光

如何定義AI原生應用?李彥宏認為應該滿足三個基礎條件:一是能夠用自然語言交互;二是充分利用大語言模型的理解、生成、推理、記憶等能力;三是每個應用的交互不超過兩級菜單,令交互變得更簡單。

將大模型能力嵌入應用,同時改變交互方式,以此為標準,百度「文心杯」大賽上湧現了一批AI原生的創業項目,透過這些項目,得以窺得當前中國AI原生應用落地的最新進展。

光錐智能選取了此次大賽15家優勝團隊的AI原生項目,經過梳理後發現,大模型應用端落地與國外幾乎齊頭並進,這批AI原生創業項目大範圍地與矽谷熱門創業方向重合,B端、C端應用遍地開花,營銷、醫學、法律、AI助手等更是火遍了國內外。

領域雖然是共通的,但在中國土壤落地,AI原生應用長出了不同的果實。與法律行業結合,誕生了幫人追債的AI司法調解平台——天平知行;與二次元結合,產生了亞文化興趣同好創作社區——Genie AI;與短視頻相結合,落地了用prompt生成GIF動圖、短視頻的Morph Studio。

李彥宏指出,「AI原生應用要能解決過去解決不了,或者解決不好的問題,而不是對移動網際網路APP和PC軟體的簡單重複」。

正是基於此,在AI原生應用研發過程中,中國創業者們對不同細分場景下,模型、技術的調用,又做了進一步的劃分。

以同樣運用了SD文生圖模型的Nolibox和Genie AI為例。Nolibox主要針對電商營銷場景,為用戶提供從創意設計到排版組合的營銷物料生成工具;Genie AI主要針對二次元二創場景,基於大模型根據關鍵詞生成漫畫作品,或基於實拍視頻一鍵生成動漫視頻。

正是基於場景和用戶訴求不同,導致了兩者文生圖能力運用方向不同。Nolibox文生圖能力運用重點在於生成環節,即如何更好地達成用戶想要的效果;而Genie AI文生圖能力運用重點在於prompt,即用戶輸入創作的故事後,模型編碼器如何轉化、對齊指令。

如此一來,「生成式AI能力」在不同場景下就實現了不同的裂變。

走出通用場景,去重新尋找「文生圖」、「文生視頻」一些基礎技術的細分落地場景,把大模型、開源技術當研發能力庫,即用即取,「大模型+科學」、「大模型+醫療」、「大模型+金融」,與行業結合後就在同一樹幹之上長出了各類應用。

歸根到底,現階段,中國AI原生創業者摸到了「細分場景」的脈,這也是1000個項目中沒有出現大量同質化項目的原因所在。

今年以來參加的路演中,光錐智能親眼見證了,AI原生應用創業團隊從PPT式演講到商業化落地的蛻變。總體上看,中國這波AI原生應用跑得並不慢。

從大模型到應用,生態之戰迎來新賽點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作業系統只有安卓和iOS,但特別成功的應用卻很多,只有在大模型基礎上產生足夠多的AI原生應用,才是一個健康的生態環境」,李彥宏道。

後發之下,應用落地能在短時間內拉平追趕,還要歸功於中國的大模型生態。

「文心大模型在整個合規方面做得還是很好的,符合目前國家對於生成式AI的要求,用的話就比較放心」,「從安全角度,和中文兼容性的角度來看,都是文心會更好一些」,Nolibox CEO徐作彪、Genie AI CEO彭康偉等創業者們表明了選擇百度的原因。

海外大模型選擇拼性能,國內更加注重安全合規,這也成為中國企業選擇大模型的首要考慮因素。

不少AI應用創業者反映,「英文使用ChatGPT,中文使用百度文心大模型」正在成為常態。

ChatDOC CEO林得苗認為,百度給了企業更多了解、使用文心大模型的機會,「大模型來之前,我們只能在特定行業做文檔智能,因為一旦擴大圈子,模型訓練的成本就會很高。但現在百度幫我們把大模型訓練的活兒乾了,所以只要有應用場景和需求,再結合我們的技術就能迅速衝到前面」。

據悉,此次參賽團隊入圍Demo開發環節的選手可以在百度智能雲千帆大模型平台進行,可調用文心大模型API及百度智能雲算力資源。很多創業團隊都表示,「首次接觸國內的大模型,本來抱著嘗試的心態,卻意外地發現國內外的差距並沒有想像中得那麼大」。

「未來,我認為中國會有自己的生態系統,擁有自己的大語言模型和基礎模型。中國會出現至少一個、也可能是兩個或三個基礎大模型,可以支持人們開發各種AI原生應用。」李彥宏希望文心大模型可以像ChatGPT一樣,成為AI開發者的默認基礎模型之一。

此外,李彥宏還透露,將在不久後推出文心大模型4.0版本,「百度的目標是打造好大模型的基礎能力,支持好AI原生應用開發」。

其次是提升自身的多樣性,這其中就表現為工具的多樣性和生態夥伴的多樣性。

剛升級的的百度智能雲千帆大模型平台,相當於集成了多個模型及服務的一站式大模型工具箱,企業可以在平台上自主選擇模型和數據集並與自身業務數據結合,最終快速應用到業務流中。

「過去客戶驗證大模型的效果至少需要一周時間,升級後基於一站式的工具鏈,只需一天就可以跑通一個模型並看到效果」,百度集團執行副總裁、百度智能雲事業群總裁沈抖表示。

生態夥伴方面,目前,已有500多家生態夥伴通過百度智能雲千帆大模型平台使用各類大模型服務,千帆大模型平台上月活企業數超過10000家。和這回比賽選手一樣,既涵蓋2B的企業,也包含了2C的企業,數量不僅多,還滲透至各行各業中。

最後是職責分明的生態角色分工。良性的大模型生態應當是產業鏈上下游各司其職,百度則一早便將自己定位為了「賣水人」,開放大模型能力和提供開發工具同時,也與企業保持著合作共贏關係。

「我們用了一個行業比較低的價格,在調用百度文心文生圖、文生文等能力。百度不僅在價格上給了企業很大的折扣,而且還留了一些時間去微調、測試。目前,我們有一些商業化的合作,未來也希望能夠再增加一些新的落地場景和合作方向」,Nolibox CEO徐作彪稱。

厲啟鵬也向光錐智能透露,其在技術、場景落地、客戶拓展等方面與百度達成了合作。

「技術上,當我們工程師在模型調參、API使用時遇到困難時,百度方面會第一時間響應;場景落地上,我們和百度的架構師一起互補共創,共同服務用戶場景使用;客戶拓展則是希望能夠與百度文心發展的長期戰略,在各行各業中積累起客戶案例,形成解決方案模板。」

「百度對這次創業大賽的重視程度,超出了我的預期,李彥宏親自到了決賽現場。我們原本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參賽,沒想到真的拿到了獎金,看來百度這次確實很認真,希望把大模型生態做起來」,厲啟鵬感嘆道。

李彥宏對此表示,百度將拿出數千萬元投資上述團隊,並在技術、產品、發展戰略、資本合作等方面長期支持,「我相信文心大模型將成為AI創業者、開發者的首選,越來越多的應用會建立在模型之上,整個生態系統將充滿活力」。

百度生態系統構建的步伐還在不斷加快,百度文心一言APP在宣布對全社會開放後,12小時內就迅速登頂蘋果App Store免費排行榜首位,成為首個登頂應用商店榜首的中文AI原生應用。

普通用戶對文心一言APP追逐的熱忱,讓越來越多的創業者、開發者也在這場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浪潮中深刻地感受到了生成式 AI 的廣闊發展前景。

至此,中國大模型生態衡量標準逐漸清晰:安全合規、主動開放,權責分明且兼具多樣性。從大模型技術比拼到AI原生應用落地,大模型生態之戰迎來新賽點。